选题报告习作
2005年上半年,还在一家漫画杂志做编辑。平时工作是校杂志上的错字,上网,开会听两派吵架,从网上买旧书。偶尔与一个朋友打电话,商量可以一起做什么书,都是纸上谈兵。有一次说到可以编一些关于草木虫鱼的小册子,写了半篇所谓选题方案。有敬惜字纸的习惯,一直没删,在文件夹的角落里躺着。实质性的进展是找鳄鱼哥借了一本叶灵凤,用单位的复印机偷偷复印了全书。编了一本汪曾祺的目录。(这个书名一直记得,2014年帮花城编的小册子不自觉地用上了。选文差别很大。)
选题报告也不知道怎么写,像写作文一样,憋出来一句是一句。最后的改动时间是2005年4月15日。
《看花听鱼文丛》选题报告
一、丛书构成及简介
周作人:《草木虫鱼》
叶灵凤:《花木虫鱼丛谈》
周瘦鹃:《花木丛中》
王世襄:《秋虫六忆》
邓云乡:《草木虫鱼》
汪曾祺:《食豆饮水斋闲笔》(暂名)
以上所列书目,都以草木虫鱼作为写作对象。其共同之处,不但在选材的一致,而且文字皆晶莹剔透,文章所透露出来的气息,充满人间情味。他们写花草虫鱼,不是刻意地描摹其形状,介绍其平常或怪异的生活习性的文章,花草是外在的,实际所要写的,是生命的韵味,读后人会感觉到花草虫鱼的呼吸与人的呼吸息息相通,一株花草就是一首诗。
二、怎么想起来做这样一套书
周作人《北京的茶食》中说:“我们写日常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练愈好。”
草木虫鱼,是中国新旧文人笔下都屡屡出现的题材。有关草木虫鱼的文章,写的是一点点闲趣和生趣,也正如知堂所说写的是“无用的游戏与享乐”。这类文章中好看的,不仅是因为取材的关系,文字本身要好,文字背后隐约透出来的那一缕情绪或者味道更要好才成。这种情绪或者味道,是流向人心的,即花草虫鱼之中氤氲着人生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