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生理学和基本结构!
很多小伙伴看到皮肤生理学和基本结构后,是不是觉得有些专业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只需要做个大概的了解就可以了,知道它的作用会对自己有帮助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皮肤生理学:
皮肤生理学:
1:皮肤概论:皮肤是覆盖人体的膜状组织。也是人体的最大器官
2:成人皮肤面积:1.5-2.0平方米
重量:占人体重量的5%(包括皮下组织,总重量可达体重的16%)
3:厚度:0.5-4.0毫米,手掌,足底最厚约2-5毫米,眼脸处皮肤最薄约0.5毫米
※※皮肤会随着年龄,季节,性别,部位,不同而异※※
皮肤的生理功能:
a.皮肤的保护功能 e.呼吸功能
b.调节体温功能 f.储存血液功能
c.感觉功能 g.免疫功能
d.分泌与排泄功能 h.反应身体健康状况
皮肤的PH值:
在4.5-6.5之间弱酸性,弱酸性护肤品不刺激皮肤。
(皮肤的生理中性:5.5)

皮肤的基本结构:

表皮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
真皮层(乳头层,网状层)含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皮下组织(汗腺,皮脂腺,毛发,指甲,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
皮脂膜:

★定义:是由汗腺分泌的汗液和皮脂腺分泌的皮脂经由肌肤的温度混合胶质细胞,在皮肤表面低温乳化形成的一层天然弱酸性的天然薄膜;
★作用:皮肤的第一道锁水屏障,起到保持水分养分流失的作用;
★受损表现:干涩、干燥、无光泽、紧绷感;
角质层:

★定义:由4-8扁平无核的角化细胞构成,正常含水量10%-20%;
★作用:固水,锁水,合成蛋白质,防水份流失,保湿,屏障,含水量低于10%,
皮肤出现红,肿,痒,脱皮等现象;
★受损表现:皮肤干,痒,脱皮屑,薄,风吹过有虫蚁爬的感觉。角质层过厚会导致吸收排泄不畅,油脂毒素垃圾容易堆积形成粉刺或痘痘,营养水分难以吸收,需要定期去角质,有利于疏通毛孔打开水液通道,便于油脂毒素垃圾的排泄和营养水分的吸收;
★调理反映:蛰,刺,痒,痛等,几分钟水份补足后症状消失;

透明层:
★定义:由2-3层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状,光线可以透过;
★作用:防止体内,外的水,电解质通过,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只有手掌,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皮肤才有此层※※
颗粒层:
★定义:由3-5层扁平细胞构成。含水量75%以上可以折射紫外线93-97%,细胞内含有晶样角素;
★作用:折射,反射,散射,遮挡,吸收,过滤紫外线,含水量低于40%完全丧失折光能力;
(当脸上出现肉眼可见的斑点就是已经到达颗粒层了)
★受损表现:颗粒层细胞如同整齐排列的晶体,颗粒层对光线有折射,反射,漫反射,吸收紫外线的作用。因此颗粒层决定皮肤的光泽度,饱满含水量足够的皮肤看上去亮泽,水润。一旦受损肤色暗哑,无光泽;
★调理反映:反黑,色斑加重;
有棘层:
★定义:(棘细胞层)由8-12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多边形细胞组成,为表皮层中最厚一层细胞之间的棘突相连,细胞间隙中有组织液,淋巴液及多种免疫因子,为表皮层细胞提供营养及免疫。
★作用: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吸收营养成分,给基底层输送供给养分,协助基底细胞分裂,如果这层细胞受损或者功能下降,皮肤所需的营养满足不了,身体机能作用会由真皮层补偿需求营养,真皮层血管穿透基底层到达表皮层,形成红点,红血丝,甚至红肿,角质层和颗粒层的破坏会外界细菌,粉尘等可以入侵有棘层,棘层巨噬细胞会因吞噬外界入侵物受损形成红疹(粉刺也有棘层);
★受损表现:敏感,小红疹,红血丝,肿胀,变型;
★调理反映:过敏,红肿及红疹;
基底层:
★定义:为表皮的最内一层,存在于表皮最下层,与真皮波浪式相接;
由基底层细胞,和黑色素细胞购成,基底细胞具有分裂繁殖能力,是表皮各层细胞的生化之源,故又称生发层,当皮肤受外伤时,如果基底层细胞未遭到破坏,经过一段时间,皮肤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不留疤痕;
每10个细胞中有一个黑色素母细胞,有分泌黑色素颗粒的功能,可以吸收阻挡紫外线,起到保护作用,若黑色颗粒代谢不良,会导致黑色素沉淀产生斑;
★作用:因为她是负责繁衍,分裂细胞产生新的细胞,生发层,可以理解为妈妈层 ,由具有生殖功能的母细胞构成有基地母细胞,黑色素母细胞;
★受损表现:新陈代谢减缓甚至停滞,出现假面。毛孔粗大,外油内干,长斑,激素毛,衰老;
★调理反映:代谢加快,甚至出现明显脱皮现象,冒出痘痘;
学习是进步的基础,上述也是肌肤相关的基础知识,做个简略的了解,知道它们各代表的含义就可以了,这样自己护理起来也会更加方便,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