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太累负能量需要疏通,这样做才有用!别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
小珍从生产完后便辞职在家带娃,每天面对的是孩子的屎屁尿、喂奶、洗澡。孩子睡着了才有零碎的时间做点家务。她担心老公工作劳累,也不敢要求丈夫帮忙分担
很快的,宝宝将满1岁,小珍夫妇带着孩子回婆家过年。因为孩子一直是妈妈带的,有点认生,吃饭时哭闹不停,婆婆便说孩子娇气,不好好吃饭,个头是家中几个孙子里最小的,体重也没有同龄的孩子重。珍珍听了心里难受,但也不好说什么。
洗澡时,婆婆进来帮忙洗孩子,手摸了水直喊“太凉了,你是怎么当妈妈的”
小珍一下子崩溃了,眼泪当场落下。
作为全职妈妈,随时都要绷紧神经,孩子醒着就是妈妈的“上班”时间,好不容易孩子睡了,也不能放松心情,只能抓紧时间洗了沾上屎尿的衣服、洗奶瓶、收拾宝宝轰炸过的一地狼籍。这时候情绪堆叠累积容易让妈妈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是负面忧郁的悲观情绪。
一句质疑、责备、轻视的言语,都严重挑动妈妈们脆弱敏感的神经。

妈妈们需要缓解情绪,避免崩溃的方法在这。
1.学会放手,适度休息
不要再把自己当做超人妈妈,适度的休息,把孩子交给爸爸或是亲人帮忙带,给自己留一点私人时间喘口气。育儿这条路很长远,如果在刚开始就把自己的身体与情绪弄垮了,谁能帮忙代劳?允许自己放下娃出去走走看看,换个心情对孩子对宝妈身心都好。
是的,我们都清楚知道全心投入育儿生活是很有价值的,但是过度的自我牺牲容易让妈妈与社交圈脱节,孤独带娃容易让人陷入自我怀疑,情绪烦躁,如果没有适当的疏通情绪,久了之后容易阴晴不定在孩子面前失控。
刚生完甯甯的那段日子,先是经历了日夜颠倒的生活,再来是每天重复单一的喂食、换尿布、哄睡、家务循环。看着同龄的朋友们天天神采飞扬的在工作上取得晋升、出国旅游、看电影夜夜笙歌,在对比面色腊黄、气色糟的我,这天天睡不饱及几乎足不出户的日子,让我开始怀疑人生。

那时,我特别没自信,几乎被负面与焦虑情绪淹没。一天,我和老公抱怨着宝宝不听话,家务做不完”老公一句“你怎么不像XX表姐学习,她也生了个娃家里还维持的整洁干净。
我当场崩溃哭了,也把老公吓了一跳!哭过后,我告诉老公我这阵子带娃的心情,他也认真的倾听,在和老公讨论解决方法后,我决定跟闺蜜来场韩国之旅。
那次的旅行不光是抽离重复单一的育婴环境,也让我想通很多事情。看着闺蜜表面上光鲜亮丽晋升,但是休假旅行也得带着笔记本待命,手机通知更是响个不停。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付出。就像咱们当妈的,旁人以为在家闲,却不知道妈妈照顾孩子的辛苦。
2.别让旁人的意见打击你的育儿心情
身边总有喜欢指手画脚的人,七大姑八大姨都认为自己是最厉害的育儿专家。
“你怎么给娃穿那么少?”
“娃都出汗了你怎么还让他玩?“
“娃怎么还在穿尿布湿?”
“怎么不喂奶到2岁!”

这些言语宝妈们应该都似曾相识,其实不必因为这些言语感到难过或是自责,谁有意见让他带娃,用嘴巴带娃谁不会?孩子生病、感冒不是妈妈没带好,更不是妈妈一个人的错,小孩又不是只有母亲一个人的,家人环境也在影响娃,就连医生、护士的孩子也会生病,所以孩子偶尔生病了,不是妈妈哪里做的不好,请妈妈们放下心中的愧疚与自责。
孩子不乖乖吃饭也不是妈妈煮的不好吃,妈妈不是大厨,没必要做出米其林等级的菜色,而且即使做出来了,孩子不赏脸妈妈也伤心。
当孩子做的不对,宝妈们认真的教训娃时,请自动忽略周遭的杂音。
麦子带着女儿在商场,女儿看到小猪佩奇的玩具想买,麦子蹲下来告诉女儿,
“家里有很多玩具了,今天来商场没有要买玩具。”孩子听了便开始哇哇大哭,吵着要买。其实也是想试探妈妈的底线。
麦子不愿被女儿的情绪绑架,她知道只要屈服一次,以后后患无穷。不料,身后便有老奶奶碎念“唉,孩子哭的伤心,怎么不买给她!造孽啊……”
这时候如果太过在意别人的批评,难以坚持自己的管教,家长也难以教导孩子。孩子日后也会学聪明,懂得在人多的地方撒泼。
3. 有快乐的妈妈才有快乐的宝宝
有快乐正面积极的妈妈,才能教出自信聪明的宝宝。建议宝妈先让自己快乐起来,一些小小的改变,例如陪宝宝或是做家务时放点音乐,有助于缓解焦虑紧绷的心情。
适时的给自己放个假,一顿美好的下午茶,和闺蜜好好聊聊天;或者出门逛街购物也能让宝妈转换心情,满血复活。

如果妈妈长期处于负面消极的情绪,对孩子情绪时好时坏,孩子容易变得没安全感、爱哭粘人,长大后也会不自信。
宝妈需要适度的放手,给自己喘息的空间,不要太过在意旁人对你育儿的意见,孩子是自己再带,相信宝妈心中都有把尺,无需随波逐流。建议妈妈们先处理好情绪,妈妈开心,才能养出开心不哭闹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