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每临大事必有静气
“这瓶水已经放在这里许久了,几乎每天都有尘埃和灰烬落在里面,但它仍然是澄清透明的。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高三开学第一天,老师第一句话便是,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锻炼自己,每临大事必有静气,即使在紧张的复习中,也要抽时间静下来读一两页课外书,每次考试都能从容起床、吃饭、卡点到学校。
一个人心不静,很难真正思考问题、做人做事。
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
「得意·静」
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要抵御前秦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但是,主帅谢安此时却在后方指挥所里不慌不忙下着围棋。等到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此时,谢安才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
面对危险处变不惊,镇定自若,面对惊喜能掩饰自己的情绪不至于人前失态。一个“小儿辈遂已破贼”,把谢安的从容不迫刻画得淋漓尽致。
静气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修炼和积累的结果。只有静气者,才能不焦躁,不恐慌,不失态,在沉着冷静中做出正确的判断,让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失意·静」
明朝理学大师王阳明屡次落地,别人放榜时没有考中不是捶胸顿足,就是失声痛哭,只有他每次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当别人批评他没有羞耻心的时候,他却回答,别人以考不上为耻,我以考不上动心为耻。
《大学》中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由此可知,要想达到目的,就要先静下来,所谓谋定而后动,否则,一步踏错,步步错,再也无法回头。
「浩然正气·静以养身」
凡事能成大事的人,没有耐不住寂寞,心不安静的。
“世间烦恼之事数不尽,那些想忘却却忘不掉的,索性记住就好了。就像这瓶中水,如果不停震荡,会使一瓶水却不得安宁,从而搅动了底部的尘埃,是一片浑浊,若让它们慢慢地,静静地沉淀下来,反而一片澄清。
真正的解脱不是遇事不惊,而是遇烦恼而心不动,能克制住我们内心的无名之火,能够坦然面对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和事,才是真正的不动。”
所以,我等的那个人,我要你
得意时,不忘乎所以。
失意时,不悲天悯人。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这世间,除了我,没有人和事在你心里能再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