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暇怡情:乾隆朝君臣书画特展》的一些小细节

这是弘历十三岁时临赵孟頫《汉番君庙碑》。有趣的是老师的朱笔点评:“用墨太浓,字未端正”。

这是弘历作为皇子的最后一份书法作业。雍正病重,弘历“朝夕谨侍”。雍正去世前一天,弘历完成了这幅临摹。此时尚有老师用朱笔批注的痕迹。在这之后,弘历的字就是御笔了,再也无人敢批。

这是宋人的《二我图》。

这是《乾隆帝是一是二图》。乾隆命人画过此类同题材画作共五幅。自题为: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
这种画中有画的表现手法,最有名的发端是五代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巫鸿的《重屏》一书,也对画中出现屏风,屏风上又有画的独特构图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乾隆帝熏风琴韵图》。又一张着汉人衣冠,以汉族文人形象出现的乾隆像。乾隆还亲自画了身后那个屏风(又是屏风!)。屏风上的题字是“三希堂戏墨”。

这是一幅习字。有一个有趣的细节,需要特别留意观察才能看到。这幅字是乾隆少年习作,长大后再看,觉得有些地方不满意。他便命令造办处的张恺,刮掉旧字,自己再写上新字。张恺手艺高超,一刮一补的痕迹,不凑近了仔细端详,根本看不出来。在“空不留影”那行字旁边,有隐约的毛糙感。最后一行也是。知道了这个细节,只能暗暗赞叹张恺的巧手。张恺是谁?除了乾隆帝的题记,再也找不到更多资料。默默消失在历史中。
-
冠冕堂皇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0-01 21: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