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慕尼黑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 》
最喜欢的有关苏联的电影之一。
在了解到这部电影是有关篮球的题材时,我本能地联系到励志片,并提不起任何兴趣,最后证明,什么都逃不过真香定律。
这部电影与其说是一部励志片,不如说是一部情感文艺片。
电影虽然是篮球运动题材,但是并没有花很多的篇幅去描写球队训练、比赛技巧,而是人的情感。
每一个人都是单纯而简单的,没有任何拐弯抹角和真正意义上的不良心思。这也是这部影片给我的最大的感受之一。
苏美冷战期间,当苏联国家队的教练因政治原因被革职,另一位教练加兰任接下了这支几近破碎的球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心思。
身患绝症的萨沙与另一个女运动员的地下恋情,一直找机会叛逃回祖国的立陶宛人Modestas,心心念念妹妹婚礼的格鲁吉亚人,膝盖有伤的篮球主力谢尔盖…甚至连教练本人也是为了给自己瘫痪的儿子筹集手术费才接任教练。
但正是这样的一支球队,打败了连续保持36年全胜记录的美国队。胜利的很大原因,来自教练。
将自己原本为儿子筹集的钱继续用于治疗患绝症的萨沙;得知Modestas想要叛逃回国,最后却并没有阻止;将球队训练安排在格鲁吉亚,只为实现队员参加妹妹婚礼的心愿…
他用自己一颗火热的心,一直在温暖别人,却把自己的心愿放在最后-让自己瘫痪的儿子重新站起来。最后,队员们最终因为这位伟大的教练而重新凝聚在一起,萨沙的病情暂时得到控制,Modesta舍不得兄弟情重返赛场,大家最终为决赛而集结。
整部影片,在美苏冷战背景下,都散发着一股悲凉感。贫穷、艰难、被强大美国压制的苏联国家的悲凉,每一个角色的悲凉。教练、每一个运动员…
正是这种悲凉的底色下,每一个人人性的美好才显得那么弥足珍贵。教练把自己的爱温暖了每一个队员,队员们最终也将胜利的果实回馈给了需要帮助的教练-当他们将比赛赢来的奖金递给教练,当做治疗他儿子的手术费时,我真的禁不住落泪。
一群人用打败美国队这件几乎不可能的事,帮助了一个人救自己生病的儿子,这也侧面反映出了,爱能创造奇迹这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