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笔记---整理日常的闲索
2015.11.14
勇气是面对平淡的执着和积极进取的热爱,而不在于一种极端的作为及其意识表现,是一种善生的意志而不仅是一种不怕死或者敢作为的冲动。
我们个体的自觉乃在于向着生命充实之平和的不断内省化从容受用的彼此有效,而在于一种苛求一种物我的表现,是一种害怕的逆反表达,即是一种呐喊的对抗,恐惧是对于死亡的拒绝和无知的自我设限,在于贪念有的失却,是对于意义的终止(中止),由此给到一切作为以空无的不可受用性的否定怀疑,起一种无常寂灭的苦思或者走向终极末日审判的定度。
都在于只看到现象的阶段化状态忽略了一种生命的常态,乃在于生生不息的一种可延续性。
任何对于一种存在的自我彰显都是对于个体较之类化存在的一种自我作为,一种是向着自我标榜的存在感物化建立。一种是向着精神之独立的类化样式构建。
前者不断取向于一种新奇,后者不断融入于传统,真生命的意义是对于时间性把握的当下受用,而不在于对应物化占有的空间性不断攫取。
都是一种关照的个体参与性作为,一者指向永恒又实在于平常,一者指向于阶段又奢求于永恒(仅就个体或小众的延续)我们的作为当不在于一种对立的彼此完成,而在于一种可共有的协调性展开。
(娱乐是一种变相的软弱和逃避,却又把我们推向另一重毁灭)。
我们的残忍即在于群类化的从众心理的对抗——是一种盲目排外的拒绝,确忽略了受用的未必是有效的,有效的未必,是友善的,仅是一种阶段的自我满足的不宽容性表现,而对于任何光怪陆离的存在亦不过是一种无知的盲目,太依赖于个体的拥有感,缺少一种有效疏导的混乱不自知的感觉化自由。
同时自然的传承又在于大多数的可能之必要,乃在于对有常的可延续性之承载。
人的意识自觉即当在于知其有限而后有所作为,是一种虔诚的敬仰下之积极善生,而非盲目对抗剥夺的穷极拥有,即是一种自我毁灭的不负责任,缺乏时间观念的区域性差别化对立意识主导,乃是对于有限的不自觉性拒绝,自以为是的过犹不及,寻常即是常道,在于中和的温婉可持续性所在,是为守常的永恒之所在。
2013.3.12
生命在于持积极认同性的作为在呈现其价值所在,是给到主体以受用的执着力,是对于一种守望——意识把握的奏效。
探索在于寻求主体意识的确定性实在,在于倾向于一种主体能够认同的实在化有效。
在于寻求主体肯定的宁静感受可靠,是一种归属的实现和尊重。
在于自律的持有,是一种能够的主体意识觉知承受和作为的必要。
如果说人的遗弃是神的惩罚,主要还在于主体的不自觉性(不自律)以及推卸责任。
自律是个体修为的大要,在于不引起过分的对抗性,是一种适应性的积极持有,在于给到友善以宽厚的作为,是选择的有效,在于区分的执着,是向善的持有。
自律给到主体以责任习惯你的承担,生命的意义即在于能够的担当。
在静中蕴含着动,同时又在动中执静笃,是一种秩序性的节奏性促成。
秩序性即是一种肯定性的持有,在于不断地促成性,给到类化,美化有效的实现。
爱给到适应的奏效,是一种展开的意识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