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乡村
失去的乡村
我出生于乡村,成长于乡村,十八岁之前,几乎都是在乡村度过。我爱乡村,也讨厌乡村,现在无论是爱还是讨厌,乡村都要失去了。因为城镇化的进程不可逆转,大量的乡邻已经在城镇里买了住房,过上了更加文明的生活。庄子上住户稀少,日益凋敝,门口的路都长满了杂草,而现在,乡村的末日终于来临了,拆迁已经得到了几乎所有乡邻的认可,在很短的时间内,这片村庄将被夷为平地。
我们家里的房子,一开始是个泥土砌的偏房,记得很小的时候,下了暴雨,房里地基矮,水都朝房子里灌,我们拿着盆,从里往外刮水,运气好,还能捉条鱼。还记得父亲买了一些贴纸贴在墙上,我现在都记得两条龙的图案。那时候父亲做小生意,晚上回到家,就在床上把那些一毛两毛的钱整理出来,想必那是他开心的时刻。妈妈经常在早上把我们兄弟俩锁在屋里,她推着小车,去别人家借用石磨磨米磨面,我们早上起来,尿急憋不住,就顺着门缝朝外面尿尿。小时候家里没有闹钟,学校又要求早到,记得有一次,天还黑得很,为防止迟到,我们被妈撵着去上学,清癯的月光洒在枝头,我们在学校里等了很久,东方才出现微弱的曙光。
后来,我们建起了前屋,这是砖瓦结构,非常明亮,有趣的是,我们家的水井被盖进了屋子里,夏天的时候,别人家的井水都很热,而我们家的水非常清凉。买个西瓜,放在井水里冰一冰,非常好吃。
我经常在前屋睡午觉,睡醒已经是吃午饭的时间了,我们吃午饭时间比较晚,一般都两三点。很少吃鱼吃肉,但地里的青瓜、瓠子、茄子、青椒什么的,也非常鲜美下饭,我的饭量是杠杠的,一般两碗起步,家里铁锅做的米饭,还可以炕出特别脆的一层锅巴,金黄油亮,非常香。
再后来,我们又建起了堂屋,这次是平房结构,因为我们是兄弟俩,考虑到以后的需要,父亲就花了很大的精力,按照楼房的标准来建造,这样以后再盖一层也没问题。我们请一位专业的乡邻来画图纸,晚上要好好招待人家一顿,好酒好菜,再给几包烟。然后再请一个本家当包工头,召集起一帮乡邻当工人,打地基,和水泥,放石灰,砌砖头,上楼板,打门窗。这栋房子凝聚了父母很大的心血,在当时也是全生产队最好的房子。再后来,我哥结婚,我结婚,都是在这栋房子里。
我的记忆一般都是夏天的,因为夏天的暑假比较长,玩耍时间多,跟小伙伴们捉鱼摸虾,打牌玩乐,我们经常在屋后的屋檐下、树荫下打牌,凉风习习,树叶摇动,八十分是从小就要学习的技能。也经常看电视,金庸的《天龙八部》、《神雕侠侣》,黄日华、古天乐版本是心中永恒的经典。
也经常游泳,在我幼时还有一次溺水,是堂哥在水边洗手,无意中摸着我头发,把我拉了上来,救了我一命。家后就是一个池塘,长几十米,宽几米,夏天可以游泳,小伙伴们光着身子,在身上抹满泥巴,风骚地扭动,再一头扎进水里。
我和哥哥经常去刮鱼,钓鱼需要专业技能,但刮鱼就简单得多。他动脑,我动手,他用铁锹刹坝子,两头把鱼圈住,我就哼哧哼哧刮水,有时候坝子刹不好,刮着刮着倒了,那就白忙活。最辉煌的一次,我们把庄前一条几百米的大水沟刮了一大半,刮了几大桶鱼,惊动了整个庄子,这是小时候最有成就感的一次壮举。
我们都很懒,不愿意做饭,不愿意劳动,我生性鲁钝,做菜是没有机会的,我只负责烧锅和做米饭。直到现在,我还负责电饭煲里水量的控制,得到了家里的一致认可。农忙的时候,也要下地劳动,帮忙收稻子,把稻子捆扎好,抱上平车,再拉回家里,用打稻机打稻。晚上怕粮食被偷,还要在门口打地铺看着,把平车抬高,下面铺个席子,就可以钻进去睡了,但父母觉得对小孩身体不好,不让我们睡……
老家要拆的消息是传了很久了,但一直觉得很遥远,前段时间,老妈突然说真的要拆了,家里的土地已经不让再种了,等收完麦子,就给那些承包的大户种。随着土地的失去,房子也紧跟着失去了,上面安排人,把建筑面积测算了一下,一平米大概赔个千百块,我们的房子虽然下了很多成本,但在唯建筑面积的标准下并没有获赔多少,父母因此而愤愤不平,但上面也不认识人,又听说别家都拆了,自己孤零零的也不是个事,就也同意了。现在又开始心疼家里的家具,八仙桌,水缸,都是陪伴了几十年的老物件,大概率就要这么丢弃了。父母在镇上租了个临时住所,过不了多久,也就要搬到城里去了。
父亲的情绪变得躁动异常,以前很少打电话的,现在经常打电话给我,一会说心口堵,一会说没了根,一会烦恼家里的物件怎么处理,一会又鼓励我要努力奋斗。他的难受我并不能理解,甚至笑话他的斤斤计较,悲观失望。我告诉他日子会越来越好,告诉他我能负责他的养老,让他心里稍微宽宽心。
乡村是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以后我的孩子出生,他将不再是农村人,他将不再有我的童年,我的快乐,他会成为一个城里人,会享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未来,然而我的内心是无比失落,如果可以,我还是希望,他能是一个农村的小孩,有着农村孩子的愚笨,快乐,单纯,因为乡村才是我们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