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特别自卑走不出来怎么办?
一个人的自卑,主要会在以下三种方面得以体现:
(一) 对自我本身的否定
(二) 对自身所有物否定
(三) 对自我能力的否定

这些方面带来的外在表现如下:
1、 无稳定自我形象
如果你认为自卑者只是单一的“自我否定”就错了。
他们在很多时候会出现一种“隐形自恋”的状态,他们可能因为个性内向、敏感,而跟人群格格不入,却又为这种“独特”的孤独洋洋得意;但通常这种“自豪”持续不了多久,就又会被各种自我否定再度打入深渊。
2.过分敏感
跟自卑者聊天,永远像是演甄嬛传。对他们而言,你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是成为他胡思乱想的主要依据——甚至会扭曲你的你评价:把你的夸奖当成挖苦;把你的好意当成反讽。
3.关系失衡
自卑者体验不到自身的客观价值,于是他们真正自认为能“配得上”的那些人,几乎都是客观价值比自己更低的;
而那些真正与自身价值相当的人,自卑者则会主动处于关系低位,用委曲求全去留住对方。
4.对自我的不幸认同
他们很难走出“自己是弱者,应该被看扁”的心里认知。
每当自己遭遇挫折,他们会将这种挫折看成世俗为自己私人定制的“不幸”,第一反应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产生自我攻击,自暴自弃:
“一切挫折都是因为我本身就不如别人。”
5.极端,情绪化:
在人际关系中,自卑者不太会直来直去,而是擅长忍气吞声。
这是因为他们把所有委屈都看成是理所应当,然而这种过分压抑正巧聚集了本应爆发的能量,一旦这种压抑到达某一个节点,他们就会因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拳脚相向。
6.幸福感低,很难感到正面情绪
自卑者难以体会到生活中小事带来的幸福感,但却能比常人更深刻地体会到焦虑、不安全感,身心时刻处在紧张的应激状态。
7.恐惧社交,宁可孤独,人际关系简单
自卑时常伴有“社交恐惧”,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会尽量避免过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尽量让自己的圈子小又简单。通常有一个知心好友就有足以,其他泛泛之交对他来说都是压力。
8.习得性无助
自卑者在“我不行”的自我暗示下,容易陷入自暴自弃的循环,从而放弃努力,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是无济于事。
总之,自卑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要解决问题,就要先找到问题的源头。
一个人自卑的产生,成因复杂多样,但几乎都不是与生俱来的“缺陷”,而是在你形成认知的过程中的某些经历致使。一些对你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给你造成的刺激,为你嵌入的一种思维模式。
比如,童年时期,父母用“爱的名义”不断改造你,妄图让你成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而在你没达到要求之前,所有的努力过程都会被轻易否决:
“你怎么总是让我失望?”
“为什么别人能做好,你就做不好?”
“你怎么总是比正常小孩半拍呢?”
这些耳熟能详的话,在很多家庭都被看做成再正常不过的教育话术。常见到让人忽略了它的杀伤力。
错误的家庭教育、不健康的成长环境、对你产生不良影响的人、甚至一句带刺的话,都是铸成你日后自卑的原因:
1. 不良教育与成长环境
2. 完美主义心态,非理性思维
3. 潜在自负
4. 缺乏成功的经验
5. 客观缺陷、恶劣的生活遭遇
所以,改善自卑,我们同样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 为自己提供合理的自我暗示
自卑者的脑海中时常有一个声音否定自己的一切作为——这是本能,如若改善本能,就要培养惯性。
有意识地“违背”自己的本能,为自己提供合理的心理暗示,把“我不行”改成“我先试试”,把“我不幸”改成“所有人的必经挫折”。
2. 降低目标,允许自己犯错
降低一切让自己失望的可能性,比如降低对自己的目标,不把日常犯错当成自身缺陷的必然结果,理性看待挫折和错误,重新定义“犯错”的性质。
3. 敞开自己,适当社交
自卑者很容易陷入“无社交——孤独——隐形自负——无社交”的循环。
寻其本质,是因为在孤独的时候,人很容易把这种孤独看作“曲高和寡”,继而又享受这份“被动孤独”。
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自卑者是主动选择“自卑”的,所以想要脱离这种循环,就要杜绝“隐形自负”。
4. “切香肠战术”:
尽量避免给自己制定一蹴而就的远大目标——比如一个月背完1000个单词。
因为远大目标从一开始,在自卑者潜意识中就是难以完成的,失败可以说是必然结果——这种结果只会不断印证自卑者的自我否定:
“我果然什么都做不好”。
而“切香肠”战术是指:把远大目标分成一个个可以达到的小目标,用不断的成功来刺激自己增加自信。
5. 提升自我客观价值
说白了,你之所以自卑,是因为你“看不起自己”。
但这种“不够好”可能只是主观认知,又是实实在在对自己的客观不满。
所以,在调整主观认知的同时,提升自我客观价值也有同样的功效。
提升外貌,充实内涵,培养在亲密关系中的相处方式…等等。
因为提升客观价值的作用在于:收获他人赞扬,提升自身满意度,从而脱离自卑。
Tip:记得点个赞再走,刻哥一把年纪更新文章不易。
推荐阅读,被全网抄袭的2w + 字挽回干货大全:
《挽回爱情,教你怎么挽回前任》
咱们自己的小组有专门的帖子提问,我们会有老师尽量回复大家,给大家一些简单的建议的:
另为您免费提供了以下心理学电子书籍,助力您的心灵成长(书籍持续更新ING...),公号(深刻情感说)中直接回复“电子书”即可获得。

公号 | 深刻情感说(ID:shenkeruci):深刻如此
Hi,我是深刻,个人心理公号-深刻情感说(ID:shenkeruci),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大连市心理学会会员,33岁,已婚已育。11年qq群挽回情感教学,13年豆瓣小组情感教学,17年入驻知乎,咨询案例万余件,相信无论从专业角度、咨询经验和人生阅历来说,我都可以给你一些还不错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