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笔记
查看话题 >家有小洋初长成 - 洋桔梗种植笔记
五月六月,经过漫长的等待,去年秋播的小小种子终于步入了盛花期,一茬接着一茬,好不热闹。可能是因为这货在花店里太常见吧,平时关注的一些园艺博主公众号很少有介绍它的。闲暇之余,翻了的翻以前的照片,决定整理一下秋播洋桔梗的过程,算作小小的经验分享吧。
2018.8~2018.10 播种、穴盘时期
从网上购买的包衣种子,蓝色绿色两个品种一共20粒,分成了两批播种,第一批用的穴盘+泥炭珍珠岩基质,第二批用的椰糠育苗块。快的半个月左右发芽,慢的得有一个月,总体上发芽率在50%左右。出芽之后,逐渐让它接受日照,每天揭开育苗盒的盖子通风一段时间,其他时候还是盖上盖子保持湿度,这样持续了大概有半个月的时间。

2018.11 小苗定值
网上的经验分享对是否需要假植说法不一,最后选择在长出第三对真叶的时候,直接上盆定值。考虑到后期会长的比较高,怕盆土太轻容易倒伏,定值用土上选择了泥炭、椰糠和重量比较大的粗砂。
定植跟播种一样分成了两批。第一批操作时没有经验,基质还比较潮湿,从穴盘脱出时弄断了不少根系,一时颇有些手忙脚乱,以至于上完盆才发现每一盆里都混搭了了绿色和蓝色两个品种。好在这些小苗全数服盆成功,反而是第二批播种的小苗定植稍早,根系太过脆弱,最后只有一棵存活了下来。
这个时候,北方的气温已经明显转低了,放在阳光最好的窗台上,又怕冷风伤苗,只好用保鲜膜整了个简易温室。

2019.01~02 开始拔节
整个十二月,每天早晨把小洋搬到阳台晒太阳,下班回来再搬回屋里过夜。然而,小苗的生长始终十分缓慢,一度让我以为出现了僵苗。直到一月份,有几棵终于开始拔节,从此进入了加速生长时期(当然长势跟同期播种的矮牵牛那些还是完全没法比)。


2019.03~04 迅速长个儿,花苞初现
又冬入春,气温回暖,日常浇水时不时兑点淡淡的水溶肥,小洋的个头陆续长到了30cm。

为了早日看花,整个生长过程中都没有进行过打顶。四月中旬,个头较矮的几株依然长出了不少侧枝,主枝与侧枝顶端都开始出现小小的花苞。

2019.05 初花
这一阶段,除了给通用型的水溶肥,偶尔也会用磷酸二氢钾喷叶面。过了5月中旬,满头的花苞看起来已是蓄势待发。

5月下旬,绿色品种首先绽放


5月末,蓝色品种终于也等来了初花,跟卖家宣传照稍有不同,花朵的颜色蓝中偏紫,比绿色(或者说白色)醒目很多,浓而不艳,仿佛带着一种说不清的女性化气质。


2019.06 盛花期
六月过半,这段时间应当是洋桔梗第一轮盛花期了。从播种算起,已是整整过去了十个多月,虽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别娇气难养的地方,但确实是十分考验耐心的过程。
相比起来,同样是切花品种,蓝色洋桔梗比绿色品种个头还要高出一截,从盆面往上大约有70cm。两个品种都能开成多头,在没有打顶处理的情况下,绿色品种分枝性更强,更容易长成丛生的效果。
剪下一些插花瓶摆在桌前,留一些在枝头,同月季、绣球一起丰富阳台的色彩,可以算是阳台党小有成就的时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