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同样
终于把所有小朋友们的画整理出来了,虽然花了几个月时间,但总算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终于把小盆友们的创意留住了。 每次小盆友画完,都会发现他们脑洞很大,很多时候会让人眼睛一亮,惊叹他们小小的人心中却有大大的世界。可是,每个学期结束后,他们把画带回去,自己就再也见不到这些别具一格的创意了。估计他们自己也不会再去打开看。 以前总是听专家说,看书上说关于儿童的绘画创作,现在常常告诉自己把目光聚焦身边的孩子,他们才是活生生的案例,只有研究透了他们,才是有意义的。这些文件夹里头,就藏着很多秘密。把它们放在一起,你会发现“灵魂都是独特的”。 有的小盆友会把看过的书上的人物赋予不同的身份出现在在自己的作品里,让旧身份活跃在我给他的主题画中,看他们的画就有种故事新编感,思维拓展的很宽。 有的小盆友很自然地在画中展示自己性格温暖柔和的一面,故事情节温馨,这些风格类型类似于绘本,让人看了很有亲切感,其实,条件允许,完全可以做成绘本。 还有的小盆友善于把生活中的情节和自己喜欢的故事结合,很会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看他们的画,就有很强的带入感; 还有的是带有稚嫩的科幻感的,那些线条看上去随意,但把它拎出来,你会发现,孩子是有自己的形象或意思在里面,而且故事是一遍又一遍再发生 ,他其实是用“画”说话,仔细聆听,你会发现他们心中的故事其实很完整。 还有的的就是“博士”型的,画面单纯,但寓意深刻,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观念艺术。最明显的是陈轩,他画黄袍,会一线串珠似的给你串出各个朝代的皇袍的特点、颜色、款式,什么玄武门、康熙……画个船,迁出辽宁舰、黄海、渤海、甲午战争………就是一部活字典、百科全书 ,古海钩沉,汗颜。 杨红樱曾说过,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有个城堡,只有有童心的人,才能走进去。其实,这些画,就是孩子们在探索着未知的世界,创造着心中的未来。 用现在流行的方式概括,这些都是概念美术。概念美术是将创意设计产品化,比如迪斯尼本身以及里面的衍生品、儿童绘本、漫画、网红餐厅、小说、影视剧、喜茶等。当然这些不能同质化,要有足够的独特性支撑。不是开了个农家乐就有人来,如果没有独特气质和独具创意,是很难被人认同的。 现在是思想商品化时代,给我们家长和老师的启示就是,让孩子在精神世界保持着特立独行,是我们对他未来的承诺和坚守,也是我们给孩子应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