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游记【伊瓜苏港 蜂鸟花园 动物收容所】
我们从秘鲁首都利马前往伊瓜苏港必须要先飞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而布宜诺斯艾利斯飞国际航班和国内航班的不是同一个机场,且两个机场之间还有些距离,加上我们需要寄存大件行李,所以前往伊瓜苏瀑布之前不得不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住一晚。

到达伊瓜苏港时正赶上下雨,下了飞机就能感觉到那种似曾相识的湿漉漉的感觉。走出航站楼等车短短的十几分钟就发现裸露的脚踝不知被什么叮个包,还渗着血,后来变得不仅是痒而且疼,于是回到酒店赶紧换成长袖长裤,并买了瓶驱蚊水。
蜂鸟花园
到酒店安顿好之后已经接近傍晚了,赶紧来到一处叫“蜂鸟花园(Jardín de los Picaflores)”的地方,因为据说蜂鸟喜欢在清晨或黄昏的时候出来,中午太热的时候不容易见到。这里其实只是一户人家的私人小院子,主人在院子里种了许多植物,并挂了许多蜂鸟喂食器。

蜂鸟并不是主人饲养的,所以不是关在笼子里的,它们都是从周边的地方被吸引过来觅食的,来去很自由。

虽然我们在南美很多地方已经见过不少种类的蜂鸟了,但是蜂鸟动作极快很难看清楚,像这样近距离的集中看这么多蜂鸟还是头一回,所以仍然觉得有趣。

同时也感叹,这样幸福的生意几乎不用什么成本啊!

Güirá Oga野生动物收容所
我们来到Güirá Oga是为了看动物,不过这里并不是一个动物园,它是一个野生动物的避难所,Güirá Oga在当地语言中是“鸟类的家”的意思,后来也逐步扩展到了收容一些哺乳动物。它位于伊瓜苏港和伊瓜苏国家公园之间,所以我们在市区的巴士站搭乘前往伊瓜苏国家公园的巴士就可以到达。
在这里参观不能自行游览,必须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搭乘一段露天小卡车进入丛林中,再跟随工作人员逐一参观。

路边插画上的这个人物是已故的阿根廷著名博物学家和自然保护主义者Juan Carlos Chébez,他一直致力于阿根廷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濒危动物的保护,曾在伊瓜苏港定居。

生活在这里的动物有的是被盗猎者捕获的,有的是被人伤害被车撞伤的,有的是被当成宠物遗弃的。动物经过救治恢复和评估之后有些会重归自然,有些则只能永久留下,所以这里的动物约三分之二开放向游客展示,隐藏起来的那些在放归自然前会避免再与人类接触。进行恢复训练的动物经过健康检查后会先被放到一个名为Palacio(宫殿)的无人居住的岛屿上,人们利用监控来确定动物对环境是否适应。

又见到了我们在智利乡村常见到的凤头距翅麦鸡,这种鸟还是乌拉圭的国鸟。

鲜艳的巨嘴鸟凭借颜值成为人类最喜欢的鸟类之一,不过幸好它们美丽的大嘴只是轻飘飘的“空壳子”,完全不能被制成什么工艺品,从而逃脱人类的魔掌。

实物好看得跟假的似的。

黑头美洲鹫。

虎猫。

食蚁兽。

水獭。

正在散步的小猫头鹰萌得不得了。

凯门鳄。

名副其实的吼猴。

短角鹿。

大个头的鹦鹉都飞到高处躲雨去了,镜头所及只有这些小家伙。


黑白鹰雕与黑鹰雕。

这是为动物们准备食物的厨房,保温箱里的那些小鹌鹑们将来也会是为了保持猛禽们的捕食能力而不可替代的食物。

一眼望三国
伊瓜苏港有个叫“一眼望三国”的地方,这里是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三国的交界处。

各国都修了一座与本国国旗一样颜色的纪念碑,隔河相望。

远远地看到黄绿色的巴西纪念碑周围还有喷泉。

红白蓝是巴拉圭国旗的颜色,巴拉圭至今尚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我们从“一眼望三国”沿着河往市中心走,沿路有很多涂鸦。

这幅壁画的主题是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EduardoGaleano)的《拥抱之书(El libro de los abrazos)》,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被称为是“拉丁美洲的声音”,这本书记录了作者的流亡生活,揭露了拉美军政府独裁统治下的真实历史。

山坡草丛中一面被废弃的围墙。

能看出来曾经也是一系列精致的壁画。



Saint George酒店
我们特意选了一个就在巴士站对面的酒店,交通非常方便,酒店里也有可供孩子户外玩耍的地方。

大堂有阅读区。

还有专门的儿童室。

孩子晚上就在这里和小朋友一起玩。

除了一般的玩具,我在玩具架上还看到了用当地植物标本制作的册子。


明信片
继玻利维亚18块寄一张明信片之后,在伊瓜苏港邮局又刷新了认知。

虽然之前做功课对阿根廷的通胀打了预防针,眼见邮资从二三十比索涨到一百多比索,但寄一张明信片被收了两百比索(合人民币30块)还是让我震惊了。

买得起明信片寄不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