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行纪
苏州之于我,一如故乡,一如精神家园。因此,时隔四年之后,带着小妞在端午节回到了苏州。带着喜欢的人小憩于喜欢的城市,也是人生幸事。

芒种的晚上,乘高铁到达苏州已是深夜,下车的一刹那内心非常激动,想着脚下是苏州的土地,身处苏州一如梦境。坐在出租车上,进入古城区,看着车窗外的建筑和街巷,一切是那么的熟悉,都是几年前漫步的地方。到了酒店后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恨不得早点去吃碗头汤面,尝尝记忆中的味道。小妞看着孩子般的我也不禁莞尔。
第二天早上她还在熟睡,我悄悄步出酒店,沿着十全街慢步前往同得兴。早上人不多,街道很安静,街道两旁都是熟悉的店家,似乎没有什么变化。经过乌鹊桥,绕过南林饭店,同得兴的招牌已然在面前。拾级而上,端坐在八仙椅上,点上一碗枫镇大肉面,面紧实的藏在汤中,一块焖烂的大肉静静安放在上面。啜一口白汤,夹一筷面,清甜可口,正是几年前的味道,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吃罢后再回去的路上,又忍不住到一条街上的近水台面馆尝了一碗红汤焖肉面,别有一番滋味。叫醒小妞,牵着她重新沿着之前常走的小路,长洲路,穿过两旁枕河而居的民居,穿过乌鹊弄,又走在滚秀坊上。出了滚秀坊,拐进凤凰街,古城区中典型的苏式民居在街旁矗立;走进阿成饭店,点了响油鳝糊,酱油虾,白什拌,慢慢享受苏式午餐。

饭后又沿着凤凰街往观前走去,边走边跟她说着之前走过的地方,去过的店家,她也感受到了我对苏州浓厚的喜欢。走进纽家巷的文学山房,正好碰到许久未见的曹兄,正跟江老聊天。多年未见的书友相聚于此唯有书缘了。边挑书,边听江老讲之前的事;看着小妞似懂非懂的听着讲着苏州话的江老说话,可爱的皱着眉头,也是难为她了。选了几册苏州文史资料,又请江老在他新出的书上题鉴,最后又跟他合影,心满意足之外又感世事万千。拥着她走过嘈杂的平江路,又拐进了耦园。“耦园住佳偶,城曲铸诗城”,与心爱的她逛逛佳偶共铸的小园,有一种别样的幸福。施施然走出园林,两个人不知疲惫的继续走在小巷中,穿过临顿路,走进叶家弄,盛家带,两旁树林茂密,炎炎夏日多了一抹新绿。偶然间把她与喝茶的老伯,拎着西瓜回家的老伯拍进同一个画面,只觉岁月静好。

与她坐在石凳上,她问我如果住在这里,会是怎样一种生活。正巧碰到下班后的一对夫妻,男人提着烧饼,女人拎着西瓜,喏,我指了指他们,就是这样平静的小日子就好了。她依偎在我肩膀上,我的心里也涌起恬静的幸福。与她相恋只有一个月,不同于那种浓浓的热恋,更多的是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倾诉,彼此分享,彼此成就,有着夫妻之间的默契,也有情侣间的心动,缓慢而平静的携手走下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心境。晚上在葑门横街买了些卤菜和水果,在酒店边聊着天,边吃着东西,就是一种生活于此的感觉。

第二天早上带她去到新开的万泰兴,点了一碗三虾面,点了一份爆肝面,清爽和浓油赤酱的结合,开心而满足。

沿着十全街,拐进乌鹊弄,穿过小河,走进了沧浪亭。园子更多的是那种山林野趣组成的文人园林,园子里清风吹拂,看着正在拍照的新人,我俩靠在美人靠上,悄悄的说着话。

出了园林,坐在公交上,看着古城区两旁的建筑,喧闹繁华中带着一份沉静。跟她在平江路上逛逛小店,吃吃小吃;坐在石板凳上听她聊之前的工作,觉得她也有很多思路和想法,也是一直在为未来的发展而不断的试碰,这也是我欠缺的;她反过来劝慰我让我不要着急,慢慢来,这才是两个人共同成长的方式。

逛到山塘街,酒酿饼,袜底酥,糟鹅,赤豆小汤圆,汤包,泡泡小馄饨,一顿苏式晚餐打消了两个人走了一天的疲惫。正好此时陈兄打电话,便又坐车到李公堤喝酒聊天。吹着夏夜晚风,喝着精酿啤酒,听陈兄聊他最近几年的生活变化,慨叹时光飞逝。
第三天早早起来,与她走到酒店背后的金狮河沿,买了老王烧饼,小姜锅贴,还有咸豆花,不同于苏式汤面的早餐,一样有着苏州的味道。在明月楼买了薄荷松糕,糍饭团和肉汤团,品尝精致的苏式糕点。在静思书院停下来坐坐,便匆匆乘高铁返回武汉。

三天的苏州生活美好而短暂,也因有了她多了很多不同的感觉。也许未来仅是来苏州度假放松,但是能和她时不时回到苏州,走走老街巷,尝尝小吃,见见朋友,虽然不常生活在苏州,但偶尔小住苏州,内心已经觉得人生幸福莫过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