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物设计绒言绒语—解析动漫形象为何能成为人们生活的标配
如果你没有概念,我们来思考一下我们的日常场景,结果可能让我们难以想象:
如果家中有孩子,必备毛绒玩具;
如果你有女朋友,礼物必备毛绒玩具;
如果你去儿童医院,全部是毛绒玩具点缀装饰;
如果你去购物中心,全是动漫动画主题;
如果你坐地铁,介绍全是动漫形象;
如果你坐公交,广告里面有60%是以动漫形式介绍的;
......
例子不胜枚举,在我们的意识中,广告的表现形式逐渐发生变化,文化的传播渠道正在改变,我们追根溯源的思考一下,到底什么发生了变化?是人,是消费心理;
下面我们从六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动漫形象如此深入人心:
1. 童心未泯

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段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浪漫故事,当然也少不了熊大熊二光头强的无厘头斗智斗勇事迹,还有新一代的偶像“小猪佩奇”,动漫不仅是娱乐,更多的时候承担着教育的责任,从行为到意识伴随着我们成长,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欢乐与梦想;这是社会发展赋予动漫的力量,所以没有距离感;
2. 情感依托

从8090的独生子女到新时代的快节奏,很容易使我们陷入思维的“漩涡”或者人情世故的“陷阱”,我们充满了恐惧,没有安全感。动漫玩具的出现很大程度能够弥补这个缺憾,因为他的“无语”变成了“忠诚”,给了大量的年轻人以依赖。这是心理成长的必需品,所以容易打开心扉;
3.天生亲和力

动漫形象大多以动物虚拟化、卡通拟人化为依托呈现,风趣的语言、憨厚的形象、可爱的动作、调皮的互动,很容易能够吸引到我们眼球,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它要干什么?它能怎么干?牵扯了很多的“游戏心理”在里面,这个时候我们在信息传递时候故事更好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这是人类共同的属性,天生就有爱心在里面。
4.后续生命力

动漫为形象从荧屏转为现实提供了可能性,不仅能够立体化的展示,还能够产生衍生品,为我们从单次传播到系统传播提供了依据和可能性,不仅如此,还可以产生二次的商业价值;它的可持续性在品牌开发和消费者认知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永久的生命力;活着,活的时间久自然而然变成了“品牌”。
5.场景化融合

从产品告知到功能诉求,单一的渠道和方式不能再满足大众,我们要学着讲故事。并且这个故事要放在特定的场合去说,如果没有动漫的支撑和依托就会变得“很干”,俗称商业化;
那么整个动漫的场景抛开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可以天马行空的给予未来给予梦想给予详细步骤,也就是移花接木的方式让别人感同身受;
举例子去儿童医院的场景布建是否能够帮助孩子降低痛苦,答案肯定不能,但是能够降低孩子痛苦的时间,减少家长的暴躁担心情绪,就是胜利,这就是场景化的魅力;
6.明显标识

一个形象的塑造,可以出现千万种版本,比如河南的城市名片大象奔奔,原型是一个大象。但是一个大象通过服装、通过姿势的转化,可以变成武术、中医等行业代表,同样也可以放大和缩小来做指引或者道具,千变万化但又不离其宗这是一个好动漫IP的核心,这就需要我们在定形象的时候制作“明显的标示”。

靠内涵千辛万苦的脱颖而出,不如靠颜值不费吹灰之力的霸占眼球;
这就是文化的趋势,也是近几年二次元文化崛起的原动力,通过系统的展示,能够使一个品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建立文化自信,这是最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所以不是我们见此类广告见得多了,而是我们的社会市场环境风气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所以我们要重视企业和城市的“IP动漫化”系统建设,让我们不落伍的同时能够跟上社会的变革。我是绒言绒语,一个毛绒玩具定制行业18年的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