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 |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进行有效阅读?
上次推文中,我们说到如何挑选好的绘本。那么,当我们选好书之后,怎么给孩子读绘本呢?如果读的不好,孩子也会没了兴趣。
为什么要强调如何有效阅读?读书如果只是泛泛而读,没有深度,你可能无法发掘出这本书1/10的价值,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对于阅读这件事,家长一定要以儿童为本,问答是一种很好相互交流的方式,但还要遵循几个原则和方法:
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答案
比如《袋鼠也有妈妈吗?》这一页,大家会怎么提问?

有的人会说,就像书上写的:“狮子也有妈妈吗?这就是一个问题呀!”
对,这就是一个问题,那孩子们会怎么回答?
有一定认知的小朋友会说“当然有啦!”但万一孩子回答“没有妈妈”,你会如何回应?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无论孩子说出怎样的答案,哪怕孩子的回答明显不符合常理,千万不要急着否定,先问问他为什么?“你为什么觉得狮子没有妈妈呀?”急于否定,很容易浇灭孩子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我们可以带着探索的心,我说出我的观点,孩子说出孩子的观点,然后一起往下翻页,一起探索接下来的答案是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孩子是不是就有兴趣继续往下看了?
不要总提封闭式或无意义的问题
什么是封闭式和无意义的问题?
比如,“这只袋鼠很可爱,对吧?”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可以适当用一些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孩子。但是我们提倡阅读,不仅仅是增长知识,还要帮孩子开智,你的问题一定是能激发孩子主动思考,尽可能多的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激发其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基于这样的设定,我们还需要怎么提问呢?
“你看,袋鼠妈妈是把小袋鼠放在口袋里的,那狮子妈妈呢?他有没有口袋放小狮子呀?没有口袋的话,狮子妈妈怎么带着小狮子走路呢?”
这时候小朋友就会思考啦!
有的小朋友去过动物园,看过狮子,他可能就会说,“怎么可能会有口袋呀!我见过的!”有的小朋友没见过狮子,他可能会说“我觉得也会有,不然小狮子放哪呢?”
小朋友这时候是不是特别想知道答案?他是不是就想继续往下翻页了?
充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发掘他的想象力,探索力,也是帮助孩子理解书本的过程,即便一本简单如斯的绘本,也有巨大的延伸空间,这种能力对于孩子以后过度到自主阅读也是很重要的。
问对问题很重要,问题的难易程度也应当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语言发展来分别设置。问题设置的不够巧妙,只会适得其反,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
利用故事接龙的游戏,引导孩子表达和组织语言
比如,下面这一页

妈妈说:”我看到了3只小狮子!你看到什么了?“
小朋友说,”我看到了一只小狮子骑在狮子妈妈的背上!该你说了!“
妈妈说,”我看到一只小狮子躺在地上,还闭着眼睛~你还能发现什么?“
……
当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到了一定程度,我们还可以完全放手,让孩子讲故事给我们听。无形中,不仅培养了孩子读图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语言组织的能力,以后辅导孩子写作文,一定倍感轻松!
我们还可以根据绘本发掘一些有趣的拓展游戏,比如这本《好饿的毛毛虫》,很多小朋友特别喜欢,在阅读完了以后,可以尝试制作一个毛毛虫,模拟他一周七天吃食物等等,做角色扮演,小朋友一定会玩的不亦乐乎!

以上都需要家长朋友耐心的引导,建议在给小朋友阅读之前,自己先浏览一遍故事梗概。
绘本阅读是非常好的早教课,甚至很多绘本已经被收录到小学语文课程当中。如何把一本绘本发挥到最大价值,就要靠家长们各显神通啦!
关注绘友绘本,推荐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