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自律一个月,你会发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律
就是自己对自己有严格的自我约束力
而不会受别人影响
这个词是个热词
一旦沾上
就意味着你或许一边小有成就了
一边也意味着你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
也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
只要养成自律的习惯
时间久了
你就会享受到自律带给你的红利

减肥到底有多难?
一个人长胖10斤,可能只需要3天。
如果想要在7天内瘦10斤,你大概需要消耗39000卡热量。
如果纯运动:你需要每天慢跑6个小时,游泳7个多小时。
如果是素食+运动:你需要每天不吃不喝+运动10小时以上。

前几周,汪小菲在微博上发文,说自己老婆一直坚持减肥,但他没觉得大S瘦了。直到某天晚上,他起床到大厅,看到一个超级瘦的女人在自己房间,仔细一辨认,居然是大S!
他爆料道,大S一个月前开始减肥,各种运动,什么也不吃。减肥一个月之后,瘦了20斤。

随后,大S的瘦身秘诀曝光,从饮食到运动,都太吓人了!
只吃早午餐,食物是营养师搭配的,自己会再减半;每周会请健身教练来家里上3次课……
网友们都惊呼:自己一天的饭量比她一个月的还要多!大S也太自律了吧!
其实,大S能短短一个月时间减肥20斤,我一点也不惊讶,因为她一直是个自律的狠角色。
相信我们许多小仙女也想变得自律,但通常都半途而废了,到底如何才能坚持下去呢?

第一,好环境=好习惯
方法很简单,如果你想养成一个好习惯,那就让这个习惯,变得轻而易举就可以了。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你可以在枕头边放本书,在冰箱旁边放本书,在餐桌前放本书,在马桶边放本书,在电脑前放本书。这样一来,你会因为阅读的难度降低,而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第二,心态决定你是否能自律
当一个人迫切想要改变自己的时候,他的每日计划,会出卖他。
打个比方, 如果把每日计划,制定为每天看书2小时,就会失去阅读原本的意义。请你仔细想想,你为什么要阅读呢?不外乎2点——为了提高本职工作,或是增加自己的知识面。
相对于这两点来说,每天看书2小时,只是个丝毫没有难度的挑战。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能懂得,为什么很多人跑步了很久,却一直体重瘦不下来了,因为这个人,他的目标不是瘦身,而是为了在跑步后,晒成绩到朋友圈,获得别人点赞的成就感。一旦没什么人点赞了,他就会失去跑步的动力。那该怎么做呢?
在你设定目标时,要同时设定两个,一个是短期目标,这个目标的数据越具体越好,比方说,我要在今年的7月1号之前,瘦掉10斤。清晰的目标,必须包括日期,以及你要做到什么程度。
另一个目标,是长期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三五年后的计划,也可以是终身的计划,它通常和个人价值观或信仰有关。比方说,我的长期目标是帮助迷茫的年轻人,通过个人管理,实现个人价值投资。这样一来,这个目标,就能变成终身事业。

第三,和压力做好朋友
老话说得好,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很多时候,有压力并不是件坏事。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压力。
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Kelly McGonigal, Ph.D.),在出版了第一本《自控力》之后,再次出版了第二本《自控力》。而第二本书的主要观点,讲的就是——你要学会和压力做朋友。
和压力做朋友?你可能会怀疑这个观点。但是,凯利博士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调查,这项调查对30000名美国人,进行了8年的追踪。
调查首先询问人们:去年你感受了多大的压力?接着是另一个提问:你认为压力会影响你的健康吗?
然后,调查人员公布了这些年中,人们的死亡数据: 感觉压力很大,并且认为压力会影响身体健康的人,死亡率上升了43%。
承受巨大压力,但不认为压力会影响身体健康的人,死亡率没有改变。更让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用了8年时间,追踪死亡案例。18.3万美国人之所以英年早逝,不在于压力本身,而是认为压力有害健康的这个观点。

这不由让人想起了某个TED演讲,在这个演讲中,嘉宾为听众阐述了一个重要观点——毁掉你的不是后悔,而是因为后悔而后悔。
这和压力对我们的影响,是同样的道理。就算你因为意志薄弱,做错了某件事,也没有关系,真正重要的在于,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有的人,把失败当做了自己一蹶不振的借口。而有的人,却把失败,当做自己成功道路上的经验值。
重要的是,你愿意成为哪一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