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次郎的柔情与痛苦
当熟悉的钢琴配乐响起来的时候,正男那老实又委屈的脸蛋只剩下了模糊,除了那胖墩墩的不断奔跑过大桥的身形显示着孤单的意味之外,我脑海中只剩下菊次郎那个不靠谱大叔的种种作妖行为,因为他让我哈哈大乐,在夏日已经降临北半球的时候,久石让的配乐最具夏味的童真。
嘿!其实我想表达的东西可不只是你们从屏幕上看到的那些呀!北野武在自己的书中《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表达出了这样的意思。
对成人来说,夏天过成网络段子未必没有意思,比如空调,wifi和西瓜,在生活、热空气以及水泥森林的压榨之下,在信息时代,能让自己的灵魂和肉体紧随着时代模式的进步而不断调整已经是成年人狡猾思维的惯性所至了。
我要求的并不多呀!
成年人多半疲累而无神地对生活嘟囔,那些童年的回忆和味道通过潜意识中的滤镜,无论多么七彩,也逃不过滤成黑白片的命运,随后被尘封在遗忘之海中,至于什么时候被重新记起,要看机缘造化了。
所以当大人看孩子做孩子的事情时,总是充满宽容大度的姨母笑,大概借由孩子的童趣多少能回忆起自己丢失已久的童真吧。
可是看到一个大人如孩子一般任性胡闹时,即使不当面说什么,心里却忍不住吐槽,这个家伙怎么像个孩子一样不可理喻呢!
菊次郎在电影的前半段时间里,完全就是一个任性胡闹的大孩子,尽管他长了一张50岁男人的脸,但那副中年男人的身体里确实装了一个野蛮生长的大孩子的灵魂,这么说也过得去。

《菊次郎的夏天》故事和情节都非常简单,一个9岁男孩正男因为要去丰桥寻找妈妈,而和陪自己去的菊次郎大叔在路上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在导演北野武自己的叙述中,这部电影可以归为典型的公路电影,“我想让《菊次郎的夏天》成为一部公路电影,用双脚走出来的公路电影,因为当我们一步一步走路的时候,那种度过时间的感觉很不一样。”虽然是公路电影,但不能否认它同时也是一部非常好玩的电影,好玩的情节贯穿于电影的很多方面,其实从头到尾你都可以觉得它很好玩,因为它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分割故事的,如果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周围的环境和人,那肯定和大人看起来是非常不一样的,这正是北野武让人佩服的地方。当然事后,你也会回味它的柔情,它的痛苦,和它带给你的生命体验。
正男和外婆相依为命,在外婆的描述中,爸爸因意外去世,妈妈杉山里子则去了另外一个叫丰桥的地方讨生活,为了养活一家人,妈妈没有时间回来看望外婆和正男,日子就这么过下去的话,正男小小的心灵里只有对未见过面的妈妈的憧憬和想念而已,并不会激起意外的浪花,可是任何不寻常事件的发生总有各种原因凑热闹,仿佛种种因素都是好事分子,非盼着别人发生点什么,才叫你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人生。
暑假到了,正男所有的伙伴们都随着父母度假的度假,去海边的去海边,他学校生活中的老师,朋友,学习以及各种有趣活动都暂时从正男的生活中退出了,只剩下正男一个人挥霍着大把空荡荡的时间,因为父亲母亲的缺失,正男的生活显得更加孤单无聊,外婆还需要打工挣钱,没有一个人可以陪正男度过炎炎蝉鸣的夏日,直到正男看到了妈妈的照片,那是一个意外,却是整个意外故事的必须开端。正男看到照片里的妈妈不再是自己脑海中的无边幻想而是看得见的,清秀动人的具体形象后,正男所受的冲击恐怕是前所未有的,并由此引发了潜藏在正男内心深处的强烈欲望,我想要见到妈妈,什么也不能阻止。
然而还没有走出胡同口,正男就被几个小混混掏光了钱,如果不是外婆的朋友,菊次郎大叔的老婆及时出手,正男的第一次寻母之旅就要这样草草结束了,然而那位热情的下町女人不但要回了正男的钱,还让自己的老公菊次郎陪着正男去完成这趟寻母之旅,虽然这两人看起来都是无所事事的游手好闲之辈,但是谁又能否定这位下町女人的狭义心肠呢?
影片的公路情节此时才正式登场,菊次郎和正男两位主人公的故事正式拉开了帷幕,也同时意味着你将认真找寻你感受到的东西。
影片的前半段如果叫做退休帮派分子菊次郎的任性胡闹之旅我觉得倒是更直观,更好玩。情节也确实是这么描述的,菊次郎把老婆给的钱和正男的钱都用来押在自行车比赛上,实际上就是赌博玩耍,先是用正男的直觉尝到了甜头,随后便像个大孩子一样次次将希望押在正男的直觉上,最后当然是输了,菊次郎完全不在意自己是陪着正男出来找妈妈的,大概自己的人生就是这么胡闹着过来的,自己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在正男的生活中还从未遇到过这样的场景,他无法用自己单纯的思想去判断菊次郎的行为,他只知道菊次郎是大人,而自己却是孩子,出了一脸懵懂无知地跟着菊次郎,正男可干不了别的什么。
公路片的好玩就在于你不知道自己一路上会遇到什么事,什么人,而那些对主人公来说完全陌生的人往往会表露出最真实的人性,因为他完全不认识你,只是人生中偶尔打了个照面,以后出现的概率也是极其微小的,没有空去掩盖自己的内心来迁就你的人生,所以那些因人而起的现实或残酷,或美好,但都是最真实的。
所以正男会被猥琐的老爷爷带到公园差点进行猥亵,幸亏菊次郎及时发现,老头的一顿胖揍挨得一点也不冤,令人搞笑的是菊次郎让正男在外面等他,自己却非要老头重现当时的猥亵场景,菊次郎的奇怪要求简直是惹火上身,老头欲望难耐的样子堪称影片中的经典,你能直白地看到人性复杂难堪的一面,对老头既厌恶又同情,那些见不得光的人性真是恶魔一样的存在呀!而菊次郎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孩子气,你也可以说这个大叔又在胡闹啦!为什么不快点带着正男离开那个是非之地呢?如果只是成熟无味的成年男人,又怎么称得上好玩二字?正男在经历此次可怕事件之后,小小的心里头一次受到这样奇怪的伤害,难过的哭了起来,菊次郎感受到了这一点,除了用拳头胖揍猥亵老头来表达自己对正男的歉意,他还用了另外一种成人的方式弥补自己的过失,借此我们看到了菊次郎的另外一面,柔情的一面。
菊次郎沿着任性胡闹的性子继续带着正男前行,他们住在了高档酒店,正男很惊讶菊次郎竟然不会游泳,面对宾馆那宽敞华丽的大游泳池,菊次郎毫不犹豫地跳了进去,最后被宾馆的保安救了上来,后果当然是他们再不能进游泳池游泳。你看到正男的惊诧,菊次郎的不服气,以及菊次郎带着泳圈在水里扑腾的画面时,没有任何一刻比此刻的菊次郎更像个任性胡闹的大孩子,画面当然搞笑之极,然而在那画面之外,北野武想说什么呢?正如北野武自己在书中所说,他自己的父亲菊次郎是个把胆怯用在错误地方的人,也是个在感情上非常笨拙的人,他其实并不知道该和九岁的孩子说些什么,那个时刻,北野武一定是将自己投射在了正男身上,而将自己的父亲投射在了菊次郎身上,所以才有了那些你觉得十分搞笑,而对北野武来说,父亲那些搞笑而孩子气的行为正是对自己性格的一种无意识的表现。
因为菊次郎的胡搅蛮缠,宾馆的男服务员只好开自己的车将他们两人送到了可以搭便车的路口,一个善良又真诚的好人,所作所为闪现着人性美好的光芒,那也是北野武想要真正表达的东西。
在路口,正男和菊次郎才面临着真正的麻烦,他们需要搭便车,然而因为菊次郎气势汹汹的态度,货车司机不客气地拒绝了他的搭车请求,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成人世界的一幕,当你对别人发出请求时,对方需要接收的信息是弱势的,祈求的和无害的,如果像菊次郎那样恐怕谁都不愿意做善举,我凭什么呀!求人还气势汹汹的!还是一样的问题,此时北野武再次投射了自己的父亲,那是个胆怯的,不懂相处之道的男人,看起来像个任性的大孩子多过于像个成熟理智的大人。
最后是正男用苦肉计获得了那个女孩的同情,她同意正男搭他们的车,有一个非常好玩的场景是在最后一刻菊次郎突然出现冲到了车上,令那对情侣诧异不已。那是一对性格迥异但是同样善良的情侣,女孩给正男表演扔橘子的杂耍,男孩则跳太空舞逗正男开心,因为不是顺路,最后他们将正男和菊次郎送到了一个临时车站,女孩还把橘子送给了正男,正男在经历过那个变态猥亵老爷爷的可怕事件之后,接连遭遇了几个好心人的善待,他的脸上又带上了单纯而阳光的笑容,正像那个热情美丽的姐姐一样,正男孤独而幼小的心里不断装进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但他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特别的夏天,而这一切可以说大部分是由身边那个像大孩子一样的菊次郎大叔带来的。
生活总是好坏交替,夏天也不能例外。
遭遇了几次好心人的帮助,接下来的事情却变得困难无比,在临时车站拦了无数次车都没有一辆愿意载他们一程的,大部分的车都选择无视,不得已菊次郎只好扮盲人演苦肉计,正男配合演出,然而那个龟毛的司机因为是公司的新车并不愿意搭载他们,菊次郎又出新主意了,在路上放上一枚钉子,如果对方的车出了毛病,不得不停下来修理时,他们便可借助帮忙之名顺便提出搭车的请求,这样想来确实是顺理成章的好主意,然而事情总是朝着出人意料的局面发展,汽车的轮胎碰到钉子爆胎后,惊慌失措地开进了路边的一条壕沟里,差点弄出了人命的菊次郎在那种情况下只能不顾一切地带着正男狼狈逃离现场,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情景!

直到他们遇到开着车周游全国的流浪作家,作家是个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梦想气质的善良男子,是他最终将正男送到了目的地,虽然作家是所有好人中最具有纯真气质的成年人,但事实上正是作家将让正男面对残酷的现实,即正男已被母亲抛弃的现实,也是北野武先生说过的,他想要在影片中表现出现实的残酷,他做到了。
正男亲眼目睹母亲有了新的家人,他从巨大的期盼见面的激动中跌落到自己被妈妈抛弃这样无法承受的痛苦深渊里,正男泪流满面的样子让人心疼,但他必须面对这样残酷的生活,这就是真实的人生,也是生命的常态,说到底电影从大银幕中艺术地解读人生这种事情,北野武先生确实干的不赖呢!
如果对比北野武前面的作品,便能明白他在书中所说过的话,“这部电影,跟我到目前为止拍过的故事截然不同。这一次,我觉得这部电影总算比较偏向生命那边而不是死亡。”
北野武想表达一下我们这一辈子可能什么人都会遇到吧。遇到好人同样就会遇到坏人,遇到美好也会遇到丑恶,真实的人性不会因为其有黑暗的地方就能掩盖住那些美好的光亮,因为行走在路上而不得不和各种人性正面接触不正是电影的特别所在吗?正男的寻母旅程到此结束,老男孩菊次郎的陪伴在任性中充满了好玩的趣味,当然也有痛苦的体验。
生命是复杂的,现实是残酷的,胡闹任性的老男孩菊次郎作为旁观者直面了正男的痛苦,也许那时开始菊次郎的自我已经无意识开始发生了变化,也许在那之前的种种已经在他们之间播下了默契的种子,只是双方都没有意识到而已,所有一起经历的生命体验都成了无法回避的烙印或深或浅地印在各自的生命之中, 为各自的自我转变发生着沉默的影响,但是同北野武以前电影中所呈现的暴力,黑暗,死亡等主题比起来,一个五十岁的老男孩对小男孩正男的陪伴尽管有很多的任性胡闹,但那同时也是菊次郎的柔情不是吗?

因为被母亲抛弃而跌落了痛苦的深渊,正男泪流满面的样子触动了菊次郎最柔软的地方,他自然说不出那些无法安慰正男的废话,既然都这样了,还不如回去和外婆好好生活吧!或者,这样的妈妈不值得你这样子。菊次郎统统说不出口,因为正男的难过正是他自己也曾有过的痛苦,被自己的母亲抛弃的痛苦。
也正是看到那真实却又残酷的一幕,菊次郎明白正男受到了多大的伤害,从那一刻起,他已下决心去真正的守护这孩子,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许在正男小小的身影上,他看到了曾经同样可怜无助的自己。
就让我用自己的方式来守护这孩子那颗受了伤的心吧!
于是菊次郎让正男等在海边,而自己重新折返回去再次确认那个事实,其实事实早已明白无误的呈现在了他们眼前,但是就这样默默离开似乎实在对不起他们一路而来的颠簸和辛苦,而正男那小小的心里,也在期待着一个解释,甚至是奇迹,要知道他可是并没有从妈妈口中亲自确认任何事情的。菊次郎自然没有再次回去确认什么,没什么好确认的,当你遇到坏事情的时候,不用怀疑它的真实,菊次郎坐在卫生间外面在沉思如何给正男一个合理的解释,或者更准确地说,我认为他正在仔细回味刚才那令人难过的一幕,正男是如何被没见过面的妈妈抛弃的这件事情也大大冲击着菊次郎的内心,他替正男感到难过,也替自己感到难过,他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想到了自己也是被称之为妈妈的人抛弃的,孤单的菊次郎不再是个任性胡闹的大孩子,那一刻他只是个难过的五十岁大叔。
在那个沉默而孤单的时刻,机车男子二人组就这样出现了,他们在后面的影片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是此时,却是被菊次郎取走了挂在摩托车上的天使风铃的无辜过客。

影片再一次展现了好玩的,让人发笑的内容,正如北野武在书中所述,正男和菊次郎都缺乏母爱,并且都为此感到难过,这样的他们,要如何尊重别人呢?菊次郎看到路边那个笨拙的摩托车上挂着那样一个精巧的天使风铃,于是他毫不客气地取了下来,当然车主人此时正在厕所方便,即使车主人在的话也一样,菊次郎一定会将它弄过来的,为什么菊次郎要拿走别人的东西?因为他想到了如何安慰正男的好方法。
正要走时,摩托车的主人出来了,是两个一脸无辜的汉子,一胖一瘦,胖子委屈的说,那是女朋友送他的天使风铃,菊次郎凶巴巴的说,那又怎么样?无论如何他都是要将那风铃占为己有,更确切一点,是占为己用,毕竟他能安慰正男的法子少不了这个风铃,说他无赖也好,说他强抢也行,总之这东西是无法回到机车胖哥的手里啦!话说回来,这种无赖或胡闹的风格不正是菊次郎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吗?这段影片的确令人发笑,但同时心底也被什么东西会触动,是菊次郎虽然无赖但充满柔情的心,还是机车二人组那看起来委屈无辜,实则纯真善良的心呢?
影片在此段搞笑的描写中依然埋伏着我们看不见的那一面,即菊次郎并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正如北野武在书中所述,那是因为母爱的缺失。他对机车二人组也即如此,如果客气地请求一下,说明自己要去安慰一个感情受到重创的小男孩,一定也能顺利地将风铃拿到手,然而如果那样的话,菊次郎还是菊次郎吗?我们内心深处还是更愿意看到这样一个生动如刺猬的菊次郎,虽然真实生活中如果碰到这样的人会气的要死,因为他并不懂得如何与人好好相处,可是在电影中,无疑是这样的形象更具有个性,更能给观影者深刻的印象,更复杂的观影体验,或者也可以说,菊次郎的内心有一个更特别的自我,尽管他在陪伴正男的过程中,并且在目睹正男的痛苦中,自己的内心正在悄然发生着些许变化。
菊次郎回到海边,用自己编造的谎言安慰正男,说妈妈将天使风铃送给了自己,并鼓励正男好好地生活下去,正男是个单纯的孩子,那颗受了重创的小小的心在菊次郎和风铃的安抚下,显而易见,对正男来说,更具有安抚功能的是菊次郎编造的谎言,也就是妈妈对正男的鼓励和期盼,如果不出意外,正男这辈子都不会知道菊次郎折返回去的真相,以及那些他编造出来的谎言,但银幕外的我们却明白,那正是菊次郎用自己的方式来抚平受伤的正男啊!正男慢慢地平静下来,虽然他还不太明白那正是菊次郎难得一见的柔情守护,从他泪流满面的那一刻开始。
虽然都是正男这孩子跟随一路任性胡闹的自己,虽然事情的结果令人难过,虽然安慰他的那些都是菊次郎自己编造的谎言,但是事情既然已经结束,那么就积极地朝前看好啦!菊次郎决定带着正男去玩嘉年华庙会,他们当然没钱,菊次郎照例用自己特有独行的方式占便宜,然而无论是打枪还是捞鱼,这次玩耍的绝对主角已经变成了正男,菊次郎成了真正的陪伴者和保护者,虽然他的处事方式从实质来说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他依然还是那个看起来胡搅蛮缠的家伙,只不过这家伙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让正男开心而已。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善良谦让的,嘉年华庙会自然有帮派分子的保护,那几个气势汹汹的男人围拢过来的时候,菊次郎立刻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也是他做帮派分子多年的社会经验,于是他叫正男独自到另外一边的石凳上去等自己,而自己跟着那些人远远地离开正男,即便是被那些人围攻,挨揍,菊次郎也绝不会让正男看到这可怖的一幕,那孩子受到的伤害已经够深的了,而我现在可是他唯一的依靠。菊次郎并未做过多的抵抗,只是一声不吭地承受攻击,这同他在来的路上同那个货车司机的冲突完全不同的,那时候的他面对比自己高大年轻的司机,可是一步都没有退让。
正男孤单地坐在石凳上一直等着菊次郎大叔,或许正男也明白正是因为要带着难过的自己来玩耍,大叔才会被那些坏人揍,所以当菊次郎满脸鲜血的出现在正男面前时,正男的反应并不是惊慌失措,而是随即调头跑到了远处,跑到庙会外面的药店去买止血的药物,当正男用药棉小心地擦拭着菊次郎面部的血迹时,他同时也擦拭着菊次郎内心最最柔软的地方,从那里喷涌出来的柔情并没有让菊次郎作出紧紧地将正男搂在怀中这样的世俗常见的动作,菊次郎只是温情地看着正男,脸上充满了欣慰的神情。
如果说菊次郎是抱着守护这孩子的念头去陪伴他,带着他做孩子喜欢的事情,极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抚平正男的难过的话,那么正男对菊次郎的改变并没有通过影片的直白描写来体现,正如我在前文中所述,你得去感受你能感受到的一切。
菊次郎的自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正男笨拙地擦拭菊次郎的面部时,你能回想起他们一路走来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的种种默契,面对影片描写的戏剧性镜头,产生出如果菊次郎能陪着正男长大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生活这样的念头。
当戏剧性的冲突归于平静时,正男和菊次郎的旅途也该往回返了,既然心中已无牵挂之事,菊次郎便带着正男痛痛快快地在夏日的田野中玩耍,此时,久石让的音乐极度契合着满目绿色田野中的菊次郎和正男二人,欢快的情绪也感染着银幕外的人们,久违的童趣又出现在了镜头里,而二人把绿色的大叶子当作伞顶在头上的情景不禁让人会心一笑,银幕里流淌着夏日独有的欢乐。
当菊次郎在田地里偷掰玉米棒子的时候,恰好碰到了同样在偷摘的流浪作家,尽管那场景看起来尴尬搞笑,但是看到流浪作家眼里闪烁的纯真之光,你便觉得只有菊次郎和正男的夏日之旅还是有些孤单,作家的加入一定会为他们的奇异旅程加入更多有趣的色彩,随后加入的机车二人组也证明了这点,与其说是机缘巧合让几个人再次相遇,倒不如选择一种更浪漫的想法,在正男看来,也许正是天使风铃将这几个纯真又好玩的大人送到了自己身边,让他们陪自己度过一个奇异有趣的夏天。
电影已经又回归了童趣的本质,几个大人陪着正男玩着各种童年的游戏,光头男假扮外星人,123木头人的游戏,以及假扮成河里的鱼和蟹等等,这些简单又童真的游戏不但是几个大人陪着孩子在玩,从另一方面来看,大人们也通过这样的游戏释放了自己的情绪,那些早已消失的童真的自我通过游戏又回到了每个人的内心,当然,能参与其中的,应当是还有纯真本性的大人才行,比如,那个善良的流浪作家,那两个看起来无所事事的机车男,当然还有我们中二的菊次郎大叔。
北野武在书中曾说,这部电影同他以前拍的电影有所不同,他不想再表达死亡这个主题,而是要表达和生命有关的东西,在这部电影中看不到他以前电影的影子,每一个被描述的生命都带着鲜活独特的气息呈现给我们,而给人留下生命如此重要,人性毕竟美好的感受。
因为菊次郎的自我改变,他终于决定去看看自己的母亲,那个给他带来痛苦,让他成为现在这样的菊次郎的女人,镜头里的女人可并不是慈祥的老太太,而是依然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老年女人,这样的女人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她不是某某的老婆,或者某某的妈妈,她就是她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她自己,或者她做出的选择。菊次郎并没有选择同母亲相认,因为那样做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对母亲那样的人来说,她未必喜欢这个儿子突兀地跑过来打扰自己。菊次郎在看完母亲以后,坐在外面良久不动,他是在沉思自己和母亲的不幸,抑或是咀嚼自己的痛苦,无论如何,菊次郎都给了自己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再度被撕裂的伤口,那是正男带来的改变,对菊次郎来说,这么做还真是不容易。

前文提到过,电影通片是以孩子的视角将故事进行了分割,而且正男的梦境贯穿全片,从前面差点受到变态老头的猥亵那一幕中,正男做了可怕的梦,他梦到老头围绕着自己的母亲跳着可怕的舞蹈,而母亲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我,一言不发,在正男的潜意识中,面对那些可怕的人或事,母亲反而成了他最想保护的人,而到了影片尾声,正男睡在了流浪作家的帐篷里,梦到的却是他们几个不停地做游戏的欢快场景,如果说梦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人的心理的话,那正男应该是从心理上放下了母亲,而让那几个孩子一般的,给自己带来奇趣的大人住进了自己的内心。
最后,正男在桥头问菊次郎的名字的时候,菊次郎的话语依然不客气。
“菊次郎!妈的,滚吧!”
的确,这样的回答很菊次郎,他还是那个任性胡闹的大叔,不过随即菊次郎的脸上充满了明亮的笑容,似乎在说,小子,谢谢你的陪伴。
正男依旧跑过了那座大桥,不过心里的疑问已经有了答案,出走的寻找也已经有了明确的结果,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这个夏天的确充满了夏天才有的奇趣独特,应该叫菊次郎大叔的夏天更合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