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守护城墙的老爷子
当你点开标题的时候,也许想到的是为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号的梁思成先生;或者是守护苏州城墙、刀下救平遥的阮仪三教授。
而我要说的,却是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一位——柳肃。
我也是在慕课平台上学习柳教授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才认识他的。柳肃是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好像退休了),在学界颇有名气,学生们常称他为柳爷。网友们对这门课程的评分达到了4.9分(满分5.0分)。据说果壳网还调查过,在全球5000多门慕课中,这门课程排名全球第三。
(备注:慕课是英文缩写MOOC的音译,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意思,App市场就有应用可以下载。)

老师的确讲的很好,语气平实而温和,是我心目中儒雅教授的样子;课程设置脉络清晰,内容很适合没有基础知识的网友。听过一些别的课程,很多老师都是对着屏幕念稿子,而柳教授却可以侃侃而谈,没有废话,淡淡如水却很有趣。而且柳教授大概是老花眼了,每次要看电脑的时候,就把眼镜戴上,看完之后再拿下来,挂在脖子里,常常重复着戴上、放下、戴上、放下的动作,莫名可爱。

在“城防建筑”一课中,老爷子讲到了长沙宋元明城墙遗址。柳教授介绍,这段城墙非常珍贵,在遗址上可以清晰地看出宋元明三个朝代城墙的不同做法,这样的城墙遗址极为少见;这段城墙又与宋元时期长沙人民抵抗金兵和元军的历史紧密相连在一起,有着非凡的历史价值;而且它又有着地理标志价值,城墙原本在湘江边上,而如今两者相距一百五十米远,由此可知,在过去的八百年中,河道和地层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柳教授却说,这样珍贵的遗迹大家再也看不到了,因为这里被做成了房地产。语气平淡却又透着遗憾。

柳教授的介绍引起了我的好奇,一番搜索后发现,这家房地产商就是万达,而当年呼吁保住城墙的,就是这位柳教授。
我们把时钟拨回到2011年11月。在长沙万达公馆项目的施工现场,这段长达120米的古城墙遗址意外地重见天日。2012年1月10日,柳教授第一次见到挖掘出来的古城墙。八百年前的遗迹让柳教授非常震撼,回去之后,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直想着这段古城墙。
柳教授和许多专家一起主张原地遗址保护。柳教授在课堂上也说,如果搬到其他地方去,那会误导我们的后代,不知道原址在哪里;如果搬到博物馆,就只是一堆砖头;如果重建,那会变成假古董,只是用来吸引游客的东西。
但是,政府和万达想得一样——移迁重建。
柳教授分别给市长和王健林写了信,市长不方便回信,而万达只说我们听政府的。
听政府的结果,便是政府支持了万达。2012年2月9日的深夜,一位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打电话给柳教授,告诉他已经“决定了”。
电话这头,柳教授哽咽了。专家们注重文物的科学、历史价值,而开发商更看重经济利益。小心翼翼挖掘文物的洛阳铲,抵不过大拆大建的推土机。
那天晚上,不喜欢网络社交的柳教授忍不住发送了一条微博,微博账号还是不久前学生强烈要求帮他注册的。
我已得到比较可靠的消息,那段城墙看来是保不住了……那不仅是假古董,更严重的是误导观众误导后人……

这条微博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不少媒体找柳教授采访,主持人汪涵还为柳教授牵线,与政府官员面对面讨论。那天,对面坐着七八位官员,这一边,只有柳教授和两位网友。
讨论并没有结果。柳教授又找了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召开了专家论证会,专家们都一致支持柳教授,至此长沙市政府和万达才有了些松动。
最后双方各让一步,保留20米原址,其余外迁。
至于为什么是20米,官方表示,一方面是考虑到地质状况、文物保护等因素;而另一方面,毕竟兼顾了开发商修改建筑方案的可行性。
这样的结果,是柳教授方案里的最下策,但是终究保留了历史信息最丰富的20米,算是“惨胜”。
可是实在难说这是不是一次胜利。不知为何,那段得以“原址保护”的古城墙,那段有着宋代的砖、元代的石头和明代的麻石条的古城墙,最后还是变成了一堆土。
如今,万达广场在湘江东岸,湖南大学就在西岸,相距不过数百米。可是对岸却成了柳教授的伤心地,如同当年的项羽一般,“不愿过江东”。
拆掉真古董,重建假古董的事情,其实仍旧在不同地方上演。柳教授不怪万达,我们也不能单单指责是万达的错,这里有着太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柳教授谈过产权关系的问题,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当前社会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所以当柳教授在慕课里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语气是淡定而平静的。因为,面对漫漫长路,“长太息以掩涕”没有用处,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实际行动。
柳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我希望学生们能去做官,做大官,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我们的民族文化。有点话糙理不糙。
一起去改变。

参考文献:
[1]李少威. “大先生”柳肃[J]. 共产党员(河北), 2016(2):42-42.
[2]李若楠. 对长沙古城墙保护的思考[J]. 中外建筑, 2015(4):84-89.
[3]余立澜. 柳肃:古建筑不应成社会发展牺牲品[J]. 检察风云, 2017(13):4-5.
[4]潇湘晨报. 千年记忆,这20米的幸存[EB/OL]. [2012-2-28]. http://epaper.xxcb.cn/xxcba/html/2012-02/28/content_2580625.htm.
[5]余七泽. 柳肃:一位坚持师者风骨的大先生[EB/OL]. [2016-11-24]. https://www.jianshu.com/p/b79417dc8bc4?open_source=weibo_search.
-
舒展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1-20 00: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