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的猜想
从《一千零一夜》开始到《圆桌派》到《八分》再到《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梁文道先生的节目真是一档启发性的节目。通过节目我的确注意到了一些以往不曾留意到的角度,从而唤醒了某些意识,增强感官让我的体验更丰富,更有趣,但有时也更痛苦。有趣的是总能在节目留言区遇到同类型的人,才觉得自己原来不是异类。痛苦的是有的时候太清醒,想得太明白,就会觉得人生无意义。不过还是觉得遇到这一切是幸运的,因为知识是点亮生命的灵光。
我在收费类节目上很少花钱,因为真是对有的付费类节目很排斥,说白了就是另一种成功学。总觉得这个社会已经因为利益最大化而丢失了太多东西了,比如抗生素的滥用、环境的破坏、生态的破坏、动物权益的剥削、战争……等等。但我却在《看理想》APP上的《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上花了钱。
吸引我订阅的原因:
1、这档节目是由梁文道先生和葛兆光先生共同策划的;
2、这档节目云集了十几位中国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撰稿;
3、每一期节目深入浅出,以故事为原点跨过各种边界,以另一种视角再现人类文明的发展;
4、这是最为吸引我的一点,节目的背景音乐仍然是张亚东监制。这次不同于《一千零一夜》和《八分》的背景音乐,音乐配上内容有种悠远而宏大的感觉。音乐伴随着主讲人的娓娓道来,那些用声音讲出来的文字在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宏大的画卷。
现在这档节目已经推出了两个单元,分别是“人类起源”和“青铜器传播”。在人类的起源中提到1987年两个美国古人类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所有的人类都来自一位共同的女性祖先,就是“非洲老祖母”,按中国人的叫法应该叫“非洲老外婆”。是因为只能从母系遗传下来的线粒体DNA追溯到了这位大约生活在14万年前的“非洲老外婆”身上,这是共同的女性祖先。学术上有给这位“非洲老外婆”取了一个浪漫的名字叫“线粒体夏娃”。
我想到了中国神话故事里创造人类的女娲。我们的人类起源说里也是由一位女性开始的,而女娲造人的传说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现在也是众说纷纭。在上古母系氏族时期,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大家认为女性的人类起源是有根据的,而关于女娲的形象是人身蛇尾,这个应该是出于后来人们对于生育的崇拜而艺术加工的,但有可能我们的女性祖先曾经真不是现在的人类的形象。关于上面的提到的“线粒体夏娃”是共同女性的祖先,那关于男性的祖先也从男性中遗传的Y染色体追溯到了男性的共同祖先“Y染色体亚当”,但这个“Y染色体亚当”和“线粒体夏娃”之间相差了好几万岁。有可能和“线粒体夏娃”同时期也是有“Y染色体亚当”的,只是当时由于是女性以采集为生,生活较为稳定,所以尸骨遗骸通常在洞穴里得以保存,而男性以狩猎为生,生活较为动荡,因此很难留下完整的遗骸,所以也就很难在同时期发现男性的化石。
或许在很早很早以前,地球还没有陆地的时候,初生的地球还只有海洋和火山,一切都还不稳定,那个时候就连月亮也没有,一个偶然的时机,一个不知名的飞行物撞上了地球,电光火石之间,原属于地球的一块被撞飞出去,这个就成了后来的月亮。那个飞行物上原本是有生物的,不知什么的原因在仓惶逃离中撞上了还是幼儿时期的地球,飞行物连同上面生物也化为灰烬落进水中,那些生物的余烬溶在水里,过了若干年后在月亮和太阳巧合的磁场能力作用下那些溶解在水里的余烬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微生物,然后变成无脊椎动物,再变为有脊椎动物生活在水里,随着时间的前行海平面慢慢下降,露出了陆地,于是进化成两栖爬行类,往陆地上发展,然后又进化为哺乳动物,其中一部分哺乳动物由于对于陆地生活的不适应,选择了回到海里,变成了后来的鲸鱼和海豚。留在陆地上的则继续演变,陆地上的其中一部分慢慢进化成了最早期的人类祖先的样子,另一部分则进化为了其他物种。那个时期的物种基因因为周围环境的不稳定,所以也不稳定,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因此碰到合适的时机就疯狂进化。人类的祖先基因应该是众多生物中最为敏感的,进化也最为快捷,陆续地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形成了语言系统,不断地学习使大脑得以进化,获得更多生活资料,最终变为了“非洲老外婆”,然后随着族群的壮大,不得不往迁徙,形成部族。
那人类是怎样被启示开始直立行走呢,又是怎样开始学习知识,从而学会用工具、火……等等的呢。刘慈欣的《三体》里说到技术爆炸,那会不会在人类发展进程里也有过技术爆炸呢。那这技术爆炸应该是阶段性的,当每一次的技术爆炸的作用殆尽时,人类发展就会变缓,或者停滞不前,然后又会有新一轮的技术爆炸。那这样的技术爆炸又是什么促使的呢?开一个脑洞,说不定那个热情投入地球怀里的飞行物,只是某一种高维度生物的一场实验课,而人类是这场实验课里较为值得观察的物种中其中一类,这类实验物种从众多基因中脱颖而出,对周围环境反应敏感,又适应力极强,能迅速通过进化来升级自己。所以在众多值得观察的实验物种中,他们选择了人类进行深入观察,他们在人类的每一个阶段给予知识和技术指导,让人类文明产生并发展。人类不负众望地进化演变为越来越复杂的生物,不仅身体结构上进化得更完美,还有了丰富的情感世界。
回到人类自身的角度,无论是哪种产生原因了人类,既然存在了即是有理的。无论哪一个种族对于人类起源的描绘都是对于“非洲老外婆”的另一番解读,无论哪一种解读都更准确都说明人类都曾经来自同一个基因,同一个种族。而现在的第二单元“青铜器传播”,虽然青铜器是物器,但如老师讲的物器和人类文明是相互塑造的,而技术的发展是各部族之间融会贯通的结果。
两个单元节目听完,让我不禁想起约翰列侬的那首《Imagine》,节目浅显易懂的讲解方式下实则蕴含了一些更为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