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观音:她们的心上生了一个洞
20190620-22,大雨倾城。
23/26℃,蜜桃
坐标:城北阁楼
「1」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棠家的三个女人,每个人都有一台戏。
她们的心上都生了一个洞,为了填上自己的洞,各自自导自演了一台戏。
却只有一个人填上了。

「2」
嗯,我看了两遍,如果不算中途倒回去的部分。
周日第一遍结束的时候,我不知道该写什么,因为没看懂。真的,从影片简介那,我没能攫取到更多可以想象画面的情节。
周一晚上第二遍结束时,比之周日的结束,还多了一份犹豫——该不该写。
老实说,虽然豆瓣评分高达8.3分,影片中从虽年过半百、但风韵犹存的惠英红老师到二八少女文淇,演技真的是炸裂。但是……对于未成年人,我还是不太安利这部电影——「血观音」。整体基调太过阴暗。
「3」
观音,在佛教里是慈悲和智慧的化身。而在这里,却像吸魂散魄的催命讨债二人组——黑白无常。
从作为送给院长夫人的礼物,在凉亭露相之初,因为断手被嫌弃到“贱卖”给营建署的小清流、再到转送警察局。本是不问世俗、应当被供奉的神明,前后作为贿赂的形象,到小清流丧命染上人血,让人避之不及。
「血观音」这个名字,真的是当之无愧。
「4」
棠家三口人——棠夫人、棠宁、棠真。对外以母女三人的形象示人,实际上外人都知晓她们不只是三口人,而是三代人。棠宁寻药无果,摔倒、躺在地上痛诉棠夫人“把女儿变成妹妹”的时候,我才了然,此前棠宁无视棠真对自己的视而不见、鄙视以及厌恶,小心翼翼地对棠真的示好。
甚至即便是现在,我也不知道,棠夫人究竟是怀抱着什么样的诉求,来策划、导演出这么一场戏。
为了家人血脉?将血脉当作棋子使的时候,我可没有看到她有过半秒的犹豫或愧疚。
为了金钱、名利、权势?也没看到她对这些表现得有多么热衷。
为了爱情——冯秘书?整部剧这个人也就2个镜头,其中一个还是以杂志封面的形式出现的。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为了将冯秘书推上院长的位置?
棠夫人向冯院长自白,
——心里面没有狠过一回,哪来的淡呢。
要我说,她狠过的次数,何止是一回。雕心雁爪到可以切割自己的血肉。
亲手培养出一只像自己一样,没有感情的怪物,最后,自食其果——躺在床上,全身插满软管,生不如死。
应了那句对联——善报恶报迟报早报终需有报。
棠佘月影心里的洞,我不知道是什么,填没填上我也不太确定,即便看了两遍。
「5」
片尾最大的受益人——冯院长揽着作画的棠家掌门人——佘月影的腰说,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突然觉得“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这句话,没有半点美感得像个嘲讽。
冯院长,不像一个院长,倒是一个靠女人上位的小白脸,而且,老实说,他脸一点也不小,更不白,真的。
一群男人之间的权势利益之争,自己退居幕后,将一群女人推上前线战场撕杀,挺讽刺的。
「6」
虽然男性的镜头屈指可数,但是里面的每个女性,既非平庸之辈,也绝非善类。
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女权主义的故事,政商们的黑吃黑。
政坛、商场我不懂,目前也还站不上那么高的视角。只是一百多分钟里,我只是在想,一个母亲究竟得有多心狠手辣,才能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地这样对待自己的亲骨肉。

女儿棠宁,本应该是公主命,怎么说至少也可以活得像个名媛,结果却是活生生地圈养成了一朵交际花,游走在形形色色的男人中间为自己牵线搭桥、解决麻烦。不惜撺掇、暗示女儿用身体去交换自己想要的东西。
即便棠宁需要用大量的安眠药和酒精助眠,吸食大烟、用情事来麻痹神经,甚至精神崩溃,俨然成了一张废牌,继承不了自己的衣钵时。也没有放弃商人对自己手中筹码的价值的嗅觉,对她来说,废牌也有废牌的打法,比如替罪羊,再比如用身体套点消息、放点消息。

面对女儿的反抗逃离,放出狠话“就算你出得了海,那你上得了岸吗?”,最后选择将女儿先火葬再海葬。
对女儿棠宁,先“身”败名裂,再身首异处,最后尸骨无存,毁得彻彻底底。
有人说,棠夫人对棠宁有自己的打算——等棠宁为自己进趟监狱,自己动动人脉,即便需要蹲几年,花花钱,总是能将她捞出来,到时候,该吃的吃,该喝的喝,日子照样过就好了。
如果是这样,我想不通为什么如果棠宁要走,就一定得让她死掉。
老实说真没有感受到棠夫人对棠宁有多深厚的感情,母女关系,更多只是一种表象,女儿之于母亲,反倒更像商场上用来谈判的棋子,连秘书、助理都算不上。
在菜市场偷听到只言片语,便可以毫不犹豫地确定自己被母亲作了“人头”。
究竟对方让自己有多绝望才能单凭他人的三言两语就能这么笃定那个替罪羊是自己,甚至都不用对质。
从前是身体,现在是名声,今后可能的牢狱,这样都不心如死灰地逃离,那我真得对棠宁的心理素质行三拜九叩之礼了。
就算是敬孝,也不该是这样的敬法。

在佛前为女儿念「往生咒」,眼泪划过脸颊时,我也只觉得讽刺、虚伪。但是转念想想,死亡,对棠宁来说,也许是最好的归宿。
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娘不爱,儿不亲,人生被母亲糟蹋作贱成只剩一副残败的躯壳。活着,真的没什么意思儿。
棠夫人有句话说得对,
——就算你出得了海,你上得了岸吗。
棠宁上不了岸,从她成为母亲手里的一张牌起,她就注定上不了岸了。
棠宁心里的洞,是自由。海上火光烛天的刹那,我想她得到了。
「7」
孙女棠真,本该是和同龄人疯闹、该上学的、可以窝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单纯无邪的年纪,结果长成了把控微笑的老成模样。
从小耳濡目染地练习迎来送往,察言观色地端茶倒水。完美地承接了棠夫人对继承人的所有期待——乖巧、懂事,还有心狠手辣。
淡定地看着亲生母亲与旁人的身体赤裸着纠缠在一起。

为客人泡茶,与客人的女儿林翩翩交好。为玩伴儿在棚里会着小男友小马、调着情打掩护,自己在棚外插着耳机一边偷听一边小声自言自语“寂し(寂寞)”、“私は寂しい(我好寂寞)”。
眼睁睁看着唯一的玩伴的心电图变成一条直线后,才故作慌张地跑出病房呼救。撞见在门口目睹了这全部过程的棠夫人,毫无交流,短暂的对视,错身而过去求救,棠夫人上扬的嘴角,赞许的微笑,都确定了棠真是继承人的不二人选,尽管本身没有选择了。
没得到过什么感情和陪伴。所以,即便知晓林翩翩对自己并非真心实意,对方把自己当作一个笑话,也还是会靠近。原以为林翩翩与小马是对苦命鸳鸯,原以为自己喜欢小马,原以为这个世界还有关于爱的东西,直到尾随小马上了列车……
小马的痛诉及暴行,真相被撕裂开来的同时,掐灭了棠真世界里的最后光。跌跌撞撞地从地上爬起,万念俱灰地冲向列车尾门跳车……若干年后踩着青花瓷的义肢在医院走廊当着棠夫人的主治医生的面,撕掉<放弃治弃同意书>,坐在棠夫人的病床边,握着如枯树皮的手,面无表情地说,
——你一定要长命百岁,万年富贵。
棠真心里的洞,是爱。只是在跳下列车的那一刻,彻底放弃了。
「8」
当然,除却阴郁的情节,还是有其它可圈可点的地方。
其一,弹唱说书式的开幕。用两个盲人以弹唱说书的方式开幕,算一特色吧。(也许是电影圈一种惯用手法,看的电影不多,目前只看到这一部是这样的安排)。说书的场合里的文字内容——对联,与故事十分应景。

其二,人物画面感特别真实。完全不像现在许多热播影视剧,无论男女主角经历了多么糟糕的事情,脸蛋儿永远是嫩得可以掐出水来,白得跟原味儿纯牛奶似的,妆容精致得无可挑剔,发型也是说不出的凌乱美。
这是近年来很少看国产剧原因之一,真不是崇洋媚外。除去合理的情节走线,代入感与影片的传达的真实感是成正比。所以常常看几分钟宣传片后便很快决定弃剧。即便是自己喜欢的故事改编翻拍,为了保留心中对原著的那点“初恋”的小美好,大义凛然地弃剧以表忠心!
(被翻拍剧伤害到,绝对不是我一个人)
老饭用餐的时候爱用手机观影,我在一旁偶尔瞥两眼,每一次都怀疑视频播放器是不是偷练了美颜的武功秘笈,自带的那种。
嗯,我知道这些描述,可以用更专业的词汇,奈何读书少,平时爱看娃娃书,不太了解影视行业里的晦涩的行话,只能用粗浅直白的表述描绘了。
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影评,我也自诩不了影评人,单纯地聊聊心得体会。
其三,细节紧凑。整部剧细节方面做得非常用心,稍微走点神,后续的走线可能就跟不上。(我当然不会承认就是因为犯困走神才看了第二遍!多没面子!!)
细思极恐——第二遍结束时,脑袋里冒出的四个字儿。
从断手菩萨、棠宁情夫的纹身特写,还有塞了红包的染成红色的两尾鱼。
上一秒收到嘴巴塞满子弹的鱼头,下一秒转手就将其烹饪配了餐桌上火锅。
KTV里议长助理嚣张跋扈地唱“赚钱就自己花,挡路就抓去埋,顶嘴就跟你说拜拜”。棠夫人气定神闲地用“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接唱,无不暗示着棠家掌门人对挑衅有恃无恐的态度。

「9」
我不太推荐未成年人观看这个,无关开幕时的三人的一场情事。因为,看完了真的开心不起来,甚至还可能会做噩梦。
即便是周日晚上迷迷糊糊地看至快结束时,才大致理清楚其中的人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却还是不太明白,影片想传达什么信息,政商之间的尔虞我诈?没有看懂,这样一无所获的认知,让人有些挫败。但这并不妨碍我在当天晚上的梦里听见有人对我说,“真真,对不起。”
像我在前面说的,看完第一遍时,我没打算写什么,因为不知道要写什么。然后第二便在“真真,对不起”的声音里一身冷汗地惊醒。
想了想,还是再看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