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后懂得了哪些道理
查看话题 >慢慢成长,给自己的激励
【1】工作上的成长不是三下五除二能够获得的东西。
一直以来都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人,对任何新鲜事物、不擅长事物,只要下定决定要掌握,那么必将在短时间内快熟上手。也因此有相应的毛病,而且深沉——来得快去得快,精耕细作的耐心缺乏;一项技能认真了却没能即刻掌握,继续研究的耐心缺乏。
工作第三年,再过几天就要说工作第四年的这段时间,才开始意识到自己这种毛病。观察到身边的人很有组织能力、很能识人用人,而自己极度缺乏,非常的心慌。开始检索如何通过学习、阅读、观看快速提高这种能力的方法,也请教了婆婆和父亲。婆婆告诉我,这是一种天赋,她也说不清。父亲告诉我,我需要耐心,不仅是对别人的耐心,同样也是对自己的耐心,因为提高这种能力需要大量实践和时间。
是呀,人生旅途充满了无数的选择。早餐吃豆浆油条,还是面包牛奶;出门坐地铁,还是呼叫专车;喜欢一个人一辈子,还是朝三暮四。总以为选择权在自己的手上,只要努力,只要做出了决定,我就能够实现自己想要的一切。逐渐地,我失去了对自己的耐心,容忍自己成长也需要时间的耐心,也遗忘了意见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择权并非永远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甚至可以说,选择权从来都没有在自己的手上。我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跳出自我的世界,还需要努力成为他人世界中能够被选择的对象。这些都需要耐心,需要耐心地观察对方的需求,需要耐心地培养自身的能力,需要耐心地等候合适的时机。
不要因为工作,影响生活。
【2】任何工作都分为“改革创新”和“维持现状”。
没有人喜欢只从事“维持现状”的工作,就像没有人能够只做“改革创新”的工作一样。高屋建瓴永远需要巩固基础。未来怎么走,怎么改革,怎么创新,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构思,而需要现实情况,给予现状进行调整。更多的人都会偏好从事“改革创新”,因为让人有“活着”的感觉,有“介入历史”的感觉。
当初部长刚来找每个人谈话,我就表达过这种内心疑惑,总是平衡不了“改革创新”和“维持现状”。现在想来,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作为一个连“维持现状”都有点困难的部门,如何去谈“改革创新”。比如这两天,毕业典礼的推送做得是让人头大,一篇新闻稿而已的文章,用了两天时间,最后的结果还是删掉。即使拍摄再多创意性内容,又如何呢?最基本的任务都没能完成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