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在重重限制中寻找最优解——工作亦如是
一、忙乱的这几天
本周收获新标签:见过凌晨四点北京的人。
上周末两天无休,连续加班两天后,周一晚上继续加班到10点,周二晚上迎来高潮,通宵一晚——初夏凌晨四点的北京,天空的深蓝色渐已褪去,空气凉爽清澈。只是我的头脑已不清醒,站在窗边小站一会儿,就倒在了沙发上……短暂休息一个小时后,又开始了繁忙的一天。终于在周三晚上结束战斗,9点到家,头沾枕头就睡着了。
工作四年有余,闲多忙少,通宵加班,这是第一回。周一晚上回家时,想想周三要汇报的工作内容,心里早就做好了周二通宵的准备。周二晚8点吃完晚饭,回办公室路上,老板拐弯儿进了便利店,提个大袋子出来:咖啡、功能饮料——信号明确。到十点,看看进度,恨不得把这一晚上掰成两晚用,所有要验收的资料80%还未结尾:ppt还要再过一遍,所有技术文档名称错误,要全部重改;中期检查报告还要最后再检查一遍……
尽全力保持清醒。封闭会议室没有窗户,敞开大门,打开风扇,空气流动把室外清凉夜晚的空气吹进来。喝水,喝饮料,洗脸,站起来走走。最管用的,还是剩余的工作,放在案头,看一眼,就能打一针鸡血。
所以,我不困,只是头脑里的齿轮转不由自主速越来越慢,发条也已近松懈,以上全部不起作用时,就靠同事推我再向前进一步:佳佳,这个错别字修改一下;修改好的技术文档列目录了吗;没有修改好的还差几份……这就样,到早上5点时,终于,放下已整理好的技术文档,放下修改了两遍的ppt,窝在沙发里,肚子上盖着坐垫,睡着了。
隐约听到同事叫我:佳佳,起来了,去打印资料。起身,看表,真好,睡了一个多小时。和同事重新扫一遍所有资料,ppt和所有电子版资料整理好装进电脑,抱起已打印好一份的资料到打印店时,已是9点半了。郑重嘱咐打印店老板,所有资料一定要在12点时复印、装订好。
抱着电脑,开车,到会场,连接投影仪,最后一遍检查ppt,整理好凌乱的电脑桌面,时间就已悄悄划到了12点。
各个评审专家陆续出发赶过来了,ppt翻到第一页:热烈欢迎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指导!接专家,倒茶水……一路脚打后脑勺,终于到了1点。
我们如此辛苦,会议一定会进展顺利吗?并不,上帝从未如此许诺。
像初次登场的杂技演员,小球不停轮转,观众刚要喝彩,小球就掉了一颗。之后又是接二连三地掉落……
打印店直到1点半才把所有资料拿过来;演示样机时,设备少连一根线;技术资料也漏洞百出……专家质询,又是接连的狂轰滥炸。
好在有惊无险,最终成功着陆,项目中期验收通过。
也算达到预期目标。
二、在限制里寻找最优解
不满意吗?其实还算满意,诸多限制条件下,中期能通过,已是最好的结果。
满意吗?当然不满意,复盘整个过程,即使在重重限制下,本来能做得更好的地方仍有很多。
我们的确有很多限制。
1、时间短。接到中期验收通知时,距离验收时间就还只有一个星期,要在这极端有限的时间里,准备好所有的技术、账务资料,做好ppt,准备现场样机演示,任务艰巨。
2、除了我们公司外,还要联络另外两家合作单位,敦促、检查他们完成资料准备工作,不可控因素很多。
3、负责整个项目答辩事宜的同事和我,也都欠缺经验。
4、供我们调配的人手也严重不足。
但转念想来,生活、工作中,没有限制,时间充足,经验丰富,人手充分的事儿总是少之又少。况且那真是理想状态吗?所谓的职场天花板、板场瓶颈,舒适区,不是同样无聊?
想来,唯一的解决之道,无聊里找找不痛快;真到压力山大时,又要能外紧内松,化险为夷。
那么,如何在压力山大,条件限制下,得到最优解,甚至化限制于无形,干得漂亮,才见真功力。
这么看,每次的挑战都是一次照镜子的机会,能发现自己做得还不好的地方,也是一次修炼提高的机会,重新锻炼做事手法,以至如火纯青。
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提高。
1、二八原则用好了吗?找到最重要的了吗?专家们最重视什么,他们根据什么来为项目进展评分?如果要通过验收,我们确定能得分的是哪些,欠缺的是哪些?当天整个的流程是什么?ppt演示、样机演示环节把握住了吗?其他两家合作单位是否准备充分没有问题?
我们的办事流程里没有这个环节。接到验收通知,就开始按照验收资料要求准备。而没有整体把握整个验收过程,以至于浪费过多精力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比如,花费几天时间准备某个技术文档,验收时一带而过,事倍功半。
做事儿忌讳只知埋头苦干。不了解任务的本质,不了解考核标准,只从“我以为”出发,是没头脑,极端懒惰的表现。多提问,多沟通,多思考,永拒绝所答非所问。
2、工作流程确定了吗?工作流程能覆盖所有的检查项目吗?
这次真有,按会议流程,技术,财条三条线列了清单,宁可重而不可漏。可落到实处时,就打了折扣。
我一手拿着资料清单,一手拿着成堆的资料。逐项检查清单内容:“这项好像准备差不多了,可以过”,“这项貌似还没有,要赶紧准备”。真正要下手准备时,“这个数据还没有提供,需要找账务,需要把合作单位”“这部分的内容,需要之前那份报告完成后才能填写”……在各个问题间打转,东边抛来问题给西边,西边再抛回去。问题左右打转,就是没解决。
一来太浮躁,不能静下心来,按清单一项项检查,一项项解决;二来太浮躁,真下手准备,求快,貌似想要归笼问题,实质不过是又跳了过去。时间都用在了踱步上。
人有双脚,能走不能飞,浮躁无异揠苗助长,越浮躁越低效。找到工作流程,就坚定按照它走,情况有变,可做调整,但没必要东张西望,三心二意。
3、充分利用资源了吗?向其他同事求助了吗?向外部资源求助了吗?能花钱解决的事儿花钱解决了吗?
事必躬亲,不怕累,只怕误了事儿,更怕又累又误事儿,只有苦劳没有功劳。领导派任务给我,不是闭卷考试。派任务,表示这事儿需要我向他汇报,我为结果负责,至于如何完成的,只要合理合法,一切皆可拿来使用。尤其是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一定要充分利用身边资源。
与公司其他小伙伴保持良好关系,平时帮助别人,紧急时刻,大家也愿意帮你;身边资源不够,超出能力边界时,要及时向领导请示,自己有问题不好定夺的,也要及时和领导商量。他也是我的资源。我提不提出请求责任在我,因为我没有及时汇报,导致项目受影响,就该挨批;而自己搞不定,提出了请求,别人帮不帮,领导给不给资源,给不出放权,那是别人的事儿,但我已尽力而为。
4、永远和战友并肩战斗。一起工作小伙伴要永远站在一起,要感谢大家的付出和努力。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多多鼓励,多多支持,他们的优点也会越来越多,彼此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大家都开开心心。大家都不容易,多怀感恩之心。
5、脑子不转时,请适当休息。不是所有睁眼的时刻都叫醒着,疲劳时,效率下降,如果只是重复简单的工作,可能问题不大,但要思考问题,需要有清晰思路时,疲劳绝 对得不偿失。此时放下工作休息一小会儿,是对工作最好的交待。有时要对抗这种无谓的惯性和勤奋。要能随时拿起放下,依自然规律而行。
于工作中修炼,慢是最快的路。原下次修炼机会到来时,能有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