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如玛瑙的玫瑰果
《说文》中有:“玫,石之美者,瑰,珠圆好者”的描述,可见玫瑰一词是指代美玉。在古代玉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玉玺是权利的象征;玉琮,玉璧用于祭祀,是人们与上天沟通的媒介。玉文化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凡是和玉有关的词汇都是美好的,比如形容美人为玉人,形容女子形态美称为亭亭玉立,对于男士则是玉树临风,用玉比附君子的品格等等。 我们知道,植物的名字大多都是以草头或木字做结构的字词组成的,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乔木:杏、李、桃、樱、梅;柳、榆、松、柏、杉等均带有木字旁,又比如蔬菜:韭、蒜、葱、芹,多用草头成字。名字反映了它们的植物属性。可是古人为什么要用一种美玉——玫瑰给一种花命名呢?可当我在植物园内,寻寻觅觅找到隐藏在玫瑰叶下的玫瑰果时,似乎有了答案。 踏过木桥,我来到辰山植物园的月季园内,月季、玫瑰、蔷薇,它们四、五月份的繁花期已经过去。放眼望去,月季植株上,依然有花朵在顽强绽放,努力维持着最后的繁华。走近后发现,枝头挂了很多凋零的花,似乎不愿意离开,只能劳烦园艺工人,把它们一一剪去,把能量留给枝条发出新枝,为新枝下次发出花苞提供了保证。 凭着上次参观的记忆,我直奔园内几株玫瑰花旁,想一睹玫瑰果的风采。可转了一圈,竟然没有找到。于是又绕着每棵玫瑰花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这棵没结果,于是继续找另外几棵,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靠近湖边的一株上,在绿叶中隐隐有红色映出,弯腰蹲下,小心扒开浓密的玫瑰叶,啊,果然有一枚红红的玫瑰果,羞答答地藏在绿叶中,有二、三厘米左右大小,扁圆形,头部有宿存的萼片,弯弯地,果底部有二厘米长的果柄,连接在叶腋处,果柄末端紧挨密集的枝刺,似乎在警告,不要碰我。看它们隐藏得这么深,只能弯腰绕着这颗继续寻找,果然还有好几颗,都深藏不露。这些红红的果实,像极了红色的玛瑙珠子,我想这也许就是古人用玫瑰这个美玉给它命名的原因所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