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远见的父母都这样做!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与上一代父母相比,我们这一代明显更注重陪伴的质量,与孩子的关系也更亲密,往往会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但是,斯坦福大学教务长朱莉发现,当我们过度介入孩子的生活、包办孩子的一切时,其实也会影响到孩子独立面对未来的勇气和力量。

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经济学家已经发现,批判性思维、想象力和创新力,以及综合体适能,已经取代传统的阅读、写作和算术,成为最顶级的核心技能。

我们要如何培养孩子,才能让孩子有独立面对未来的勇气和力量呢?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不是为了挑错、找茬,而是帮助孩子独立思考。因为,只有当孩子有能力去反驳一个观点时,他才能真正理解一个观点。
正如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所说,当我产生一种观点时,我要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能反驳自己的观点。美国比较心理学家理查德·赫恩斯坦,把400多名七年级学生分成两组,并为其中一组提供有关批判性思维的45分钟课程。

课程结束后,这组学生在语言理解、创新思维,甚至是智商和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都有明显提高。艾伦·佳林斯基在《孩子必备的七种生存技能》中说,孩子天生的好奇心,有助于为批判性思维奠定基础。
如何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提供更多游戏机会 在玩的同时,孩子会探索事物的因果关系。比如一遍遍把勺子扔到地上,观察玻璃球是不是同时滚下来,怎么放才能保持积木平衡……这些游戏实践经验,就成了孩子批判性思维的基础。 ~暂停并等待 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尝试完成一个任务,并观察不同行为带来的不同反应。当孩子进入思考状态时,我们可以默数60秒,期间不要打断或催促孩子,这会给孩子机会去反思自己的回应,而不是给出本能的第一反应。
~不要立即干预 比如看到孩子放错了积木,或者是系不好鞋带,不要立即伸手帮孩子,可以在心里默数60秒,甚至是120秒,观察孩子如何解决问题。 ~开放式提问 与其每次都主动把答案告诉孩子,不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提问,帮助孩子形成批判性思维,比如,“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这里发生了什么?” “你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等类似对话。 ~培养“假设”意识 试着问孩子这类问题:“如果我们这样做,你觉得会发生什么?”或者是:“来预测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想象力和创造力
好奇心和想象力是驱动创新、解决问题的关键。哈佛大学的教育学家托尼·瓦格纳说:“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舍尔做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如果小朋友能等15分钟,就可以多吃一个棉花糖,如果不能等待,只能吃到一个棉花糖。实验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些有自控力的孩子,比最没有耐心的孩子,更能适应社会。
值得关注的是,那些成功的孩子,更多是利用了想象力游戏来克制自己:他们蒙住眼睛、唱歌,踢桌子、假装吃掉棉花糖、把棉花糖喂给假想朋友,还会唱“I’m waiting”的儿歌……
数据显示,一个四岁的孩子,平均一天会提出一百个问题。但当孩子满10岁以后,他开始减少提问,变得更关心正确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多花时间在户外 充满变化的大自然,对儿童发展有各种好处:哪怕是简单的用树叶做拼贴画、用树枝搭建城堡,或者是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都会给孩子提供机会去发现、创造和解决问题;启发孩子去思考、提问、假设和发展创造性思维。 ~鼓励孩子玩场景游戏 当孩子发动好奇心,创造出医院、动物园、农场、学校或商店等不同场景的假装游戏、并扮演医生、管理员、农场主、老师或店主等各种角色时,其实也在同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丰富的语言游戏 从押韵的儿歌童谣、猜谜,还有“我是小间谍”,和“西蒙说”等各种经典语言游戏,可以充分激发孩子的创新性思维。 ~鼓励孩子参与艺术活动 艺术活动很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不管是绘画、雕塑、黏土等活动,都让孩子通过动手动脑的环节,充分表现自己的想法。

~鼓励孩子千奇百怪的想法 幼儿期是孩子发展想象力的黄金期,如果孩子放学后回家对你说:“今天我们喝了紫色奶牛的牛奶”这类话,也不随便质疑或否定孩子的说法。
体适能综合锻炼
国内外学者通过横向调查和追踪调查取得的资料发现,经常参加体适能运动的儿童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增长幅度,一般高于不经常锻炼的儿童。
对数百家从事体操、游泳等业余运动2-5年与不从事体适能运动的同年龄儿童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各年龄组从事体适能运动的儿童比不从事体适能运动的对照组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年增长值高1倍以上。体适能运动对孩子都有哪些好处呢?

~锻炼能保持体重~ 事实证明,许多肥胖儿童在生活中明显缺乏锻炼。肥胖儿童更容易受到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威胁。

因此,平衡能量摄入和能量输出并保持适当体重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如果想要做到这两点,可以通过摄入能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平衡饮食,以及通过经常锻炼以消耗多余热量相结合来达到。
~使孩子更愉快、更兴奋~ 这是由于锻炼时体内能分泌能使人产生极为兴奋的感觉的化学物质。由于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发育比幼儿阶段更完善了,因此,选择的运动项目和范围也更为广泛。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产生不同的锻炼效果。

~能让孩子长高~ 运动能增强孩子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使孩子体格健壮。孩子能够长高,是由于全身骨骼的生长,尤其是长骨的生长,因为长骨两端的骺软骨部分是骨的生长点。由于体育运动,改善了血液循环,骨组织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同时,运动对骨骼起着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所以,能促使骨骼生长加速,使孩子身高随之有所增长。

~户外体适能预防疾病~ 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接受日光、空气和水的沐浴,能逐步经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刺激,皮肤和呼吸道的粘膜不断受到锻炼,增强了其耐受力,大脑皮层也对冷和热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当自然因素发生变化时,孩子就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反应,使身体跟外界环境保持平衡,这样就不容易感冒,也不容易中暑。而且由于在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能促进孩子大脑发育~ 各种运动的肢体动作都会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运动时心跳加快,血管适度收缩,血液循环加速,大脑的供血量就是大量增加,从而有利于大脑神经细胞的代谢。

另外一方面,营养对智能十分重要,而运动会有利于孩子对营养的摄取,并促进脑细胞的正常发育,对智力发展非常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