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之道 读书笔记(三)
先有用户画像、再去匹配内容,这是算法的根本。
算法分发的核心有三个:用户画像、文章画像、算法模型。用户画像:你是谁,喜欢什么?文章画像:这是一匹什么文章?什么题材?什么领域?是好是坏?算法模型:依据什么实现用户画像和文章画像之间的最佳匹配?算法的难度,是体察人性。
“格物穷理”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不过一旦想通了,你就能把握事物运行的规律。如果再做到“知行合一”,就会战无不胜。
公众号是否优质的六个维度定义:
一 原创度 要有自己提炼出来的观点,可以选择已知内容,也可以使用网络搜索得到的资料作为背景补充。
二 垂直度 千人千面,做到精准推荐
三 活跃度 账号每周、每月发文的数量和比例,发文质量。
四 关注度 自媒体订阅数,以及账号与用户之间互动的亲密关系。
五 知名度 江湖地位→名人,达人,普通人
六 内容质量
分享数取决于文章的质量,评论数取决于能不能调动社会情绪,收藏数取决于文章有没有价值,用户停留时长取决于文章质量。
公司不会因人设岗,特别是创业型公司。
在传媒圈内,一直存在着一条有趣的鄙视链。这条鄙视链历史悠久,并且不断更新。
过去,体制内的媒体瞧不起市场化的媒体,认为他们是散兵游勇;后来,市场化的媒体瞧不起互联网门户,认为他们只会耸人听闻;最后,许多传统媒体人瞧不起新媒体人,认为他们只是标题党,根本不懂内容。
在这条鄙视链的背后,其实是固化的思维,以及彼此对对方形态的陌生。而形态和结构,决定着内容的调性。
新媒体内容如何调动用户情绪?可通过三个步骤完成:开篇起势,中篇蓄势,结尾升华。
运营好一个政务号或者企业号并不简单。因为一贯的身份和地位,在很多环境下,他们难以放下架子……(在基础教育中,公立学校或者老师,是否也能够放下架子,去适应学生新的需求)
表达要从官话向人格化转型,塑造有用、有趣、有情、有颜值、有担当。
定位:我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表述:以小切口表述大主题,讲述干货,文章“故事化”、细节化;可多使用网络热词,如“洪荒之力”“友谊的小船”“吃瓜群众”等,拉进内容与听众的心理距离。
数据的三个评估维度:准不准,细不细,深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