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旅行目的地
查看话题 >6月在日本乡下过一周,“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
完整版发布于个人公号(tatabengda),👉 3年前的愿望终于实现了!2019年濑户内海艺术祭
TheTimeOfMyLifeDavidCook-TheTimeOfMyLife
👆中了超级乐队的毒
日本的乡下。会有一种感官上的混淆感。
明明海报上还是很绿油油的草地。我在濑户内海非艺术祭期间抵达,这个标志性景点的绿草坪,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若干工作人员在做重建草坪工作。我认真看了看这些人,至少有3成都是年轻人,看样子甚至比我还要小。 就是下面👇海报上的这块以及旁边的草坪。已经处于很糟糕的地面裸露,毫无绿化可言的程度。散散落落,错开艺术祭的游客踩过这片土地,飞奔着向红南瓜占据拍照📷打卡点。

我顺势瞎想了一下,在国内尤其上海很难看到年轻人从事这类忍受烈日下的工作,大多是50岁左右的大叔大妈带着白手套,帽子,脖子上挂着毛巾,在城市绿化旁或办公园区蹲着一点点工作,有些甚至只是暂时性的打零工。
虽然说是乡下,但随处可见的都是外国人,罗马尼亚背包客也好,韩国大妈团,穿着同款白色连衣裙背着编织包和草藤帽的一群小姐妹,以及拿着自拍杆,在镜头前拍摄vlog的人。这和去年在京都古色古香的小道上没看到一群穿着现代服装,跳着奇怪的舞蹈拍摄抖音的场景,感觉上一样的别扭和违和。

其实来到这里,我倒是产生了和东京完全不同的认知。身处东京时总会迷在银座和表参道的物欲中。身处此刻,会不自觉想象,淡季会怎么样。这些在博物馆工作的年轻人们,又会不会从事其他工作。毕竟,门票检验扫码的动作,不一定非得动用人力。而当游客散去,这些年轻人又都是怎样生活的呢。
毕竟作为一个游客,初次到来是尤其好奇的,对于美术馆的装置,即便只是观察建筑物里的水滴,以及偶遇原始岛民橘胖(并不胖),美术馆cafe里的招牌橄榄饭团,帆布袋,明信片,花种都会感到好奇和欢喜。但如果作为一个年轻的土著岛民,在这并不怎么便利的小岛,有着怎样的心态和日常呢。
电影《小森林》一直被大家所羡慕,“希望过上那样自给自足的神仙生活”,但背后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难以想象。没有外卖,八九点就没什么娱乐的生活这种每日场景,真的能接受吗?
👇这只耳朵受伤的橘喵🐱,去年来过艺术祭的前同事就拍过ta,希望ta一直健康,可以再肥懒些,继续岛内流浪者的日常,下次如果再来还能见面。

其实食物是很常见的,至少在上海满大街的咖啡馆里,谈不上味道绝佳。但谁会跑这么远专门探店,只为喝口咖啡呢?还是因为这片海景啊!尤其淡季,简直霸占整个餐厅🍴!
丰岛这处海景餐厅从外观看,简直像极了一个纯白色仓库,被一个极像贾曼的花园环绕,置身其中就已经获得沉迷的治愈感。餐厅菜单远没有酒单丰富,坐在椅子上,看看眼前的大海,吹着海风,好像刚才费力蹬车的泄气和疲劳全消失。





我和同伴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江户时代的住宅群中,极少能遇见本地岛民。偶尔见到一位在修葺房屋的老爷爷,我本觉得不太好意思,毕竟游客也是一种碍扰,在我没来得及打招呼之前,他率先朝我们点了点头。
不得不联想到另外一个乡下,越后地区,同样是以复兴地区为主要目标,打造艺术节来获取门票收入,振兴旅游经济。但很多返回越后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经历经济危机影响,无法在城市谋生而返乡或回归农村。
想想也是奇特,通常我们都提倡在风景宜人,物价亲切的海岛养老。但实际上来到了日本的乡下,其实很少发现日本老人是坐着藤椅晒太阳的,都是有着自己的生计。虽然新闻一直说着日本老龄化严重,很多人到老年时期为了生活不得不工作。但事实上,东京能看到开着好车或者脾气暴躁的很多都是老年人。
倒是在乡下经营饭车或者小饭店的老人群们不在少数。小饭里通常都是戴着头巾的老人,分别担当收银,厨师,卫生和服务员等要务,有些店甚至只收现金,无法刷卡,又或者是菜单全是日文。还有老人店主拿着笔和笔记本记账。
当然了,有些会配以手绘图案,点餐对于日语零级学者就容易多了。而且,毕竟是旅游圣地,语言不通,但点单买单的沟通通常不成问题。


通常各个小岛通往高松的码头,旁边都会有一些小商店。规模都不算大,售卖一些特产,比如橘子🍊(抱着好奇心试过了,非常酸),或者本地老人亲手缝制,海盐,橄榄油,甚至大米,海苔。
仔细想想,这些小商品其实也赚不了什么大钱。但那种亲手制作的作品,会打动我。甚至会脑补日本奶奶,坐在有风铃的走廊边,戴着眼镜盘腿而坐,认真仔细地穿针引线。是一种熟悉的画面,想起了以前我姥姥总是担心我从百货商场买来的大衣纽扣不够紧,无论如何也要再自己用针线加固一下。



日本乡下的几天,从高松往返各个小岛,一个浪漫的选项:就是能够乘坐客轮🛳️。尤其是去小豆岛的豪华客轮,上下两层,承载好几百人,甲板上也是享受正好的阳光(下午回程时),吹着海风,望着渐渐贴近的红色灯塔,精神随之放松,甚至缓缓地安然入梦。
凑巧的是,连续两天都在回程的客轮或者慢船上遇见来旅行的同一批日本中学生。叽叽喳喳聊天,永不疲倦的样子,语气夸张可爱,想起《濑户内海》里苏打和池松壮亮坐在台阶上没头没脑的对话。


语言是打开另外一个世界的钥匙,这会儿就深感必须得多掌握几门外语啊。拓宽世界的宽度。



真想每天坐在这种客轮通勤啊。望着这一片海的话,疲劳和心酸都会消失大半吧。这个时候,也特别想可以分享彼时无法言语的浪漫和舒展。


其实旅游,另外一层含义也是一种虚度时光。要说一场旅行改变了什么,也并没有吧。
路上的故事可能不如想象,到最后什么也没有发生。
当然了,希望很久过后,还能记住如海风轻拂过的这股温柔。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世鸣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3-28 11:47:39
-
豆友197340297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7-25 13:57:43
-
小团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6-26 18: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