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的另般模样之义猴传
义猴传,出自《虞初新志》。本人以为,该猴比起忠犬八公,有过之而无不及,故略翻译,稍加修改,与君共享。如与原文有出入,请君谅解。
吴越南坡,有一茅屋,住一七旬老翁与一猴。老翁与猴以在闹市中表演杂技维持生计。翁每得食,与猴共食,无论严寒暑雨,亦与猴俱。二者相依为命,如同父子,如此有十余年。
老翁身体日不如前,后又病倒,不能带猴入市表演。这猴也颇懂人意,每日便独自长跪于道旁乞食,每得食,必与老翁共享,二者相依,久不变。
老翁终不敌岁月,病死西去。该猴悲痛欲绝,如同人哭孝一般,继而上街跪于道旁,凄声俯首,乞讨钱币。不足一日,得钱数贯。猴子携钱至卖棺处,许久不曾离开。店主終而明白,售猴子一棺材。
随后,猴子见挑担者而拉其衣,担者故知,将棺运于南坡茅屋,将老翁葬之。
其后,猴子复跪于道旁以求食,以拜祭老翁。
拜祭老翁后,该猴便取漫山之枯柴,铺于墓侧。取昔日杂技道具置于枯柴之上,长啼数声。而后,引火,自赴烈焰中死。
时人莫不感叹猴之忠义,于老翁墓之旁,置义猴冢。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