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
从2001年第一次看《千与千寻》,期间不下十数次了。记得当时我用BT下载,历时七小时方才下载完毕,彼时下班回家,点开影片。被奇幻瑰丽的场景所震撼,日本的鬼怪、神灵长相诡异,贪图享乐,纵情美食,十分人化。犹记千寻在经历劳累的一天后,嚼着豆包,趴在栏杆上吹着清凉的海风,默默注视着一望无际的夜幕下那趟孤独行驶而过的海上列车,画面令我触动。
终于能够在中国影院上映了。
在我的认知里,这就是一部关于友谊和勇气的故事。我帮助你记住名字,你帮助我找回名字,共同挣脱妖怪神灵界的结界和束缚,回到原来的家园和世界。因为,名字就是自我存在的象征。 白龙对千寻说“记住,你叫荻野千寻。”千寻最后回忆起白龙的名字,在他耳边轻轻念出“我想起来了,你的名字叫赈早见琥珀主......” 好了!都唤醒了记忆,找回了自我。连寂寞游神无脸男,都寻到了温暖宁静的归宿,有了歇息停留的港湾。海上列车,清冷的旅程,孤独的旅客,下站抵达,等待你的,是寂寞,还是一盏希望之灯呢? 看了多少遍,我也没觉着爱情的气息。 “是爱情啊!”有人惊叹。许多人看啥都是“像极了爱情”,就连翻本《兽医守则》、读一篇洗衣机说明书,都能嗅到爱情的味道、凑出一对CP。这是有多缺爱,真TM神烦。
我觉得是因信任产生的超越友谊的感情,比爱情格调高雅。无脸男紧紧跟随千寻,是因为她是他寂寞心灵唯一感知到的一缕温暖,他想死死抓住这根稻草,不被寂寞孤独吞噬。因为空虚,他已经饥不择食,但怎么吃,也填不满自己的空虚。是一个可怜的神怪。他尾随千寻,不论她去往何方,都沉默陪伴,那份信赖和依恋令人动容。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