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并非乌合而有其来历:无意识操纵的群体意识
经济学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没有人用微观和宏观来划分心理学,但笔者认为“微观心理学”和“宏观心理学”是存在的,前者侧重个人的心理与行为,后者关心群体的心理和行为。1895年的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将后者取名为“群体心理学”,其代表作被冠以中文名《乌合之众》,(英文)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 by Gustave Le Bon。

这本书是群体心理学开山之作。为什么研究群体?自发的群体心理学难以实验验证,至少成本很高,因为一个群体的心理活动,很多时候需要靠宏观感受、猜测和推理来分析,结论还不一定准确。作为19、20世纪之交的法国人勒庞,首发研究群体心理学,应该与法国大革命一波三折、革命过程中疯狂的群众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止法国大革命有着疯狂的群体性疯狂行为,某国曾在某时期也有11年全国疯狂运动,我们与勒庞的差距,少了一个研究这一过程的决心和勇气,如果多一点这种勇气和决心,或许未来造成严重后果的疯狂群体是可以避免的...
历史上严重的群体事件:
- 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
- 纳粹大屠杀犹太人;
- 日本军国主义的“杀人比赛”;
- 1966-1977;
......
- 群体时代
勒庞认为:在他所处的19、20世纪之交,因为报纸的发明,群体行为越来越主导社会各个方面,并对此表示了明显的担忧。

其实,处在21世纪之交的现在,依然如此,可能更甚:因特网和自媒体已更进一步地拉近了这个世界的距离,“地球村”是“平的”,各种情绪和思潮可以很迅速地通过网络传遍世界各个地方,加上现今的“大数据”有“目的”的推送,各类“耸人听闻并未发生的事”(谣言)不胫而走,可以迅速地蔓延整个网络上,影响到每一个参与的社会人那里,然后这些社会人的激动情绪反过来通过网络回馈,传染到其他的人和人群那,群体时代的恶梦在这个世纪之交远甚于上一个世纪之交,无比激动的网民对某一人口诛笔伐、人肉到Ta求饶,不让对方蜕层皮不会罢休,就是典型例子。
但为什么这样?
- 无意识主导群体心理
勒庞:群体心理由无意识主导。
无意识(或称作潜意识)是什么?如果整个意识是浮在海上的冰山,有意识是冰山浮现在海面之上的部分,那么无意识则是冰山在海面之下的部分,如果说冰山可见部分与不可见部分体积之比是1:9,那么有意识与无意识的体量之比也估计也有1:9,有人说:“人脑已开发的部分是整体的10%,其他90%未开发”,笔者认为其所谓“开发了的”也许指是有意识的部分,另外“以为未开发的90%”的部分,其实是无意识。这一部分并未停止工作,也就是说人脑其实处于差不多满负荷(处于40~80%之间)的状态,而并非是什么“基本没开发的状态”,笔者无法证明,但有这种直觉。

直觉,也是无意识通过有意识作用的手段之一。在紧急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做得很好,事后还惊奇当时的反应迅速,其实这都是无意识的爆发;在做梦的时候,经常出现很荒诞或者与有意识认知完全相反的情况,这并非无源之水,这些意识来自于无意识的伪装。
既然无意识如此大的体量、还无所不在的,为什么不能直接看到无意识?
因为无意识总是被压抑和隐藏。为什么无意识总是被压抑?因为无意识的是原始的,类似动物本能的。文化教育的结果,是将一个人从自然人变化为社会人的过程,这是一个压制的过程,将“七情六欲”等等压制下来,强加上社会道德和法则以约束,每一个个体都要“慎独,并且保持距离,使得不可能“出格”,这当然有利于是“社会和谐”的,但是,自然人的“绝对自由”被限制为社会人的“相对自由”,无意识被压制并暂退幕后,必然会抓住时机“反弹”,体现下其存在,群体时的从众心理和法不责众,就给了这种机会。

为什么被压抑的无意识体量怎么这么大?
历史对现代的人的影响,如同空气一样,被严重忽略。无意识与进化很有关系,人类产生于300万年以前,进入现今的文明也就30万年,在这前的270万年的时间里,人类为生存,野性依然主导日常的行为,“食色性也”,包括为抢食、性欲的欲望就是这种主导的意识。但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社会规则越来越明显,个体的抢食和性欲望已经显得“不合时宜”,逐渐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讲,每个人开始压抑这些欲望,但无法驱散,最终这些本能的部分,变成无意识或潜意识。
因为食物的充足,人类不需要“抢食”,转为争名夺利,但是动机依然相类似,占有更多的资源、实现更充分的人生,本质是超越别人,实现优越性,抢夺更多的无形或有形资源。而对于性的欲望,性欲望的强烈可以从“很多情杀事件”中看到,很多杀人犯罪与性有关系,佛洛依德说的很清楚,在此不再赘述。

说了半天的“无意识”,其中怎么就与群体心理有关系的?读者要考虑到,在笔者所说的270万年间,人类生存方式主要是合作,集体性行动,这一点与现在强调个性、隐私和距离是有差别的。原始社会中要猎杀大型动物,必须是“团队合作”,现在强调“团队合作”是人类太过于个性而必须“矫枉过正”提出的说法,原始社会的猎杀行动、聚居方式就是群体性的行动。
注意原始人猎杀动物的行动特点:群体行动(一起上)、需要暴力(猎杀动作)、规则简单(围堵杀死)、不择手段(必须要能杀死动物以便生存)。久而久之,这种猎杀行动,逐渐转化为一种条件反射,当遇到“危险或不安”的情形,合群的人组成群体,群体开始条件反射般地启动这部分无意识,变得:
- 简单没个性、不理性。理性是一种深思熟虑的结果,简单粗糙的情绪、没有独立的思考,是不太可能有“理性的”。原始人的猎杀行动就是简单的行动,不需要思考,因为饥饿条件下不需要论证猎杀的危险性、合理性,因为没有选择,只需要简单的目的性、不能强调个人的自我,然后“不理性”的行动起来,冲上去猎杀动物。
- 轻信、冲动、多变。轻信和冲动是孪生的,因为冲动才可能轻信,而轻信也可触发冲动的行为,由于只发生在一瞬间,所以,只要外界的刺激改变,就会迅速变化。原始人猎杀行为不需要论证,随大流的去围堵猎物,还需要反应迅速,不然动物就会逃出去,错过机会,而应变是多变的一种。
- 易怒、无限放大、传染。群众是容易“不明真相地愤怒”,无比激动的网民对某一人口诛笔伐、人肉到Ta求饶,“坏透了”,不让对方蜕层皮不会罢休,并非个案。网民一言不合就大骂出口,看不惯别人,就“一棍子打死”,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不接受你的观点、但捍卫您说话的权利”,一个骂声之后引来一片骂声,到最后都不知道要骂的是什么,就是要骂而已。
- 群体会被利用
勒庞大意是说:一个有声望的人,只要善于察言观色侧透听众的心理,通过断言、重复,让其鼓动能够在人群心理上传染,就可以让一个群体为Ta做任何事。“卖了他们还让他们帮着数钱”,并不是不可能。如凯撒、耶稣的演讲,就是这种类型, 不需要逻辑的鼓动,血涌上头的群众可以为之拼命。

“网络炒作”了很多人,很多人从中获取了不少利益。群体是可以被利用的,尤其是现今这个的大数据、精准推送时代,很容易将一件很小的事放大到不得了的事。其实,这些所谓“新鲜事”每天都在发生,通过炒作,将断定般的推测重复、传播,传染到所有人那里,然后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获取不可告人的利益。
要避免被“忽悠”,您:
- 需要独立的思维
之前笔者反复说明群体心理的无意识是一种复古行为,来源于求生、变革等特定条件下,原始冲动被触发了,集体意识控制了整个群体,采取了最原始、最简单和最冲动的形式来完成一件事,过程和结果都难以预料和可怕。
但作为一个文明社会,对原始本能是必须要压制的,不可能让人自由到可以随时释放天生的杀欲、性欲,那社会和文明就不复存在了。每一个人必须要独立思考,“在别人都疯狂的时候冷静”,不光是炒股如此,做一个有理性的人,更应当如此。
推论下去,你会意识到,要治理一个国家,绝非能通过一群人在那里争论或者“公投”能够解决的,英国“脱欧”、美国“川普”,一再证明民粹主义是不可靠的。英雄主义是精英主义的最辉煌的代表,治理一个国家、带领一个民族,必须依赖有魄力和有远见并可以独立思考的精英,这一点是本书的延伸意义。
- 后记
笔者使用了大概4个小时写了这篇读后感,其中很多内容是超出勒庞的研讨内容的,其中充满了笔者的各种看法,这些看法随着指尖的敲击,全部的描述了出来。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想法绝对不是本人在清醒时候有意识思考过了的,更像是很长时间以来,在大脑里思考过的,这就是无意识作用的另外一个典型示例。
© 本文版权归 allanscya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