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械到CS,跨专业转学美国,我只用了1个月!丨留学声

| 学生姓名:Paul
| 院校背景:
国内211大学,机械工程,GPA 3.81
|TOEFL:108
| 2019 Fall录取院校:
密歇根大学,US.News #27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S.News #30
东北大学,US.News #44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S.News #49
马里兰大学,US.News #63

2019申请季对我来说,在最终如愿定下来去密歇根大学的时候,可能才算真正的过去了。一直想记录一下人生中这次有些神奇色彩的申请经历,现在也终于能毫无顾忌的动笔了。
我的本科是在华中地区的某所国内211就读的。今年读大二,在2019Fall申请转学到美国本科读计算机专业。
我的咨询师彭老师说:“我是19申请季最紧急的案例,没有之一”。确实如此,1月初签合同,2月申请截止,不到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我根本没有时间做背景提升,而在软硬件方面唯一能争取的也就是尽可能提高托福。所以,彭老师建议我把“做一份出彩的文书”,作为整个申请工作最重要的部分,从而弥补在其它方面的弱势。
我学的是机械工程,本来打算申请学校2+2合作项目去英国。但在18年12月,当我真正面临2+2项目申请时,我又开始了纠结。因为我一直有着美国情结,在学了编程之后也更加向往计算机专业。
相比之下,机械对我来说是夕阳行业,我对其中涉及化学和材料的部分提不起任何兴趣,更不用谈以后的留学深究。于是,转学的念头在我心里更加强烈,在12月底,我索性开始在知乎上搜索跨专业申请计算机研究生的信息。
在搜索中,我看到了不少和创留学彭代玲老师(也就是我后来的咨询师)发的转学相关文章,我才知道原来还有美本转学这样的的出路,而且可以到美国学习。从看到这个消息起,我就不断的想:与其研究生再转专业,为何不本科直接转学呢?!
考虑再三后,在19年元旦,我决定转学到美国本科读计算机科学。

信任,因为专业水准
其实对于申请,我开始的想法是自己DIY。但是由于时间实在是太紧了,许多截止日期都是2月1日,最晚4月1日,而且也因为对文书确实心里没谱,所以还是决定找机构帮助自己完成申请。
由于之前已经在知乎上看过了许多和创老师关于转学和转专业的靠谱回答,以及创始人水哥一系列的视频,我觉得和创的教育理念和咨询方式,都非常符合我的期待。于是就让在北京的父母去机构实地考察。
因为我在外地,和彭老师还很贴心的远程跟我视频,了解我的情况和想法。整个沟通过程让我感受到和创十分的专业,而且耐心、细致。所以我在对比了两三家机构后,果断决定签约和创。
压力,是为梦想出征
签约的那天是2019年1月4日,距离申请截止不到一个月,这意味着我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比如,在期末考试、办理相关手续和华中地区严寒的三重压力下备考托福;比如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准备简历资料、找推荐老师、准备推荐信素材以及选校等等。
但要说其中压力最大、最难的,还要属准备文书。不同于考试背知识点,写文书纯粹要发散思维,甚至把所有的事情事无巨细地写出来,在从中找出有用的,并赋予恰当的逻辑。
开始时我十分没有头绪,也不知道应该往哪方面想,怎么写,所以很焦虑。彭老师看出了我的状态,及时跟我电话沟通,并引导我按照一定的思路去挖掘素材和写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加觉得彭老师是一个十分细心并直爽的人,对于我的困难会非常及时地回答,有问题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来。包括从一开始关于选校,让我排除对转专业有限制的学校等等。
关于简历、推荐信有时候我犯懒想随便写写,老师也会提醒我要注意比较重要的细节。在Essay上面对我的指导就更多了。我应该这么说,假如我不找和创,而是DIY的话,我的申请会更加轻松。

为什么?
因为如果都是自己写的话我并不知道每所学校不同问题想考察的点到底是什么,我可能自己写了一遍就交了。但是由于彭老师和我仔细讨论每所学校不同的问题,通过详细的批注真正的挖掘出了我对CS的兴趣点所在、转专业的原因、并使我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关于转学和留学的思路。
每篇文书都是写4、5稿再整合,而且有时候的逃避心理和焦虑使我白天没有效率,要在夜里奋笔疾书。彭老师春节期间一直帮助我,在休息时间叮嘱我网申,帮我修改文书写作。
在此,也十分感谢彭老师,能够在那段焦虑和压力充斥的申请季,耐心指导我、鼓励我、陪伴我,让我如愿进入了梦校和向往的专业。
通过这次申请,我真的收获了很多东西。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都有了更加明确和坚定的方向,想清楚了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认为这相比于拿到offer的结果来说,是更重要的。
希望正对现有同样不满、有留学想法的学弟学妹们能珍惜眼下的时间,克服拖延,及早的开始准备,为了梦想迎难而上,无论最终是什么结果,你一定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