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在新疆
每每和儿时的玩伴闲聊童年趣事时,看着对方津津乐道,并不时比划着、模仿着,仿佛童年的岁月是从昨天流淌到今天一样,记忆犹新。我捧腹大笑,而脑袋里的记忆几乎一片空白,通常我只能靠朋友的富有激情的演讲才能体味我那欢乐无比的童年。这使我不止一次的意识到我必须学着记录。对于我,唯有通过记录,生命中的光才不会在清长的时光里被渐渐冲洗和忘却。后来因为记录,那些年异地恋撕心裂肺的离别与喜极而泣的重逢,身边的孩子们说过的无忌童言,那些只有一面之缘却让我在他们身上看清自己的陌路人,每次背起行囊的兴奋与期待,每一次旅途中的欢乐与悲伤,都被我记录了下来,当我再回看时,很庆幸它让给了我很多美好的记忆。我是一个没有轰轰烈烈故事的人,但我一直在用心感受着这个世界,感受路过我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人。
——新疆
和很多美妙的风景相比,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我的宝地-新疆,我时常迫切的想去,却又不想轻易地去,总觉得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保证我站在这片土地时内心是丰盛的,能清晰的感受她的过去与现在。因此在5月多和老公走河西走廊到敦煌,我站在新疆与甘肃的连接点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时,向着新疆的方向热血澎湃,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新疆,但却还是掉头走了。回来送走了老公,下次相见面已是十月多的事情了。这些年的分分合合我已不再只是离别时在车站哭个不停的孩子了,反而互相鼓励不在的日子都要认真过好每一天。于是我又做起了留守妇女,一天在家翻看豆瓣,看到一条阿勒泰禾木客栈招聘的帖子,那一刻不知为何我竟清晰的感觉到我要奔赴新疆了,我打了电话联系好后,我立刻拉出行李箱,打开衣柜,装好了我从六月到十月份去阿勒泰的行囊。心情美美的准备度过我在阿勒泰的四个月时光,赴她的春夏秋之约。
5月31西安-乌鲁木齐
当飞机掠过新疆的上空时,我看到的是绵延不绝的覆盖着皑皑积雪的天山山脉,第一次从上上空如此清晰地俯瞰雪山,我被他的辽阔久久的震撼着。

到达乌鲁木齐是下午两点左右,这次并没有打算在乌鲁木齐停留,紧接着晚上十点多从乌鲁木齐直接到伊宁。中间有六七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办理完行李寄存后,打算先去大巴扎转转,看看热闹的市场和大街上轮廓清晰的维吾尔族路人。刚刚走进巴扎,节奏欢快明朗的维吾尔音乐弥散在大巴扎的每个角落,没有呼天抢地的叫卖声,只有瞬间让人心底涌起快乐感的音乐和围观的人群(邀请入场的舞者),人群外围坐的大多是老年妇女带着小孩,或者是三五老头齐排并坐,伸展着脖子看年轻人们欢快的起舞,不时低头思语,不时开怀大笑。那天傍晚的八点钟,金黄的霞光映在那些围观者的脸庞上,像是刻意打来的一束光,像是让你清楚地看到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那种发自内心的幸福,不觉间你的脸庞也渐渐舒展变得柔和起来。




舞者们两两相邀,随着欢快的乐曲响起,应邀者翩翩步入舞场中央。或围转或伸展肩膀左右迂回,时而一个响亮的击掌,像是害怕沉浸在这曼妙舞姿中的人们熏熏如醉了~
我站在人群里看着那些没有丝毫扭捏,幸福洋溢的脸庞时,我不由地笑了起来,莫名的喜悦涌上心头。本来只是停留看看,但一不小心一下午的时光就此溜走了。
——伊宁

晚上十点钟从乌鲁木齐火车到伊宁,本来是第二天清晨七点到,结果六点钟在我还呼呼大睡的时候乘务员像是疯了一样在车厢大喊:“车子早到一小时,赶紧换票下车”,我恍恍惚惚坐起来了定了定神,一看车子已经停站了,于是赶紧背起包,拉起行李箱往车厢口跑去,生怕车子开动坐过站了,因为就在不久前的几个月,在从西安回渭南的高铁上,因为聊天聊过头,直接坐到了山西运城。在快到车厢口时只听乘务员却要检查车票,我拉开背包,找来找去就是不见钱包的踪影,于是立马跑去铺位上,果然在刚才的慌乱之中,我成功的把钱包落车上了。拿起钱包掏出车票,走过去却没有检查,随后我便意识到上车前换过车票后是从来没有遇到还要检查车票的情况,那次一个从来不会发生的多余动作却指引我拿回了本已丢在车厢的钱包,最重要的是那里边有我的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身份证这次新疆之行可能就要寸步难行了。于是又一次在生活中体会了冥冥中那股神奇力量的存在。
清晨六点钟的伊宁,月亮还清晰的挂在与车站伊斯兰风格建筑齐肩的位置。建筑本身并没有伊斯兰的星月标志,而天边那轮新月却恰到好处的将其填补上去。人为与自然就这样巧妙而默契地呼应着。
走出车站,大街上灯火通明却空无一人,偶尔有车子疾驰而过,我开着导航推着箱子走去预订的青旅-青骊。街道安静的只剩下行李箱的小轮子划过柏油路面的声音。这声音提醒了我:此刻我已经身处那个心心念了很久的新疆了。一瞬间幸福感爆棚。
-六星街
青骊位于黎光街,我到的时候街巷空空如也,青旅的门也没有开,我蹲在门口等了一小会,门依旧没开,打电话进去也没有人接,我才意识到来的太早了,于是拖着行李在六星街转了起来,偶尔有早起的老妇人推门走了出来,头上围着薄纱巾,长长的花裙一直垂到脚踝以上,她们大多身宽体胖,但在这片土地上这样的装束看着却格外和谐。六星街的墙壁主要以蓝色为主,其次有粉红、青绿、黄色、橙色,黎明时分太阳微弱的光透过家家户户门前的桑椹树、苹果树或是樱桃树洒在五颜六色的墙壁上。初相见,伊宁是彩色的。






-喀赞其
与六星街相比喀赞其因为多了些时令水果而显得更具生活气息,熟透了的桑椹散落一地,在上班的途中、放学的路上人们捡起桑椹塞进嘴里然后扬长而去的场景已司空见惯。
和大多数来新疆的人一样,看到巷子里的少数民族小朋友,总会忍不住频频按下快门。起初由于不好意思或者是因为不知道没有经过他们的允许就去拍是否合适,于是我拍照的样子往往跟做贼一样,偷偷摸摸。可尽管如此还是被发现了。“你在给我拍照吗?”,我点点头,小朋友们便蜂拥而至,摆起了各种pose,并且每拍两张便争先恐后的要看看拍到他们的样子。被包围在这些可爱纯真的孩子里竟觉得自己也像个大小孩了。
当我夸赞他们的房子漂亮时,那个皮肤白皙,满头卷发,穿着裙子短靴的小女孩拉着我去他们家参观,热情地邀我去每个房间看看,然后拿着榻榻米上的果盘让我吃杏子,我吃了一个,甜极了。她面露得意之色,说那是从树下捡的,看过了人们捡桑椹,如今杏子也是捡来的,顿时无比羡慕和感叹。倘若将桃花源记里的场景详细描述一番,想必一定会有果蔬出门皆是,不用买卖交易,人们只需踩着季节的步伐便可信手拈来。
小姑娘拿了塑料袋,要带我出去捡杏子,也许奶奶不放心,也跟着来了。很大的一片杏园,落满了金黄色的杏子。杏园里格外安静,我们站在树下杏子嗒嗒掉落的声音格外清晰,我低头搜寻刚刚掉落的新鲜杏子,一抬头,只见一只松鼠在树上上跳下窜和我们一样也在尽情的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置身其中我感受到了那画面的和谐。由于杏子都熟透了,放在塑料袋里相互挤压间油黄的杏汁不断渗出来,等带回去估计已没法吃了。于是我蹲在路边索性全部吃掉,这么香甜入口即化的杏子已不知有多少个年头没有吃到过了。它勾起了内心深处来自遥远的童年的味道。




老王,一个从不画画的画家,每天背着他那个不知道装了几千万的包晃荡在青骊的角角落落。或带着新来的客人伊宁一日游,去汉人街喝鸡汤、吃冰淇淋、喝正宗的乌宗,然后再去买薰衣草党参蜂蜜,俨然一副托的形象。一路上老王不停的建议:“快拍那个小男孩”,或者鬼鬼祟祟地挡着嘴巴说:旁边那个吃西瓜的女的长的很漂亮,你可以拍下。“烤包子的小场景可以记录下来”……“这个女孩好漂亮,先去赞美一下她很美,她会很乐意让你拍的,不用你那么猥琐的偷拍。”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在老王的一番夸赞下,这个乌孜别克族的女孩很乐意我们给拍照,而拍摄的构图也是在老王指导下进行的。由此可见,老王真的是一个艺术家,并且有着他的职业操守:我一路给小朋友拍照,老王则跟在后边给拍完照的小朋友一个个发糖吃:“来来来,吃糖”。我拍照完拍屁股走人,而他跟在后边善后,每每想到此便越发觉得老王是个超级可爱的人。

-果子沟 尽管初次来新疆,但出去看风景的愿望却并不那么强烈,也许是对伊宁的感觉很好,更多的是想在这里窝着度过一段懒散的时光。在青骊待了好几天才打算出去转转,和宿舍的两位逗比红袍女,还有一伙广东徒步的一起包车去了赛里木湖。途径果子沟大桥,车子被裹挟在两边壮阔迂回的山体里显得格外渺小,随着不断盘山爬坡,半山腰整齐布列的棵棵松针挺拔如哨兵坚守疆土,山顶皑皑的白雪和半山腰带状分布的近乎墨绿色的松针以及从山底蔓延至松针带再继续穿过松针带到达雪山脚下的新绿草原,一同把整个果子沟纹饰成了这般辽阔的样子。这是来伊犁第一次被新疆的辽阔所震撼到。在新疆很少遇到堵车,但却会经常被公路上的牛羊堵到,第一次在新疆看到牛羊站在公路两侧或者成群结伴从公路穿过,却不显惊慌。莫名地被这个和谐的场面感动到了。在新疆,牧民和成群的牛羊不像内蒙活动在以平广草原为主的地形上,他们经常出没在深山的褶皱里,只有到每年转场的季节,突然间涌出千军万马,他们从深山的褶皱里汇聚到转场的必经之地,又相继分散在其他的沟沟壑壑里。这样的节奏从遥远的过去重复到现在,像一首亘古不变的游牧民歌。果子沟高速公路的修建取代了原有的牧道,但此处仍为很大一部分牧民转场的必经之地,所以每年转场的季节都会有警察交警专门为其开道,场面极其壮阔。


-赛里木湖 过了果子沟就要到赛里木湖了。赛里木湖的水清澈见底,眼睛所能见到的深度,一粒粒沙石的形状清晰明了,远处雪山上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随风轻摆,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延伸的最东边便是这片高山湖泊-赛里木湖。一个关于赛里木湖的故事流传至了新疆的每个地方:一个台湾的女孩嫁给了赛里木湖的牧民,尽管他们语言不通,但依旧活着幸福的游牧生活。这是后来去琼库什台诺尔一告诉我的,也许是对这个故事的无限向往,他说他们都想要娶一个汉族媳妇,这或许在他们看来是时髦的,是浪漫的。后来在禾木莎莎告诉我,那个台湾女孩已经和赛里木湖的牧民分开了。起初被这个故事所感动着的我竟一时也有点难以接受。可仔细想想,文化习俗,教育背景,世界观价值观等等对于婚姻的影响极其巨大。至少我这个带着浓浓烟火味的俗世中人是无法不接受的。人们只知道故事美好的开始,却不知残酷的结局令人多么唏嘘。后来微信上他说一定要帮他介绍个汉语女孩,我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本迫不及待想要去禾木开启我与阿勒泰为期四个月的生活,但自从和老王去喝了玫瑰鸡汤后,我竟没有了去禾木的强烈欲望,我的出息有时候让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一碗鸡汤忘了此行的目的。就这样拖拖拉拉的待在伊宁,每天出去转转,每天和伙伴们聊聊天,喝喝鸡汤就觉得人生十分美好,不想赶路,不想远行,只想这样静静的待着。在这一点上和泊尔兄达成共识,在青骊的晚上听泊尔兄讲故事到凌晨两点竟没有丝毫的困意,反而端起小板凳坐在他对面打算有彻夜长谈的打算。七柒、山歌和庞泽我们四个听着泊尔兄的故事,每个人都笑得面目狰狞,而我笑得肚皮发疼。他说,当他掉进坑里后,旁边的伙伴跟他说,前边有坑,而他已经在坑里了。但是他前后背的两个大背包把他卡在了坑里,庆幸的是他没有掉下去,不幸的是他的腿受伤并缝了几针。于是他一瘸一拐的来到了伊宁。泊尔兄纯真的笑容和不急不慢的语调,以及他未等故事开讲先自己先捧腹大笑一番的情景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听他讲故事没有其他人的浮夸和飘飘然,他的朴实和乐观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听故事的山歌也有同感。
-琼库什台
在百般教唆老王无效后,我便和“李晨”搭档去了琼库什台,坐车先到特克斯县,再转车去琼库什台,只可惜等我们到了特克斯的时候去琼库什台的唯一两辆公共汽车已经被那些回琼库什台的学生包了,刚好赶上了肉孜节,放假三天。后来与碰到的一位援疆老师一起拼车前往琼库什台。去琼库什台一路的风景特别棒,除了那绵延不断的草原外最令我激动的是放眼望去满眼的牛羊,还有山坡上吃草的马儿。这些活跃在草原上的生灵们使这片土地显得生机勃勃。一路上我们无法停止地就是对这片土地的赞叹。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此话不假。
到了琼库什台后诺尔一骑着他的摩托车在村口等着,因为来琼库什台前遇到了他亲戚家的小孩,他在特克斯读高中,得知我们要去琼库什台他便给诺尔一打了电话让他在村口等着。坐着摩托进村,没有先去客栈,诺尔一同岁的的侄子带我们去了他的亲戚家做客,因为刚好赶上他们的肉孜节。脱鞋大家盘腿而坐,满桌子的好吃的,我吃了包尔萨克和他们的蓝莓酱,喝了两碗奶茶,心情很美好,来一个地方感受他们真实的习俗是我一向所不厌其烦的。吃完回到客栈,放下包便迫不及待要去村子转转了。一条湍急的河流穿过村庄,看河水的流向应该是从乌孙古道方向的雪山上流经下来的。我上到了村子后的山坡上,眼前的雪山草原和被葱郁的参天大树包围的村子尽收眼底,我的身后是在半山腰吃草的牛羊和马匹,如果不是因为恐高,此刻我应该会半躺着,听牛羊咀嚼着青草,看白云掠过头顶的蓝天。终于知道在我说只待一晚时老王为什么拒绝了我同行的邀请,他说那么美的地方待一天怎么能够,来之前我不理解,来之后我感同身受。“李晨”发照片诺尔一他们正在宰羊,等我回去,宰羊的场面已经没有了踪迹,只有大块大块的鲜美羊肉,还好没有看到屠宰现场,不然我可能就会有种难以下咽的罪恶感,不然也不可能吃到如此好吃的羊肉了。在伊宁当大家大把大把的点羊肉串的时候,我总在诧异膻味如此浓烈的羊肉大家何以吃得下去,于是我来伊宁只吃过一两串羊肉。原本以为羊肉的味道都一样,所以当他们要拼餐的时候我打算说尝一下之后再决定,结果尝过之后,我便一发不可收拾了,那是我在新疆吃过的最美味的羊肉,吃完后再喝了好几碗鲜嫩的羊肉汤。拍拍肚子,无比满足。
晚上在伊宁青骊的小伙伴发微信说也要来,于是我让诺尔一去接他们,其中一位rock兄是我在来新疆前,彼此互加了微信,但之后没了音信。那天在伊宁老王带我们去吃美食时,也带了几个刚来的并不认识的伙伴,于是大家一起去了汉人街一带。等到晚上回来看到微信上rock发了我们出去吃饭转喀赞其的照片,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就是来之前联系的那位仁兄,只可惜等我们相认的时候,他已经去了昭苏,但有缘分的是,那天他从昭苏也要来琼库什台了。就这样我们在琼库什台正式见面了。开始rock兄话并不多,但明显感觉人很好。晚上大家一起拍了星空,一直到凌晨两点多还恋恋不舍,在琼库什台我们看到了银河系和从未见过如此浩瀚的繁星。











琼库什台第二天另外两位伙伴徒步去了喀拉峻,由于泊尔兄建议去下高山湖,所以我临时改了行程,因为一路大同小异的草原花海让我对喀拉峻没有那么强烈的向往,于是打算去看看高山上的雪山湖泊,rock兄由于在昭苏骑马老腰有点受损没法徒步,骑马也成了问题,后来他便留了下来,和我去高山湖,本来说边走边看情况,他走不了了就原地休息等我,结果他一路上都很棒,没有退缩。由于我们俩都没有用过户外徒步的软件,于是便让诺尔一的另一个小侄子给我们当向导,去高山湖的路上风景很美,到处都是盛开的野花,还采到了大概三四十个野生羊肚菌,一路上就我们三人,也并不急着赶路,可以尽情的感受这一路的风景。到达山顶后,再爬一个多小时的石坡就能看到高山湖了,只可惜爬到山顶时雷声轰隆,并开始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我们躲在树下避雨。雨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对面山坡上放牧的人赶着牛羊往回跑。诺尔一的小侄子问还要去吗,我看了看翻上去就可以看到高山湖的山体,再看了看阴沉沉的天和不时的打雷声,尽管心有不甘但也没无可奈何:回吧。趁着雨势微歇,我们赶快就下山了,但没多久雨又开始下大了,且由于下山的路太过泥泞,到了山下时我的羽绒服已经快要全湿透了,鞋子里里外外也算是泥泞。看着鞋子我实在无法想象我用什么办法可以将它可以干净,于是扔进了垃圾桶,在村里的商店临时买了一双拖鞋,我的拖鞋一路引来了无数的询问“出来怎么穿了个拖鞋啊?”“怎么走路啊?”,回到客栈我跟rock要了两斤羊排跟羊肚菌炖汤算是去去一路上的湿气吧。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坐班车返回伊宁了。当我们走出客栈到了大路上时,车子在100米外缓缓启动,我们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红色的公交车渐行渐远,任凭我穿着我那红色拖鞋怎么追赶,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错过了这班车今天的班车就没有了,和rock兄站在路上无望的等候时,一个回四公社的回民载我们出了琼库什台,到了他家后,他请我们进去坐坐,刚好是饭点,我们吃了浆水面,还有他们做的糕点。于是师傅又送我们去了回特克斯的车站,在家加了女主人的微信,想着和rock把油钱和饭钱给他们,结果女主人也许是忘记了竟没有通过我的请求,于是我纠结念叨了一下午,rock兄忍无可忍说“你怎么比我还纠结,算了,下次我来特克斯就去住他们家,”或许换别人我会以为这只是一句搪塞,但从rock嘴里说出来,我深信不疑。一路上我见识到了rock比牧民还要纯朴的善良,美好的内心和不善言辞里隐藏的幽默。
回到伊宁是下午五六点的样子,在我去琼库什台的第一天开始,老王就问“琼库什台物价高吗?住宿多少钱?”我以为他只是随意问问,并没有认真回答。我以为此事就这样不了了之,等我回到伊宁,小伙伴们说老王背了五个馕和2斤猪头肉去了琼库什台为了给牧民送帐篷。就在此时,老王说到了你那家客栈了,我以为是床位,结果只剩铺位了。想想老王背了5个馕和2斤猪头肉还有牧民的帐篷和一群素不相识的人挤在一个大通铺上,顿时对老王多了份同情和敬意。
阿华问要不要拼餐,我和rock加入了,然后赶紧回去洗漱了一番,等收拾完出来高阳已经买好了菜回来。大家一起洗洗涮涮,协作分工,不一会一桌子的菜就做好了,就这样吃了顿饭,也算是在他乡过了一个特别的端午节。







因为在这里遇到的人,我喜欢上了伊宁。





——禾木
要启程去禾木了,说真的没有了之前对阿勒泰的期待,心情平平淡淡。
从伊宁坐车去奎屯,再从奎屯中转到北屯,再从北屯坐车去布尔津,还没有完,再从布尔津坐四个半钟头的车到禾木。到禾木那天下大雨,莎莎骑着三轮车来接我,一起在客栈工作的伙伴苏联先生已到了好几天了。去的那天他很慵懒的靠在木门上,像是来这里度假的老油条。他四十将近的年龄,却活生生的看着像三十的样子。后来的相处中我总结出了他青春永驻的秘密:一颗淡泊的心。
莎莎是个内向但善良的女孩子,起初我和苏联也并不熟,来禾木的近十天里,几乎一直是雨天,这样沉闷的基调为我后来离开禾木结束我与阿勒泰春夏秋的约定埋下了伏笔。刚来第一天还没有开业我便有时间去了趟美丽峰,一路路况很好,我一个人不急不赶尽情的拍照,芍药花和金莲花成片的盛开。路上并未看到一个人,偌大的空旷山谷间走些还有些心里发怵,心想会不会有野兽出没,很神奇的是,就在我动了这个念头并心生恐惧之后,不到三分钟时间,一个转弯处远远地看到一只狐狸,我停下脚步等着它离开,可惜它不但没有离开,反而毫不犹豫地跑了过来,一瞬间我六神无主,我所恐惧的变成了现实。它在与我直径1米的地方转来转去,期间还舔着舌头,总感觉它要扑上来咬我的感觉,那一瞬间恐惧无比,但与此同时又有一个勇敢的我在驱使我采取一些措施。我站在原地不动,拿起手机有种像要打过去的感觉,让它感觉到我有防御武器,这招果然灵验。它退后到了三米远的距离,我赶紧加急脚步启程,并不时回头看它会不会卷土重来。万幸,它站在原地只是看着我,并没有追上来,直到我走了很远它才上了另一个山坡。一路惊魂未定,已没有了看风景和拍照的心情,加紧步伐前进,就在这时几辆车子开来,一位大叔问要不要载我一程,我立马跳了上去,刚坐上车才发现美丽村已在眼前了。


由于来时的经历,回去我不再打算独自行动了,可没有看到来美丽峰的游客,我只好让村民骑摩托车送我下山。安排好回去的交通后便去村子转悠了,美丽村只有八户人家,小小的村子被包围在这宽广平坦的山谷之间,风景美丽如画。载我上车的一行人是来在美丽村搞开发的,尽管说是保护性开发,但可想而知下次来美丽村就不会如此清净安宁了。在村子转悠的时候,远远地有一群人在向我招手,我以为我看错了,结果呆在原地看了半天,的确是再朝我喊。我跑过去才知道领队看到我一个人便让跟他们搭伴一起同行,我当然非常乐意,询问后才知道领队是西安人,蓝天救援队成员。看到落单的人及时喊过来搭伴已成了他们的职业习惯。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腰不舒服就让原本订好的摩托车送阿姨下山了。于是我跟着他们一起下了山,一路上听到了很多关于在新疆徒步人群的故事,还有那些发生在救援中的悲喜剧。





美丽峰回来便正式开始工作了,起初一两天由于工作比较,系统的要忙打扫卫生所以过得很充实。随后工作量少了,而白天依旧那么漫长,几乎天天下雨。每天就是大部分时间就是坐着看书,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开始觉得无聊,再后来坐着坐着便开始想家了。由于之前总是在不断调整自己或者说是压抑自己的情绪,所以到最后爆发的才更强烈,和老公微信我根本就不能看他说话,因为无论他说什么我都很想哭,于是,打岔道“要去忙了,回聊”,这才把快要流下来的眼泪咽了回去。苏联和老板都是很好的人,只可惜大家的话都很少。没有可以说话的人,心里分外孤单,本以为自己是个习惯孤独的人,可才发现并不如此,这遥远的距离和冷清的环境才让我明白,我是个喜欢人间烟火的人。我跟苏联说我想回家了,他淡淡一笑,好像一切在他眼里都是小事。尽管嘴上这么说,但我仍在自我调节中,紧接着又是阴雨天,每到下午的时候坐在那里我就又会旧病重犯,那种特别强烈的孤独感压得我窒息,出去和老公视频终于忍不住的眼泪。他一直说不要纠结,想家了就回吧,可我真的不愿意就这么轻易地离开,一直认为对新疆唯有在这里常驻一年半载才可能深刻地感受这片我非常热爱的土地。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了手风琴的声音,一瞬间心里像是照进一束光进来,心情明朗了许多。苏联也出来门口转悠,我喊上他一起寻找手风琴传来的方向,走进院子里,一个胖胖的中年男子正在弹奏,我们上前道明来意,他表示很欢迎。并拿出了他的吉他,演唱了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红盖头》还有哈萨克民歌《夜晚的月亮》,最后他的朋友也来了,去年乌鲁木齐冬不拉弹唱一等奖得住,两人合唱了一首图佤族欢快的乐曲。来禾木这是第一次非常开心的时刻,也因为这两几首美妙的音乐,我不断给自己打气,留在禾木吧,这样后边就有更多的机会听到当地的音乐了,而这音乐纯净的不需要任何修饰。第二天早上我跟苏联说我心情好了,不打算回家了,苏联大笑。但紧接着下午的时候我依旧心情难过的不能自已,午休的时候在宿舍我视频里又哭了,禾木的小木屋一点都不隔音,隔壁的苏联发消息说:你是不是又在偷偷抹眼泪。好吧,我觉得这样下去太难为自己了,于是下午我便跟莎莎要回家。她除了有些诧异外倒也没有难为我,但正是因此我的心里万分愧疚。于是我又跟苏联说我跟已经说过我不干了。昨天说不想干了,今天一大早说心情完全好了,下午又说我跟老板已经说好不干了。我的孩子气一般的善变竟惹得苏联放声大笑。他一直说都是小事,开心最重要。我很喜欢他的状态,一种什么都可以的状态,不挑剔,不受情绪挑拨,活在安静的世界里。






决定回家后我的心情立马好了很多,顿时饭量也大了起来,看苏联也顺眼了(哈哈),苏联说不喜欢这里了也没必要回家,去喀什吧,在那里找个工作。想想也是,这么大老远的来了,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吧。于是我把从阿勒泰到西安的票退了,重新买了去喀什的票。后来才想起不喜欢冷清的氛围,那么在喀什的工作就应该找类似于青旅之类的,有生活味一些,可我当时并没有清醒的想到这一点,而是继续找了一家客栈,而且来了之后才知道客栈的定位属于高端定位,这也就意味着来这里住的人很少,我又一次与自己的意愿背道而驰了。只是这次没有想家,没有纠结,跟老板说了我的想法,老板也很好,她说:“每个人的相遇都是缘分,至于能相处多久这就是缘分深浅的后话了,每天都有很多人加我微信,但唯独不知道为什么通过了你”。并让我再住两天,在喀什好好转转,每个理季节的喀什都有他不同的样子。走的时候给我买了面包让我在路上吃。隔着缄默的空气,我清晰又强烈地感受到了她的善良。正如同在禾木的莎莎一样,尽管我们之间话不多,尽管我没有待到十月份,尽管我不仅要走,而且要要立马走,她依旧在我走的时候给我发了工资,而且要送我去坐车的地方。我回想了一路上遇到的人,真的很感动,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和私生活的方式纵使千差万别,甚至彼此也没有太多的交流,但我依旧可以如此清晰地感觉到她们的善良,我也越来越相信,你给予这个世界的,就是你此刻正在经历的。是的,两份工作都没有如愿到最后,但我依旧被善良的对待,我想也许是我一直对这个世界心怀善意吧。
——喀什葛尔
在喀什,维吾尔民族聚居地,让我感受到了特别浓烈的西域味道,这里的很多当地人,除了年轻人和读书的小孩外很多都听不懂也不会讲汉语。每次去老城闲转,那些坐在巷子里的穿着传统的维吾尔服饰扎着小辫子的老人总会令人不禁感慨,他们或许是我们对遥远西域的最后遥想了。当很多年后老者越来越少,年轻人们不断登上喀什的大街小巷,也许我们之间交流甚是方便,但也许我已不再有想要交流的东西了。


再多等到半个月葡萄就要成熟了


由于喀什沙暴天气频繁,尤其每年的春季最甚。那些在喀什随处可见的无花果树就有了他们存在千年的理由:硕大的枝叶具有抵挡沙暴和过滤毒素的作用。


-香妃墓
仅仅是看了维吾尔族的房子,我终于可以理解乾隆的容妃为什么会因为思乡病终老北京。乾隆为他修建的西域阁楼不仅没有缓解她的思乡之苦,反而让他更加怀念自己的家乡。维吾尔族的房子就是一座座美丽的空中花园,头顶不时有白鸽追逐掠过,我这个只来过一次的人便已彻底的爱上了这里。更何况那个土生土长的维吾尔少女。







-高台民居
去高台民居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搬走了,整个土崖上的房子也被围起来,做修整。我和在客栈一起工作的小妹妹从模板搭建的门里挤了进去,因为这次如果不进去,等下次估计就见不到最初的高台民居了。走进这座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维吾尔聚居建筑群,从巷子向屋内看去,只留下人们搬家时丢弃的衣物和没能带走的东西

整个民居很大,街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很容易迷路。主路的地面是六边形,如果迷路了沿着有六边形的路走就会走出来。房子是土木结构,走进一家院子上到楼顶可以感觉到微微的晃动。高台民居不仅是维吾尔族的聚居地,更是维吾尔传统手工艺人的聚居地。墙壁残留的手工艺人的招牌让我们依旧可以试想下这里曾经繁荣与热闹景象。电影追风筝的人拍摄地有在高台民居取景的场面:冬日风筝比赛那天,孩子们三两成群,站在房顶上博弈各自切风筝的技术。哈桑与阿米尔巧妙的配合一个个的消灭了其他竞争者。做在阁楼上观看的阿米尔的父亲站起来欢呼故乡。那个场面我记忆犹新。也正是这个场面让来之前的我就对高台民居更是多了一份遐想。而今很多房子已经损坏了,看上去格外荒凉。站在幽深的巷子里,只能靠想象来还原它的日常,一座鲜活的维吾尔民族博物馆就这样黯然退场~







-吾斯塘博依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句话说:居民区巷子的宽窄代表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之间的距离。那么维吾尔人之间的距离是这样子的。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家家户户刚进门就是一道帘子遮挡着,但看了彼此之间这样亲近的距离也就明白了,也许这帘子于亲近中又可以保持一份私密。
在喀什的最后两天里,山歌问还在喀什吗,他要来喀什了。没想到在这里又碰到了伊宁的伙伴,内心很是觉得亲切。带着我的逗比室友去老城与山歌会面,一路小姑娘比较淑女,一进客栈大门原形毕露

临走前山歌请我和他的伙伴吃了鸽子宴,这是我第一次吃鸽子。后来他去了塔什库尔干,而我也要打道回府了。正如高阳所说,有缘总会再见的。
那些一路遇到的可爱的人们,有缘,我们总会再见的。




初夏来到新疆,却没能等到她的秋天。起初我略感遗憾,甚至有对自己的一丝丝否定。苏联说:如果一个人无法做到对自己宽容,那就永远无法宽容别人。”生活里遇到的人们,很大一部分存在的意义是通过他们让我们看清自己。这世界本没有什么应对与错,向左是对的,向右也应该是对的。为下一次来新疆多留些念想吧,我心心念的帕米尔高原,阿勒泰秋季金黄的白桦林,游牧民族每年壮阔的转场,窝在伊宁反把他乡当故乡的安然自若。
新疆是系统的,是包罗万象的。来了新疆才知道之前去过的地方只是它的一些片段。当回来的火车经过茫茫戈壁,又途径大片的丹霞地貌时,当时正在听大敦煌,苍凉的配乐和眼前荒芜辽阔的景象交织一起。脑海里又迅速翻滚起像热爱新疆一样热爱的另一个地方-敦煌。在敦煌我同样给自己留了后边再去的念想:王潮歌的《又见敦煌》,我可以想象得到它会如其他的又见系列一样感动着每个人的心。再见,我热爱的西北,再见,我深爱的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