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宰相”
《梁纪十三》
梁武帝萧衍大同二年(公元536年)
三月,戊申,丹杨陶弘景①卒。弘景博学多艺能,好养生之术。仕齐为奉朝请,弃官,隐居茅山②。上③早与之游,及即位,恩礼甚笃,每得其书,焚香虔受。屡以手敕招之,弘景不出。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先咨之,月中④尝有数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将没,为诗曰:“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⑤。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⑥”时士大夫竞谈玄理,不习武事,故弘景诗及之。
【注释】①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一带)人,自号华阳隐居。著名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华阳陶隐居集》等。②茅山在江苏镇江句容,是道教上清派发源地。③梁武帝萧衍。④月中,谓一月之中也。⑤王衍,字夷甫;何晏,字平叔。按胡注:以魏、晋谕梁也。山涛评价王衍: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⑥《弘景传》曰:后侯景篡,果在昭阳殿。史言修道之士有识时知数者。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