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电的周五夜晚-日记
停电的周五夜晚,还不想睡觉,反正第二天不用上班,只想尽情放肆!就随便聊聊,记录一下最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
(一)
我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故事,很打动我。
太阳系曾有一个美丽的游客,它叫哈雷彗星,轨道运行周期约是76年,地球上的人类每76年得见它一次,最近一次在1986年出现。
1986那年哈雷彗星划过天空,诗人余光中借此突发灵感写出了《欢呼哈雷》,把哈雷彗星比作:星际的远客、太空的浪子、独来独往的壮士。
遥想余光中一生数次逃亡离乡,真如远客、浪子、壮士,一直等待着回归家乡。
只是下一次哈雷彗星的到来,他等不到了。
而2017年12月14日,他于台湾逝世,享年89岁。
正应了诗中有一句: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二)
我前天终于下定决心放弃跟一个聊了三个多月的男生联系,因为我的耐心已经用完了。
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合不合适、有没有可能,其实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判断,没必要继续浪费大家的时间。
如果一个可发展的潜在对象,超过三天不找我,我就默认为他不喜欢我。
有的人可能会说,那女生不找男生是不是也是不喜欢他?那还真不是,男生跟女生的思维是不一样的。
男生是直线,如果他想做一件事,他就直接去做了,如果他喜欢你,他就算再忙也会抽空想起你,想要找你。
如果一个男生真的喜欢你,他是绝对忍受不住三天不找你的。我认为这个被我命名为“三天定律”的法则适用于90%的男生。
你三天没找我,我知道你不喜欢我。第四天,你找我了,我知道你刚好无聊了而已,我可不奉陪了。
而女生的思维是复杂的曲线,她们有很多顾虑,当她不确定对方是否真心或者是否喜欢自己的时候,大部分会选择观望或者欲擒故纵。
而且我的耐心极限值真的只是三个月,每天敷衍地聊天也没意思,彼此这样吊着对方更没意思。
前车之鉴告诉我,通过线上聊天去了解对方,是极其不靠谱的。
再说了,森林很大,树很多,鱼塘很大,鱼很多。
其实单身也很惬意,我可是不会为了任何人而将就或者委屈了我自己的哦。
为了迁就对方的社交平台使用习惯,在我们加了彼此的微信基础上,我还下载了WhatsApp跟对方聊天。因为他平时回复微信实在是太慢了,不过他回复WhatsApp也很慢,我真的很想翻白眼。
刚接触的时候,见过两次面,我觉得这个男生挺不错的,即使他回复得很慢,大家也不够熟悉的情况下,我还是愿意多花点时间和耐心的,谁让我觉得人家不错呢。
当我对你还有那么点意思的时候,行,我可以主动点,但是当我真的觉得这人“怎么回事啊,真没劲儿”的时候,不好意思,我连招呼都不打就走了,直接卸载了WhatsApp。
用一句我最近看了认为特别有道理的话来说就是:在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热爱生活;在不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看清世界。
老子不跟你玩了。
(三)
之前有一段时间,跟两个朋友莫名地疏远了,其实对我还是挺打击的,因为我还是很在意他们的。
这两个朋友,其实准确点来说,是平时玩得比较好的同事,一男一女。
那位女同事,我把她称为A吧;那位男同事,我把他称为B吧。
我跟A是去年12月中下旬的时候,忽然之间大家很默契地谁也没找谁,仿佛默默地达成了某种共识,从朋友降级为普通同事的关系。
曾经我跟她很要好,我们无话不说,对彼此的小秘密、家庭琐事、感情史都超级清楚。
可能是我有时候忽冷忽热的脾气消磨了我们的友情和她的耐心;也可能是她有时候分寸太过了让我感到不舒服。
自从我们再也没跟对方说话之后,我们真的彼此沉默了半年。
后来再次有交集,是公司同事间有了新的八卦,她忽然微信我知不知道那件事,然后我们重新开始正常联系。
其实我是有预感的,我知道她时不时会去看我的微博,因为我也是时不时去看她的微博。
那时候,我发了一条感慨友情的微博,当时我家里发生了些事情,有两个好朋友帮了我很多,有感而发。
我想她也看到了,然后更加了解了我对朋友的理解和态度,认为我们是时候应该结束“失联”状态吧。
现在虽然说,没以前那么要好,但也还行吧。
再说说B,我对B的情感就比较复杂了,因为我喜欢过他,也曾经一度怀疑他好像对我有点意思,但是我知道我们非常不合适。
我刚毕业那会儿在同一家公司,他比我大五岁,那时候我们基本没交集,后来相继辞职之后就更加没联系了。
后来我们又在现在这个公司成为同事,我也忘记是什么时候变熟的,总之我们是一直相互交流八卦变熟的。
其实我一直蛮欣赏他的,虽然他gay里gay气的,但是很幽默,工作能力也不错,不过他这个人性格有点古怪。
慢慢地我发现我喜欢他,算暗恋吧,但是也不是迷恋,就是很有好感。
我在公司待了一年左右吧,去年实在是太累了,心力交瘁,然后提出离职,他劝我不要走,但是我去意已决。
自从我离职之后,他找我聊天的频率越来越高,我到新公司上班之后,他几乎每天找我聊天,分享公司的八卦给我,还老怂恿我回去,还单独约我吃了几次饭。
之后,我因为在新公司工作得实在不顺心,前公司也确实待我不薄,加上B每天的怂恿和劝说,我就会回去上班了。
我可以看得出B很开心,有一次比稿期间,他还请我到他家吃饭,就我跟他两个人。
那段时间,给人感觉真的挺暧昧的。
但是后来,我跟B另一位玩得要好的女下属因为工作上的事起了冲突和矛盾。
B、女下属,还有另外一个男同事,他们是一个小团体,互为盟友那种。
因为B之前在我们部门人缘不好,很多人都很讨厌他,至于那个女同事的为人就不过多赘述了,反正她在我们部门是出了名的心机女,人缘很差,今年五月辞职了。
他们有种“惺惺相惜”的革命友谊吧,所以就抱团了。
后来,我跟B、她分属不同的项目组,基本上没有交集。
之后我跟B变得很疏远,现在几乎也不讲话,我知道跟那位女同事也有一点关系。
最近聊天的时候,我觉得我跟B的对话变得有点奇怪,就是有微妙的陌生和不适感。于是我们都尽量不跟对方聊天了,反正也只是变回了同事关系。
经过这两件事,我对职场的人际关系有了新的看法。其实我身边现在很多好朋友都是从同事发展过来的,我基本上在工作过的每一家公司都能交到一个好朋友。
曾经我以为A和B也可以成为我的好朋友,但是现在我知道了:不一定,也可能不是。
这两件事对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因为真心对待的朋友,后来因为一些莫名其妙、不知名的原因疏远,而且在处理存在第三人的矛盾与冲突关系中,他们变得越来越冷淡。
这其实让我挺心寒的。
我说这些事情,不是要表达“职场没有真感情”这件事,而是给我的反差冲击真的挺大的。
对比我身边那些从同事发展过来的好朋友的历程来看,我和A和B的故事走向让我很意外。
虽然说,在职场上能交到朋友是一件很幸运很值得开心的事,见不到朋友也非常正常,因为我们就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但是从熟悉到疏远,这个过程很难不让人打从心底里怀疑一下对方和自己。
反正以后就是平常心对待了,别给自己、也别给别人太多期待,这样自己就永远不会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