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道士是《长安十二时辰》的人物原型,建功立业、学道修真两不误
日前,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
易烊千玺扮演的靖安司丞李必深受观众喜爱。
而李必的原型,
则是唐朝中期重要的人物——李泌(音必),
说起李泌,实则与道教有很深的渊源。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阐述道教思想
李泌生于唐玄宗开元十年(西历722年),今陕西西安人。受唐代崇道氛围的影响,自小对道教思想就很感兴趣。
十七岁时,李泌写下了诗歌《长歌行》,年纪轻轻就为自己设计好了一生,那就是要么学道修真,要么建功立业。
而事实上,李泌的一生也确实是在这两条路上徘徊。
他对《周易》、《道德经》颇有研究,玄宗曾召他进宫进授《道德经》,晚年又参修国史。

▲《长安十二时辰》
李必言明唐玄宗曾邀请自己讲解《道德经》
李泌是中唐史上突出的人物,他几乎和郭子仪相终始,身经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参与宫室大计,辅翼朝廷,运筹帷幄,对外策划战略,配合郭子仪等各个将领的步调,使其得致成功。
而他奉行道教思想,不固执己见,适应客观形势以做到出处自由。
该仕则仕,该隐则隐,避免了杀身之祸,实践道家精神。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行揖礼
李泌在游衡山、嵩山时,“遇神仙桓真人、羡门子、安期生先生降之,羽车幢节,流云神光,照灼山谷,将曙乃去,仍授以长生、羽化、服饵之道,戒之曰:‘太上有命,以国祚中衰,朝廷多难,宜以文武之道,佐佑人主,功及生灵,然后可登真脱屣耳。’”(《邺侯外传》)
这段记载说明了李泌早年有过进山修道的经历。从此以后,李泌就长期绝粒食气,修黄老谷神之要。

▲《长安十二时辰》
李必在玄武真君(玄天上帝)神像下
李泌一生崇尚出世无为的老庄之道,视功名富贵如敝屣,在肃宗、代宗两朝数度坚辞宰相之位,并且最终远离朝堂,长年隐居于衡山。
贞元三年(西历787年)六月,他终于同意德宗的请求,出任宰相,当时已是六十七岁高龄。贞元四年三月,李泌羽化。
虽然执政的时间很短,可李泌在任期间却做了许多意义重大的事,从而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大唐总体形势的和平与稳定。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善于运用黄老拨乱反正之道的作为,实在是望之犹如仙人高真。
李泌一生,自强不息,是老子所言“功成名遂身退”成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