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命碳水——舌底生甘的杂粮窝窝头
最杀脑细胞的事情是什么?剧本杀?狼人杀?密室逃脱?垃圾分类?……Hmmmmm垃圾分类算一个啦…
还好我不在魔都,不用每次去倒垃圾时被街道大妈灵魂拷问:“你是什么垃圾?”而让纠结的我每天绞尽脑汁的事情,是吃、什、么、饭。
鱼肉蛋奶、除根茎类之外的蔬菜,可以做很多搭配,可是常常难住我的,是主食。
我才不要为了减脂戒掉碳水,毕竟中年人,承受不了掉头发、姨妈紊乱、皮肤粗糙、记忆力减退、情绪失控等等一系列后果,中年人好艰难啊,不要再把主食带来的欢愉拒之门外了好么。
可是每次为了省事往菜里加一些根茎类蔬菜代替主食时,吃起来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到底少了什么呢?是扎实的口感,还是吞咽时的满足?都有。
在一把一把的荞麦面条被我干掉、一兜一兜的糙米燕麦被我咽下之后,又突然记起小时候妈妈常常给做的杂粮馍馍、杂粮窝窝头。我异常喜欢那种粗糙的口感和香甜的回味,并且吃过之后就基本拒绝了白面馒头这种东西,觉得咬起来无聊又没劲,哪有杂粮馍馍的深沉与内涵。
窝头扎实,好存放,刚好一拳大小,做早、午饭的主食再合适不过了。材料齐全,搞起!

做杂粮窝头的原料可选择项很多,我单单喜欢玉米面和玉米糁的配搭。其他的杂粮面也都可以。
关于每样材料准备多少,我并没有精确的标示,因为我也是靠我蒸屉的容量和口味的喜好来决定每样原料加多少,没有固定标准的。

窝头里那一份甜的任务,就交给了这些神奇的沙地蜜薯,洗干净上锅蒸熟之后(用筷子轻松插入就表示完全熟透)挑出几个剥掉皮放进小盆里。

别问我多少克,喜欢你就多放点,怕甜你就少放点。
然后加入玉米面、玉米糁(细)、少一些的白面(可加可不加,加入后面的粘合性和延展性更好一些)

这些也是看你的喜好,喜欢什么就多加一些,比如我好喜欢玉米糁的粗糙感,后面揉好面团后我又加了一大把进去。
窝头都是偏硬的口感,比起随便都可以被压扁的发面大馒头要扎实的多。所以我没有准备酵母,这个也是看个人喜好,想要软一些你就加点酵母粉进去。
没有酵母但我有一个秘密武器,可以适当的帮助面团蓬松变软并增加一些风味的武器——蜂蜜。

挤一坨进去,原料齐了。不用加水,因为蒸熟的红薯里含的水分就够了。
这时可以伸出你的九阴白骨爪,疯狂的把盆里的所有原料抓碎捏匀,包括所有的粉类和红薯块,把它们充分揉匀在一起。享受这个解压的时刻,多揉一会儿,不均匀的地方可以抓碎再揉匀。最后把它们和成一个面团。

保鲜膜贴面团放好,再盖上一块拧干水分的湿毛巾保存面团水分。然后把盆子放在温度略高的地方,夏天的话就是窗户边,等待醒面两小时。
这个时间也是可以调整的,想多松软一些就多等一会儿,用酵母粉的盆友就可以少等一会儿,但发起来的面团拿出后需要再揉一揉排一下气。
我的锅很小,蒸屉挤一挤只够放八个窝头,所以我用秤称了一下面团重量,把它等分成了八份。不介意大小的话直接抓一坨整形就好了。
分好的面团在手心轻轻摔打一下让它表面相对光滑一点,然后整成鸡蛋形状。

然后用大拇指在底部按出一个窝,一边按一边旋转揉捏,两个手一起动。具体的手法嘛…就假装自己像小野二郎在掌心捏寿司的样子一样就好嘿嘿嘿。
揉好之后它是这个亚子的

把它们蒸屉里摆好,上锅大火20分钟就阔以啦。

蒸好之后快速拿出来晾干水气,然后拿起一颗飞快地掰开塞进嘴里!
烫烫烫烫烫烫烫——

氮素我滴妈呀!好甜好香啊!根本停不下来!!

有十足的咬劲儿和香甜的味道!嚼一嚼舌底回甘耶~爱了爱了!
杂粮窝头的原料可以用各种你喜欢的非白面粉来做,并且真的很百搭,红薯也可以用山药或者芋头来代替,红豆绿豆,荞麦粉高粱粉,大枣花生等等什么都可以,营养丰富,粗纤维对消化系统也特别友善,重点是,作为减脂期的主食不要太合适!
最后这锅窝头的结局是,我还没有来得及一个个包起来放冰箱,晚归的李同志哐哐就怼了三个半下肚,还连连说好甜好好吃……
食物是给人力量和温暖的宝贝,主食会更加给你带来情绪上的满足和内心的抚慰。为了减重放弃主食实在得不偿失,只需要换种方式,它会继续保护你的皮肤和头发,安抚你的胃肠消化功能,以及平衡肉食食用过量对肝脏的损害。每天每顿不过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