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有罪吗?——《曼斯菲尔德庄园》第八周
题外话:之前没有想过会这样读下来,整整一年时间,我这个强迫症患者又非得在6月的最后一天结束Austen的这最后一本小说,所以本周实际上是完成了两周的阅读任务。也是时候该画个句号了,也许哪天会再拿起来重读吧。不过目前,Woolf的作品正在书架上等着呢。
虽然从小寄人篱下,但因为不愁衣食而能静心自养,范妮基本上还算是安安稳稳地过生活。可是身边出现的一个个人,发生的一桩桩事情,她的应对方式折射出的是她的能力、品行和内心。这个姑娘,重感情,有力量。大姨妈对她百般嫌弃和挑剔,但是二姨妈一家对她并不苛刻,尤其埃德蒙表哥更是从小给予她很多关爱和鼓励,她对表哥的感情也自然而然产生。眼看着表哥对一个表面看似优秀实则不相匹配的女孩执迷不悟,她也从未透露过半点自己的想法。她最不愿意表现出评判或教导的姿态。这并非隐忍退让,而是一种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智慧。如果说范妮对埃德蒙是一种自始至终的爱恋,那么埃德蒙对玛丽则是一种迷恋之后的清醒。其实他并不是没有看出玛丽的问题,也感觉出可能不是一路人。可是他又觉得自己爱她,不忍舍弃她。直到妹妹私奔这件事,他彻底看清了玛丽的为人。才终于说出了,玛丽的过错“是原则上的过错,是思想上的腐蚀堕落”。
托马斯和普莱斯两个家庭的教育都存在问题。范妮在多年以后才有机会回到自己的家,却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到处吵吵闹闹,父母亲也似乎没有多少欣喜。父亲的粗俗无礼,无法得到她的敬重。母亲办事拖拖拉拉,不断埋怨,不会过日子,总是责备仆人,家里的生活丝毫没有条理,懒散邋遢,对孩子不教育也不约束。相比之下,她在曼斯菲尔德庄园成长起来,还算比较幸运。只是,托马斯家的教育也好不到哪里去。姨父虽然看似忠厚诚恳,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怎么上心。姨妈则是将全部重心放在自己和钱财,任由那个更为势利且更爱管闲事的姐姐去带着两个女儿四处交际。从小娇生惯养的两个女孩子,一心热衷于社交和婚姻,在感情面前没有判断力却忙着,心斗角,还出现了私奔的事情。托马斯爵士最后才意识到,提高心智和礼仪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品格和性情。而普莱斯家,也许永远不会明白。
以前经常有看到对原生家庭的讨论,那么原生家庭真的有罪吗?它确实可能成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某些制约,比如玛丽亚和茱莉亚,又比如苏珊;但也并非绝对的影响因素,比如范妮、威廉,又比如埃德蒙,他们身上还是有着不一样的东西。所以,原生家庭不是什么挡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