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读后感之3
day16,六月三十号(当当共读群打卡内容)
《情人》3
女孩对小哥哥的感情,应该是基于两点吧?一是相比于母亲的漠视和大哥的自私暴力,小哥哥对她友好而温和,能让她心安;二是两人同处于这个困窘又冰冷的家庭的底层,只有两人之间的情感才会让他们感受到一点点温暖,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哥哥是她的精神和情感支柱。而那个中国少爷身上,或多或少有和她的小哥哥相似的地方,比如性格、举止、情感依恋等等,这可能就是让他们相互吸引的神秘力量吧?
女孩和中国少爷之间是真爱吗?当然是!如果不是,女人怎能在多年以后,还能从如烟似雾的纷杂往事中,理出俩人从开始到结束的点点滴滴?如果不是,男人怎么还能在多年以后,一听到她的声音就会颤抖?怎么会说出“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两个可悲之人之间,除了爱情,还有同病相怜。相爱却又明知这种不同阶层、不同人种之间的爱不会被双方家庭及社会所接受,何况还有更大的财富上的差异,再加上相互的怜惜,所以他们爱得热烈又疯狂。他们的爱于他们有太多的意味,是正常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也是对自己不幸或不爱的家庭的反叛与逃离,还是两个人的惺惺相惜和相互的怜惜,以及爱而无能终局的绝望…
(无论共读群还是豆瓣上的评论,不少人或者评价不高,或者说看不懂。其实从自己读《百年孤独》和《情人》的经历看,有几点吧,一是至少得看两遍吧?年轻时看一遍,过几年甚至很多年再来看,会有不一样的理解;然后就是要有足够的世界名著阅读量的累积,最后,自己要有经历或阅历)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