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入手的那些有趣的博物馆文创
查看话题 >美物分享,那些撬开了我钱包的博物馆文创
今年618本来无甚血拼的打算,然而等到了久未更新的美学博主的推送,然后又被成功种草了一个......花瓶——曾被我信誓旦旦划归为搬家前绝对不买的那类物品。再次证明,在美好的事物面前,断舍离就是个伪命题。

这款花瓶是野兽派和V&A博物馆推出的合作款,从1914年的音乐剧《脚下留神》(Watch Your Step)乐谱封面汲取灵感,作为花瓶元素。

此次野兽派和V&A博物馆合作的摩登时代系列,都以20世纪初彩绘海报为主题,除了花瓶外还包括香薰蜡烛、散香器、装饰画、茶具等,产品都具有明显的ArtDeco风格,俏皮可爱。

摩登时代系列的风格深得我心,不过毕竟定价略高,想到故宫在某猫上有文创旗舰店,我尝试性地搜索V&A博物馆,没想到真的找到了,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虽然国内博物馆文创热潮是从近几年才掀起的,但国外的诸多博物馆,由于门票价格低廉甚至可免费参观,文创产品早已经成为其主要盈利方式之一。
得益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曾经需要出国或者海淘购买的世界知名博物馆文创,现在便捷的在某猫上就可以下单啦。本文主要总结某猫上已有的博物馆旗舰店,618已然过去,双11还会远吗?
V&A博物馆
V&A博物馆的全称是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创建于1852年,最初为工艺博物馆(Museum of Manufactures),1899年,维多利亚女王为博物馆的侧厅举行奠基礼时,将博物馆正式更名为V&A,以纪念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

V&A是世界顶级的工艺美术、装置及应用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200多万件藏品,涵盖人类5000年的创造史(这海口不是我夸的,是官网介绍上写的)。馆藏以欧洲展品居多,也包括中国、日本、印度和伊斯兰艺术和设计的收藏。
V&A是世界第一个内设咖啡厅的博物馆,1868年,博物馆共开设了Gamble Room、Poynter Room、Morris Room三间咖啡厅。彼此间风格各异又融合多样,从结合英国瓷釉珐琅贴片的文艺复兴风格、到东方绘画图案装饰,再到地中海及教会元素的运用,每一处细节都被精心设计。

虽然没办法立刻马上前往V&A的咖啡厅享受下午茶,但马上拥有源自同款计师威廉莫里斯(就是Morris Room的设计者)的小礼物倒是很可行,比如这只充满古典主义美学的,爬花宫廷杯印花马克杯(附赠一只超美同色印花的盒子)。

威廉莫里斯是英国杰出的及设计师,同时也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他设计的壁纸、纺织品、花窗玻璃等图案在维多利亚时代引领流行,甚至重新注解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审美。
除了马克杯,V&A旗舰店还在售莫里斯系列的眼镜盒,其印花取材于1875年推出的壁纸《忍冬》。这个眼镜盒我一眼就相中,正好原来的眼镜盒报废了,这个眼镜盒可以折叠、方便出行携带,美貌与实用兼得~

概括起来,印花是V&A博物馆文创品的一大特色,除了莫里斯系列,还有充满异域风情伊兹尼克系列,以及爱丽丝梦游仙境系列等。

大英博物馆
大不列颠乃至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的旗舰店文创主要涉及“古埃及”以及“浮世绘”两大IP,而欧洲历史相关的文创却少得可怜,店内到处可见的古埃及元素,让我高度怀疑点进了埃及博物馆的页面。

据说在大英博物馆的网站上,搜索次数最多的词条就是“埃及(Egypt)”,而埃及馆也是当之无愧最受欢迎的展厅。古埃及文物中的精品,在18至19世纪,通过“巧取豪夺”的手段,依次被纳入大英博物馆中,共计十万余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罗塞塔石碑。

这块黑色的玄武岩,于1789年被拿破仑的远征军,在罗塞塔偶然发现。石碑上的同一诏书,由古埃及象形文、古埃及通俗文、希腊文分别刻写。当时欧洲的学者苦于无法破解埃及文字,而石碑上的希腊文翻译犹如密钥一般,使得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最终被破解。
本来石碑是属于法国的,但是由于英法战争,石碑作为战利品被运送至英国,并以英王的名义捐献给大英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以罗塞塔石碑为主题的文创品都走“黑色酷我”路线,最受欢迎的前三名分别是胶带、美甲贴、行李牌——嗯,这种点到即止的(假装)有内涵我觉得就可以了!

相比之下,与萌神外形相似的阿努比斯和巴斯特的文创就相当丰富啦,博物馆还联合索贝克(Sodek,原型为鳄鱼),推出了“埃及萌神”系列。

阿努比斯的周边我觉得看看就好,毕竟是死神和冥界的守护者。巴斯特倒是可以考虑,谁让我也是有猫的人,另,吸猫确定不是古埃及人的另一大文明创举?

“埃及”并不是大英博物馆官网唯一火爆搜索的词条,你一定想不到,与之并列的词条竟是“Shunga(春画)”。Shunga是浮世绘的重要主题之一,大英博物馆曾在2013年至2014年布置了“Shunga sex and pleasure in Japanese art”主题展览,引起巨大轰动。

不过鉴于其题材的特殊性,文创产品中并不涉及Shunga,知名度更高的《神奈川冲浪里》周边随处可见,团扇及折扇系列倒是蛮适合夏天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简称“Met”,是的,每年时尚圈的盛会Met Gala就是在这里举办。作为一个离时尚圈最近的博物馆,Met旗下的商品大部分已经超过了文创的范畴,完全可以归于时尚单品,包含珠宝、配饰、服装、家居装饰品等,宛若一家原创精品店。

借今年Met Gala的东风,坎普风潮(Camp)也成为了Met主推的系列。坎普源于法国俚语“Se Camper”,意为“夸张的展示”。更为严肃的“坎普”定义源自于苏珊·桑塔格的论文《坎普札记》:“一种夸张的、人工痕迹重的、对非自然物的喜爱……它是一种以审美态度看世界的方式,但并不是审‘美',而是审视其风格。"

这段定义比较晦涩,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是一种“恶趣味”以及“怪美的”组合观感,虽然浮夸(或者大众意义上的丑),但是能让人get到其特别之处,让你愿意停下来欣赏,比如世界人民熟知的Lady Gaga,就一直是坎普风的实践者。

Met旗舰店中的坎普风格单品,主要是艺术画作与趣味性结合的日用品。比如这件名为《占卜师》的丝巾,图案取自同名画作,但主体人物的表情宛若古典主义“表情包”,很迎合时下年轻人的互联网趣味。丝巾四边上则写着“One should either be a work of art, or wear a work of art.”,真是我所见过最可爱的拍马屁方式(还做到了自卖自夸)!

不过Met最有名的是其珠宝系列单品,系列名称根据灵感来源藏品命名,其中不乏许多与奢侈品牌品味相当的珠宝设计。
比如俄罗斯帝国系列的小蜜蜂耳钉,不由令人想起Gucci。这件珠宝的灵感来源于彼得卡尔法贝热(Peter Carl Fabergé )的设计。

法贝热是俄罗斯著名的工艺美术设计家,深得亚历山大三世与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喜爱,他最为传世的作品就是复活节彩蛋,被各国皇室视为珍宝。

Met的俄罗斯帝国系列中许多设计就以法贝热彩蛋为原型,以黑金为主色调,通过简约的方式致敬经典。例如这款圆形耳钉,取材于法贝热的高加索彩蛋(Caucasus Egg),耳环中间的镶金水晶,与彩蛋顶部的皇冠设计相似。

同系列的怀表,则直接做成彩蛋的形状,其外形借鉴拿破仑战争纪念彩蛋(Napoleonic Egg),内藏表盘,装饰与实用兼备。

个人认为Met为直男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礼物参考清单,与女朋友的重要纪念日,又不知道送什么,在这里挑选一个饰品,审美与内涵兼具。记得注意有些商品需要30天的发货期,不然纪念日到了礼物没到,也是要挨打的吼~~
敦煌研究院
敦煌石窟,一直是我旅行地名单里的白月光。这里本应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文化宝藏,却因一个无知的小人物,和当时动荡的局势,文物外流严重,如今世界知名的博物馆中都藏有敦煌文物。在前述的大英博物馆中,敦煌壁画就是其另一镇馆之宝。
关于敦煌研究院的历史,有着宿命般的机缘巧合。1935年,留学法国的常书鸿在旧书摊上第一次看到了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这位当时享誉法国华人圈的画家仿若被击中了一般,愧疚于自己万里求学,却不曾知晓故土的文化瑰宝,懊恼之余决心回国,守护敦煌。

回国后,常书鸿在梁思成的力荐下,担任敦煌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所长。此时的敦煌是真正的塞外凄凉地,石窟更是破败不堪、岌岌可危。为了守护石窟,常书鸿毅然在此安家,娇柔的妻子忍受不了戈壁黄沙,抛弃了他们。常书鸿14岁的女儿常沙娜,不得辍学回家照料父亲与幼弟。

父女二人从此与石窟相伴。常书鸿组织学者修复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常沙娜则跟着一起临摹壁画。1946年,“常书鸿父女画展”在兰州举办,敦煌的盛颜,终于令更多的人知道。


因为常书鸿的守护,敦煌的文物免于在动荡的时局中再次遭洗劫,也因为常书鸿,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艺术家来到敦煌,并再未离开。

如今再提起敦煌,谁人不知莫高窟与飞天?作为一篇种草文,我本来无需写此段渊源,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很需要一些美好的品质来告知我们,无形的价值是怎样的。
回到正题(转的真够硬的),近年因为“网红”故宫,国内博物馆门纷纷跟随大哥的脚步,开启文创之路,敦煌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店虽然开得晚,但因为常沙娜,以敦煌石窟为灵感的工艺美术设计却开创的很早,最著名的就是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天顶华灯。

敦煌研究院也推出了“常沙娜笔下的敦煌之美”手账本系列,有“敦煌”与“花开”两个主题,手账本中包含常沙娜的相关画作。

当年常沙娜辍学回到敦煌后,在千佛洞与艺术家们进行美术史学习,并与工作人员一起临摹壁画。常书鸿要求常沙娜将北魏至元的代表石窟的重点壁画都临摹一遍,这段经历令常沙娜开启了人生第一段艺术修行。

“敦煌”手账本收录了常沙娜的壁画临摹作品,从北魏到西夏,共十二个朝代,近300幅精美画作。手账本的扉页,写着常沙娜的话语“我的学习经历不同于一般的孩子,学习敦煌艺术就是我的童子功。”
除了画作,手帐本中还配有敦煌装饰图案的知识,翻阅手帐,仿若跟着少女常沙娜一起经历了敦煌艺术的学习,与其说是一本手帐,更像是一本敦煌美术史启蒙书,很有纪念意义。

"花开"手帐本中收录了常沙娜的花卉绘画作品,近400幅作品,风格更为清新,可以作为植物图鉴。

目前正值旗舰店一周年庆,许多断货下架的文创又重新补货啦。敦煌迷们抓紧机会哦,下次补货也不知道要等多久(再等一年也是有可能)。

中国国家博物馆
终于写到我最熟悉的博物馆了。如果把国内的博物馆拟人化,国博一定是最委屈的😳,因为从小和“别人家的博物馆”故宫相邻。故宫的光环太耀眼了,不仅坐拥600年历史的宫殿,还藏有历代珍品,近几年还因为单霁翔变成全民打卡的“网红”,国博只能另辟蹊径,除了历史文物,还走“根正苗红”的路线🤣。
国博馆藏数量虽然不及上文的博物馆们,但是文创旗舰店中的纸雕系列文创还是可圈可点的。
在我Pick名单首位的是大观园纸雕灯,因为一直在听《蒋勋讲红楼梦》,看到红楼周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入手了。纸雕图案取材于于清《大观园图》,并不是名家作品,作者不详,据说从旧王府的废纸中找到的。

原图中的建筑及人物却极具细节之美,以此为蓝本的纸雕灯中主要再现了蘅芜苑、蓼风轩、凸碧山庄、牡丹亭等建筑,层层剪纸相叠,立体生动,暖色的灯光就真如月色一般。一个可以放在床头静静欣赏的大观园夜色,真的很能安抚一个红楼迷的心。

如果觉得价格略贵,还有同主题的纸雕贺卡,还原度更高,可以看到原版图画中所绘的《红楼梦》一些脍炙人口的情节。卡片后面投上灯光,也变成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纸雕灯。

其他纸雕文创还包括立体贺卡,立体小夜灯,价格都在百元以内,很适合教师节或者母亲节作为小礼物。

以上就是我的某猫博物馆文创草单,由于本文拖稿严重,导致我基本上把文中所列的商品都买了(荷包受到了暴击🤣)——最初是被物品美貌吸引,查阅和了解蓝本文物的背景后,更有了纪(fei)念(mai)珍(bu)藏(ke)的理由。
血拼之后,总是容易空虚,默默把这些博物馆作为新草单,有生之年,一个一个去参观,享受审美与艺术的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