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第三个核心器官肠道——读《肠子的小心思》
由于我十年来糟糕的作息与饮食,肠胃一直不好,但我这人有点轴,总觉得养生是民科,什么夜间排毒,要早睡早起,不吃夜宵等等俗话……我都不太信服,所以明知道熬夜、冷食、辛辣、油腻应该是不利健康,但还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人各有异,这些道理也是不一定准的。最近状态不佳,就想着还是看看科学,关注健康珍爱生命。
这本书写的挺幽默,严肃一点的人可能不是很接受,不过我觉得非常好,有趣、通俗。
肠子有多重要?
人体大致有三根管带衍生而来。一、以大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二、以心脏为核心的血液系统。三、以肠道为核心的原始肠管。
广义的肠道不仅仅是指大肠、小肠,而是从上部口腔一直到肛门的整条管道。控制住饮食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绝大部分的免疫系统,提供人体的能量与保护,相当于财政部长+国防部长。小肠是能量转化的主要场所,也是能量吸收的场所。食物转化为葡萄糖、氨基酸、脂肪被人体吸收,小分子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在小肠分解出来后经由血管输送到其它器官。而大分子的脂肪也是在小肠分解不过通过淋巴系统输送。
确立了肠道的主要地位之后,书本花了较长篇幅详述了粪便的形成过程以及各种病变引起的某功能失常出现的后果。不仅仅是腹泻问题,上面讲了肠道控制的是整个能量供应与2/3以上的免疫系统,口臭、脚气、害羞、呕吐、发炎等等很有可能都是肠胃出了问题。这部分细节我也记不太清了,只是感叹肠道好厉害,以前总是觉得肝脏、胃、肺要比大小肠重要,原来大小肠才是核心。
接下来大篇幅讲述肠道里的菌落。可能难以置信,和我们共生的细菌合计有两千克重。它们帮着消化食物还产生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但是菌落种类千千万万,现在医学对此还知之甚少,每个人体内种类都有差别。有些细菌控制着我们对食物的喜好,甚至还可能影响我们的思想,细菌对我们而言既是有利的帮手又是恐怖的来源。
我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喜好,保护好各器官,还要多讨好体内的细菌。把“我”这个个体当做以我为主体的生物共同体来看待或许更为合适,我喜欢的、器官喜欢的、细菌喜欢的会各不相同,或许在今后的日子里要改变单纯以喜欢不喜欢为准则的饮食、作息习惯,要分的清益害,少一些肆意妄为。
看完我感觉身体不是很妙,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要改变生活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