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反恐在长安 -《长安十二时辰》读后

如果把打不死的小强放到古代的中国,让其进行一场绝妙的反恐行动,那会是怎样的一番场景?
这部马亲王(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就是仿照美国经典反恐巨制《24小时》的模式,将一个无所不能的小人物张小敬,代入到唐天宝三年长安一百零八坊中上元节的当天,展开了一场让人脑洞大开的反恐行动。
一批突厥狼卫混入长安,在靖安司的诱捕行动惨遭败绩、狼卫首领受伤遁走的关键时刻,靖安司丞李泌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冒险启用了做过“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不久前因残杀上司而入狱的待决死囚张小敬。虽有对朝廷的切齿痛恨,为了挽救长安数十万无辜的百姓,张小敬毅然接受了李泌的委托,踏上了一条荆棘遍布、敌我难分、九死一生的冒险之旅。
李泌和张小敬都属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异类、丢车保帅时绝不会犹豫的果敢狠辣之徒,虽然彼此互不信任,但为了同一个目标可以肝胆相照。
张小敬通过跟踪突厥狼卫寻找坊图的线索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他们试图利用猛火油对长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虽然中间出现了李林甫势力的极力阻挠,但在张小敬无所不用其极的努力和靖安司的全力配合下,突厥狼卫的阴谋被粉碎,总部被捣毁,然而,幕后黑手波斯寺的一位长老却被神秘杀手所杀。巡着杀手的踪迹,张小敬找到了一个号称守捉郎的组织。
万没想到的是,在突厥狼卫陨灭之后,靖安司被一个自称蚍蜉的组织突击而被毁,靖安司丞李泌也被捉去。李林甫趁机派吉温接收靖安司,将一切罪名推给正在全力追凶的靖安都尉张小敬。面对前有追兵后有堵截的靖安都尉陷入了孤绝之境,他和李泌的君子协定已不存在,他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从此离开这个伤心之地而远走高飞。
在理智与情感的激烈斗争下,张小敬认识到只有自己还有一线可能阻止这场惊天动地的罪恶行动的机会,于是选择了沿着这条更为艰险的道路勇往直前。
凭着坚强的意志、超人的毅力、非凡的手段和仅剩的几个仍然相信张小敬的靖安司同僚的共同努力下,在几条战线上的共同协作下真相终于浮出了水面。蚍蜉集团利用突厥狼卫的前期运作,将猛火油灌入粗大的竹竿中组装到兴庆宫前的灯楼中,上元节拔灯红筹时皇上会携皇族和文武百官在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上赏灯,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引爆灯楼,彻底殄灭四品以上所有高官显贵,进而摧毁大唐统治集团。
令张小敬瞠目结舌的是,蚍蜉的首领竟然是自己当初十年西域兵时为了抵御突厥入侵而浴血奋战中的三位幸存者之一、曾经同生共死的兄弟-萧规。
萧规向张小敬讲述了自己离开军队之后,发现自己的姐姐及全家被当地官府残害,于是上报官府纠察,不料官官相护的现实使自己不得不成为一个亡命天涯的通缉犯。萧规在浪迹江湖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和自己有相同经历的老兵,都被自己舍命保卫的大唐帝国的官员们迫害而家破人亡。
张小敬的入狱也是为了给惨遭迫害而死难的战友闻无忌报仇,单人独闯熊火帮手刃凶徒,并胁迫永王答应不会迫害闻无忌的独女闻染后而坦然自首。
萧规劝说张小敬加入自己,一起摧毁这个不公平的统治集团,为死难的亲友报仇。别无选择的张小敬只有服从,并不得不弩杀被执的李泌以纳投名状,却发现原来是萧规的试探,李泌还有使命未完成。
在灯楼设计完成后,萧规带着自己的老兵敢死队通过水道前往勤政务本楼进行下一步的行动,张小敬以设施尚需改善为由携灯楼设计大师毛顺返回灯楼总控室。
不料很快被新的靖安司人员撞上,独自上楼的毛顺被萧规安排最后启动爆炸的杀手血肠所弑,千辛万苦赶上的张小敬在筋疲力竭的状况下在和血肠一番争斗后两败俱伤,血肠在按下最后的起爆机关后被萧规的预先设计所杀,张小敬在尽力破坏竹竿以泄其猛火油,在灯楼燃爆后顺着血肠预设的逃生绳滑落到勤政务本楼。
勤政务本楼上,一切已在萧规的掌控之中。在万般无奈下张小敬只有继续与萧规虚与委蛇,虽设计成功将敢死队大部消灭,却依然不得不选择和萧规一起带上李隆基和杨玉环逃走。
在萧规马上离城的关键时刻,张小敬用同归于尽的方式带着萧规跳落城墙跌入护城河。萧规伤势严重不治而亡,临死前都无法相信自己的生死兄弟为什么选择了背叛自己去挽救那个腐败的朝廷。
李泌和张小敬都坚信在萧规的背后有庞大势力的支持,李泌在怀疑太子李亨和宰相李林甫的过程中几度彷徨,最终却蓦然发现,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深得皇上信重的靖安令贺知章的儿子贺东。贺东的目的是为了纯孝,替父亲完成扶太子上台的目的,得知计划失败的贺东用仅剩的猛火雷自杀身亡。
在整个行动过程中,张小敬虽然似乎在孤身奋战,其实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比如李泌的侍女檀棋、闻无忌的孤女闻染、靖安司下属姚汝能、波斯寺知事伊斯和设计大师晁分等。正是因为在张小敬那强大的意志影响下,才使得这个独特的团队在几无生机的艰难条件下,凭着强横的坚持在机缘巧合下实现了救赎。
总体来讲,这是一部情节紧凑、悬念迭起、既视感极强的作品,让人时常有在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影视剧的快感。主人公每每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独辟蹊径地解决面对的一个个难题,使人脑洞大开,不得不佩服作者那匪夷所思的情节设计。
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手边拿着一张唐代的长安坊图,跟着书中人物的脚步在长安一百零八坊中穿行,仿佛有一种时代穿越的幻觉。
遥想当年那个繁荣强盛的大唐帝国,在开元盛世的光环下京城的普罗大众却生存在备受压迫的腐败统治之下,可以想见在远离京城的偏远地区,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不过,也许过于追求这种匪夷所思的情节,导致里面有不少环节的逻辑有些混乱,前后的解释经常略有矛盾。
比如,蚍蜉借助突厥狼卫,为什么开始时冒险让他们取得坊图,当时突厥狼卫刚刚入城,万一被突破就会影响后续的计划,而以蚍蜉的能量应该很容易搞到一张详尽的坊图;
比如,张小敬在几次面对绝境时是什么让他坚守自己的理念继续为了那个腐败的政权而奋斗。尤其是在和萧规会面之后,他背叛萧规时虽有不忍和沉痛,却依然没法说服读者理解他的选择;
比如,好勇斗狠的张小敬在设计大师晁分处两次被晁分只手夺白刃,这哪是一个身手了得的具有“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应有的水准;
比如,在寅正篇中,作者将长安县和万年县的位置搞混了,说长安县在东城,万年县在西城;
比如,萧规安排李泌在灯楼中最后的表演是为了让李亨看到,勤政务本楼上那么多人,就不怕其他人也认出李泌,万一被认出不正好成为太子参与其中的铁证么?
总之,这是一部还算不错的悬疑作品,尤其是其中几个人物的刻画可谓跃然纸上,比如元载、李泌、萧规等,反而第一主角张小敬的形象有些苍白,虽有血有肉却似乎没有灵魂,一个顶天立地的雕像般的人物:英雄盖世、无所不能,却缺少使其成为英雄的契机,为了普通大众的福祉这句高大上的空话,给人有不真实之感。相较于作者以前的《古董局中局》系列来说,逻辑不够严密,细节值得推敲,算是一部略欠精雕细琢的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