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13位牛人,他们都是怎样做事思考的?|书评
刚毕业时,特别喜欢跟老板去做的一件事就是去采访行业里厉害的人,通过跟他们交流,不仅能学习到不同的做事方法,还能提高自己的见识。
每次采访完,都能感受到自己浑身充满了能量。这种跟牛人近距离交流,成为我快速成长的一种方式。
知名广告人小马宋写的《朋友圈的尖子生》,这本书就是小马宋用朋友的视角观察以及采访,让我们看到13种有趣有料的不同人生,比如罗辑思维CEO脱不花、暴风影音创始人冯鑫等。
如果你对牛人的成长路径感兴趣,想要学习厉害的人都是怎么做事思考,不妨我们来一起学习这本书。

PART
01
你做事的结果,跟环境和个人都有关系。
马亚文15岁那年,就跟父母以合股的方式,买了人生中第一套别墅,利用经济杠杆,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初中就被父母送去上海读书的马亚文,因为提前被保送到重点高中,不用参加考试,以至于有更多的时间,去研读近自己喜欢的《上海楼市》杂志,自己还对5年来的房价趋势对比。
当时自己一个人在家无聊,就常去周围的售楼区去转悠,里面不仅凉快,能好吃好喝,还能听销售讲这个楼盘区位在哪,配套怎么样,房价怎么样,未来走势怎么样。
就这样从早听到晚,连续听了一个多月,加上自己之前也对楼盘的市场趋势做过功课,马亚文很快就掌握了10公里以内所有楼盘的价格信息,也因此发现了一个被低估的小区。
当了解到这个信息的时候,马亚文立刻去找自己的父母,表示买这套房子一定会赚钱,还罗列出了自己判断的理由。
但父母却一盆冷水泼过来,说自己拿不出100多万,马亚文用自己的方式,跟父母进行了谈判:
第一,我们买房子可以贷款,首付20万就够了,这跟其它房子相比,已经不算贵了;
第二,从小就对钱比较感兴趣的马亚文,靠着自己10年的压岁钱,没有花过1分,足足攒了2万块钱,他愿意拿出来入股,不管最后房子是亏损还是赚钱,都按10%来承担。
就这样,马亚文说服了妈妈,自己也开始了投资之旅。
听了马亚文的人生经历,可能有人会说,是他出生的命好,出生在房价还没有大涨之前,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机遇。就像90后马佳佳,也抓住了16年自媒体红利的机会,让自己身价大涨。
在时代机遇没来之前,马亚文就开始进行攒钱,并学习相关的投资知识,因为有准备,所以,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才抓住了属于自己的幸运。
PART
02
学好一项技能的关键要素。
如果你用心观察身边的牛人,不难发现,他们都有自己很专业的一项技能。比如:
叶梓颐凭借着自己对摄影的钻研,成为了天文摄影圈的IP;
李叫兽擅长营销文案,被百度收购,成为了最年轻的副总裁;
李倩擅长营销,成为了投资圈里最会营销的投资人。
那么,他们是怎么学好一项技能,让自己成为厉害的人呢?
通过刻意练习,有足够多的数量
拿最近我在学习的游泳来举例,通过刻意练习,6节课,我学会了2种泳姿。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教练每节课只教你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反复练习50次以上,基础打牢了,才会开启下一个动作。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还觉得教练教的比较慢,还自己瞎学,被教练说了一顿,你把一个技巧重复练习10遍,你会把一个动作练熟练,成为自己的本能,而用同样的时间去尝试10个技巧,你最后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乖乖听了教练的话之后,一些不足的地方,通过练习不断强化,从一直旱鸭子学会了游泳。
通过大量阅读,拓宽知识面
书里提到一个李倩成为营销达人之前,自己将营销圈最专业,最经典的书给通读了2-3遍。
读完之后,不仅自己去梳理知识的框架,还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尝试,然后去通过行动去验证,找到通往这个专业的钥匙。
如果你非常喜欢一个行业,不妨踏踏实实的去学习这个行业里流传下来最经典的书籍和案例。小马宋在进入广告圈后,阅读了几万个优秀创意广告,了解了做创意广告的规律方法,为自己成为知名广告人打下了基础。

不懂就问,向专业人士学习
脱不花在进入得到之前,已经是咨询公司创始人,商业杂志作者等,有这些title,也是得益于“扑老师,不懂就问”这个做法。
书里有一个印象让我特别印象深刻,脱不花在28岁开咨询公司顺风顺水的时候,为了逃离舒适区,经常去参加互联网圈子的活动,而互联网圈子的这些人不论说什么,都能引起脱不花十足的好奇心,因为不懂的地方简直太多了。就像有个人说要快速迭代,脱不花就跑去别人跟前问,迭代两字咋写。
后来,脱不花也是通过学习,认识了罗胖,之后成为了得到的CEO。
很多人不是一直牛,但会跳出自己舒适圈的人,只会让自己从很牛变得更加牛。
陶杰在《杀鹌鹑的少女》写到,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如果你对本书的牛人的成长经历感兴趣,书里13个主人公的经历都非常值得借鉴,学了就去实践吧。每个道理都看似非常简单,但突破舒适圈的过程总是痛苦的,做到了,就是蜕变和享受。
站在时间的维度上考虑,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跳出舒适圈,去锻炼自己的优势技能,在下个大环境机遇来临的时候,我们一起牢牢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