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摘抄
⭐乡土本色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夫妇和孩子聚居在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关联 破冰行动 塔寨村]
生而与俱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
⭐文字下乡
智力是学习的能力
文字所要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
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再论文字下乡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
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都市社会里有新闻;在乡土社会,"新闻"是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
⭐差序格局
个人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
格兰亨姆公律也就是旧币驱逐新币 又如坏钱驱逐好钱一般,公德心就在这里被自私心驱走。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抚育孩子的目的就在结束抚育
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
求效率就得讲纪律
西洋家庭团体:两性关系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安慰的中心。
就是在乡村里,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见的现象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