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我写过最玄乎的采访提纲啦。
关于木推瓜的精神内核:
1、去年在上海看赵老大演出的时候,你说这些年你都在玩摇滚,大忘杠和木推瓜有一点点的怠慢了,你所想要表现和呈现的是一种怎么样的摇滚形式?
2、正如你曾经说的,摇滚乐是“反抗和自由“,年轻时这样说,现在你还这样觉得吗?会觉得现在摇滚乐已经变成一种商业消费的东西了吗?(大家会逐渐忘了摇滚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3、既然说到摇滚乐商业化这件事,那我们聊聊最近很火的《乐队的夏天》吧,大家都觉得这个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小众乐队,同时能让他们获得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收入,你觉得乐队的夏天真的会随着这样的方式来临吗?(顺便可以聊聊在树村就一起认识的痛仰)
4、所以你心目中觉得摇滚这个词是好还是坏呢?
5、你曾说过,木推瓜表现的是“人能有多大程度的不顺从”,而大忘杠表现的是”人怎么能在一起,人怎么能在一起安心”,在这两者之间是有冲撞的东西,在设立这两个乐队的时候你矛盾吗?在两者演出和创作的过程中是如何调和的?
6、其实在一些资料里,总会说 木推瓜现在要表现的是一种生命力,关于生命力这个问题,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的?所以你看待的生命力到底是个什么形式的东西。
7、综上停下来,其实在木推瓜甚至你的创作过程中,是有精神内核在里面的,其实发现很多相似类型的歌手,现在都转而去玩实验了,你觉得实验音乐或者世界音乐是一种怎么样的状态?是音乐反哺精神,还是精神反哺音乐?那你觉得木推瓜呢,或者对你自己,是音乐反哺精神,还是精神反哺音乐?(引申 比如今年的ba dhead,木推瓜会有可能以后加入即兴吗?)
8、(引申)其实你讲过“一直觉得音乐人自己作品的过多阐释容易造成对听者想像空间的限制”,但对于你自己,你会觉得你在音乐中构建的精神世界,会和一些低年龄段的人沟通有障碍吗?自己有比较期待的听木推瓜的听众的年龄层是在什么范围吗?
9、在歌唱的过程中,都会发现会有一段“宋雨喆”似的语言,是特别设定的,有特定意思的还是说每次都只是随便唱的?
关于新专辑:
1、《孔雀》说是活人秘史的第一部,现在三部是已经有完整的规划了吗,大概主题会都是围绕什么方向的?所以活人秘史缩减成只有孔雀这一张是由于什么?
2、审查机制会让自己觉得自己表达欲望会收到限制吗?该如何面对?
(引申,如果你所宣扬的摇滚乐还是反叛和自由的话,你会觉得自由的表现收到压制而有所困顿吗?)
3、在本次首发的三首单曲中,《后营沥青路上漫步的孔雀》你说是写给当时树村的,后来发现和80年代的有重合,其实我们也了解到你之前离开木推瓜去西藏的那段时间的故事,你现在对于过去那些经历和人事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4、最近包括 小河 苏阳 其实有都去民间汲取一些灵感 你觉得民间的艺术对于你的音乐创作来说算是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旧采访: 如果概括来说算什么,他只是一路寻找旋律,却并非完全出于保护民族音乐的简单动机)
5、从16年木推瓜复出到今年新专辑,其实木推瓜一直有在参与音乐节,包括之前的明天音乐节(16年),最近的草莓音乐节badhead,大运河民谣音乐节等等, 包括大忘杠15年的剧场演出,你也在一席上表达出自己真的太喜欢舞台了,你觉得演出和做音乐给你带来的感觉是怎样的?两者的差异到底在哪里呢?
6、谈谈柏林和北京吧
大家都说柏林是个开放的环境 遍地都是艺术家
而在北京 确实也有共性 但北京难免有各种的精神压力等
7、谈谈乐队的关系吧
从18,9岁认识到现在,情绪、默契、做音乐的感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