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答疑──怎样自动免疫渣男/“妈宝男”与“仇女症”/不幸福,是因为我不够好?
1.怎样自动免疫渣男 问:我在婚姻中没有情感链接,总觉得自己被当做工具使用,自毁,甚至把痛苦发泄给孩子,男人没有为我遮风挡雨,反而给我带来狂风暴雨,觉得自己没法站起来,没法独自生活,这该怎么办? 李雪:我觉得这是中国女性(包括我自己)受的非常深的一个“第二性”的催眠,哪怕你是独生子女,哪怕你小时候被鼓励跟男孩子一样去竞争,可是整个社会文化,它都在潜移默化地告诉你,女人你是第二性。 如果作为第二性,最成功的的女人也就是:谋得一个男人,为你遮风挡雨;或者是他冲在前面,你在后面;他是总舵,你是副手。“留住男人的方法是留住男人的胃”“这样说话,才是高智商的能够留住男人的女性”……女人存在的意义,要到男人那里去体现,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 你为什么不直接去征服世界呢?做饭那么好吃,干嘛不留住自己的胃呢?为什么自己不长成一棵大树,遮风挡雨呢?为什么男人没有被从小教育留住女人最好的方法是给她做好吃的,为什么男人从来不被问,你如何平衡带孩子和事业? 所以留意这个社会对我们女性第二性的催眠(包括我自己)后来发现,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虽然我喊着要独立,要为自己,但我做了非常多的行为选择,还是第二性。比如,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找到我男友,才华横溢,事业蒸蒸日上,我在辅助他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辅助的角色,后来他蒸蒸日上了,我下了,上的都是人家,下来我就一无所有。 但是有一天,忽然有一道光让我醒来,我有对事业、对心理学有好的想法,干嘛不直接实现它,我为什么要辅佐一个男人通过他去实现事业这么做会很好的想法呢? 然后我就从头开始。开始会幻想“没有一个有能力的、已经长成大树的男人,我会不会很苦”,我做好了一切准备,结果是我的生活品质没有下降,反而一路上升。 因为,当我的眼睛不再盯在男人身上的时候,我的整个能量场和气场,刷的一下就变了。我过去百分之九十的能量是盯在这个男人身上, 能量多么窄啊!多么消耗啊!那我不再盯在他身上,我想的是我怎么实现我对事业的想法,整个人的气质一下就变了,然后非常多的事业的机会就源源不断地过来了。现在只有赚不完的钱,而且钱是在我名下的。 所以,这些问“为什么在婚姻中我被当做工具啊”“我希望这个人为我遮风挡雨,为何他反而给我带来狂风暴雨”,原因都很简单:你希望这个人为你遮风挡雨,他当然就是狂风暴雨。 当你不再去希望“男人要怎么样,我才能够开心”,而是直接去想我怎么让我自己开心。比如,男人晚上十二点还不回家,你痛苦焦虑,想象着他在外面跟别的女人睡,那你肯定是不开心的。我怎么能让自己开心呢?是在男人包里安装窃听器,发动七大姑八大姨,给他道德绑架劝说回来,我才开心呢,还是这个当下,我直接做滋养我自己的事情?比如说睡觉,睡不着就听音乐,我可以看书,想我的事业去怎么做,当你可以做直接滋养自己的事情,而不管男人怎么做的时候,你就为自己遮风挡雨了,你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成为了第一性。 这是我想对每一个陷入婚姻泥沼中的人说的:这个男人渣还是不渣,都不能决定你过什么样的生活,不能决定你今天的心情怎么样,而且这样独立的有自我中心的女性,一定会导致渣男离她一百米就跑了,因为“暗号”钩不上——啊,这个女人如此自我负责,真的是渣男勿近。 所以,你们养育女儿,如果她穿的稍微露一点,千万不要给她灌输,别人怎么看呢?这就是在传递,你是可以被定义的第二性。妈妈教育女儿说“唯有智慧和学识才是让男人真正喜欢你的地方”……连读书都是为了取悦男人,把所有的价值都绑在男人身上了,丧失了自己是对自己最大的不公平。 现在婚姻中困扰很多人的是出轨的问题,据我的观察,什么样的婚姻一定是有出轨的?当两个人的气场不匹配的时候,一定会出轨或离婚。 气场不是指,这个人男人是成功的企业家,女人还在家带孩子,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内在的自我中心的力量。男人说,钱都是我赚的,女人立刻说,首先法律上是我们夫妻共同财产,你为什么能赚到钱?因为我命里带财,我这么好,如果我当初嫁给另外一个人,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人这么有钱了。我们不是说命里带财正不正确,而是你能从这个回应中,看到这个女人的气场,她内在的中心非常清晰,哪怕她老公跟她离婚了,哪怕她分不到家产,她的生命都不会停止绽放,所以他老公在他面前跟她的气场是很平等的。你看这两个人虽然在收入上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她内在的中心是为自己而活,这里跟她老公是平衡的,所以他们的婚姻非常幸福。 尹建莉:女性不要完全放弃工作回家带孩子,孩子小的时候有几年可以回归家庭,哪怕是老公赚钱,也要保证自己的财务自由,在财务上要独立。再一个,在思想上,你永远要独立,不要把喜怒哀乐都跟老公绑到一起,你把自己交给别人,可以被人任意宰割的境况太危险了。 李雪:尹老师说的非常重要,无论你现在是家庭主妇,还是在职场,无论你现在做什么,你精神上的独立,和你笃定的相信我的幸福不取决于这个男人怎么对我,这种笃定才会带给你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然后,不要把你的精力都盯在孩子写作业上、给老公处理各种事情上,而是真正发展属于你自己的天地,不管是你的爱好、音乐、书画,去做你能够滋养自己身心的事。把看孩子写作业的时间用来自己读一本书,把焦虑孩子为什么不去锻炼身体打游戏的时间用来自己去锻炼身体,去自我成长。
2.「妈宝男」与「仇女症」
问:关于“仇女症”。 李雪:有中国,有很多隐蔽的、仇恨女性的男性,我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仇女症。他们仇恨女性什么呢?他们仇恨女性对他们的依恋和依赖。 这样的男人他一方面喜欢找小鸟依人的女性去谈恋爱,但是一旦关系确定了进入了婚姻,他会非常鄙视这样的女人,因为他和妈妈建立的就是这样的关系。现在的很多妈妈都会认为,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是儿子造成的,儿子今天很懂事我就开心,儿子考好了我就开心,儿子体谅我,知道妈妈不容易我就开心,儿子不这样,我的生活就毫无希望。 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儿子身上的母亲,从儿子的角度看,就像一个大蜘蛛,大母神,笼罩天地,控制我整个人生的存在。所以,北大弑母案,他觉得“我得杀掉这个笼罩我天地的女人,我才能有自由”。大部分男性倒是没有到杀死妈妈这种程度,但是心理上,我们称他没有完成弑母,他妈妈的喜怒哀乐是跟他捆绑在一起的,跟母亲共生的一种状态:我妈妈养我不容易,他的希望就是我,我掌控者我妈妈的命运。 有跟妈妈共生状态的男性,他心理上、精神上没有完成弑母,他会非常尊重他的母亲,一说起来都是母亲的伟大付出不容易,那么他弑母独立的渴望去哪儿了呢?到女朋友或老婆身上,他会厌弃、冷暴力和鄙视女性对他的情感需要。 谈恋爱婚姻,情感的沟通是非常正常的,没有情感的沟通那叫合租搭伙过日子,可是当女性想跟他有情感的交流,在隐蔽的仇女症的男性看来,这不叫情感交流,这叫“你要让我为你的人生负责,你要吞噬我”,所以他要用冷漠厌弃或讲道理,让这个女人觉得“这么点事,你有什么好不高兴的,你看我工作这么辛苦,你还要给我找事,你根本就不体贴我!”——就通过讲道理让这个女人觉得“我想跟我老公聊一聊我今天的不开心是多么不要脸的事,简直是太羞耻了。” 在感情关系中,当你觉得向对方发出讯号,寻求沟通,寻求依恋,你收到的是一种羞愧感,那对方很可能就是一个仇女症。因为,在他看来,只要是在女性高兴和对他的赞美之外的所有情绪都是恶臭的,他都会有厌弃。而且会有“你看,我就没有问题,为什么你怎么这么多事,冲突都是因为你想太多造成的。”这样的男人非常常见,你要不想掉在这个坑里,第一观察他和母亲的关系,如果他和母亲还处在那种共生的状态里,我妈养我不容易,我要为他的幸福负责任,这样的男人,婚后一定会让你明白,什么叫仇恨、冷酷。 还有一种更高级的,他已经能够理性地探讨他和妈妈的关系,甚至说的话都非常心理学,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好成熟的男性,但是当你心理上、情感上需要他的时候,他会说着很正确的话,但是感受上是让女人很羞耻的“我怎么有这么多情感需要呢?”——非常隐秘的攻击。 总之就是当你有情感需要的时候,你收到的不是一个允许,不是一个温暖的的拥抱。如果这个情况经常发生,有可能他就有非常厌恶女性的情绪。所以,所有情绪上不能自我负责,注意力放在儿子身上比放在老公身上多的多的妈妈,他的儿子都不要碰,都是雷区。 尹建莉:还原到家庭教育这个话题,当家长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从现在开始,对自己的孩子减少控制,尤其是母亲。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的我养你多么不容易,不要把孩子的每件事情都看做自己的事情,作业什么都要监督,这样既不让孩子当下独立,也会给他将来的婚姻带来很大的困扰。 有些人哪怕学了心理学,概念是多么清楚,可是一到具体的生活当中,她走不出过去的困境,所以说童年的困扰,真的是非常深刻的影响着每一个生命的质量。 从现在开始,我们努力给孩子更高质量的爱,更少的干涉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爱和自由。爱和自由的价值和意义在哪,就在这呀,你这个时候给了他真正的自由和爱,他将来才有能力处理好他和配偶的关系,很多仇女症的丈夫和妻子,他们也是共生的关系,这个女人,之所以能遇到这样的男性,也是她自身带着那种能量的,他们达成了一种互害模式。 怎么样让我们的女儿不受丈夫的控制?怎么样让我们的儿子懂得爱他的妻子?就从原生家庭中给他高质量的爱和绝对的自由,让他成为他自己,将来他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就会好很多。 李雪:在原生家庭中,童年你品尝到了真正的爱和自由,就像你天天摸的都是真钞,假的一上手你就知道是假的。被父母真正看见,真正尊重的孩子,对于这种隐蔽的仇女症,或是精神上有些变态的人,都不用去学FBI心理识别术,十米之外你就知道要远离了。 所以说,怎么保护女孩在这个社会上安全的长大,很简单,你给她真货,你让她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爱,她能自动免疫所有的渣男。
3.不幸福,是因为我不够好?
问:我的婚姻不幸福, 是不是我自己的问题? 李雪:这是很多婚姻中的女性遇到的困扰,吵架了不开心了。尤其这个男人,学了心理学,他会有一通道理告诉你,这是你的错,是你的问题,你偏要这样想!然后你觉得很有道理,会想婚姻不幸可能都是我太作了。这是我们很困惑的地方:如果婚姻不幸福,是不是我做的不够好?如果我做的再好一些,说话的情商,表达技巧更高一点这婚姻就幸福了。 我们要知道,每个人的幸福与不幸福都是百分百自我负责的,这是最根本的角度。无论这个男人他是什么样子,我都回到我的当下,为我当下的体验负责。 然后警惕一个鸡汤说,你好了就“人尽可夫”了,跟谁结婚都一样。这是毒鸡汤,你能够自我负责了,能够自己撑起一片天空了,这不等于你跟谁在一起都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就像你修行境界很高了,不会觉得吃一坨屎跟吃一碗米饭是一样的。 如果婚姻当中,你的情绪感受是经常被否定的,那这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感受滋养的关系。 选择什么样的伴侣,我有一个判断的方法:当遇到挫折困难冲突的时候,你看看对方是把关系和你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对错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 如果对方关注的是“你错了才会这样,你改了就不会有这些感受了”他第一时间给你讲道理,分对错,他坚定的认为就是这样,他没有对事情有反思的话,他是绝对不会给你带来幸福的关系的,他不是人,他是程序,所有活在对与错中的人,情商都是很低的。 而当你有痛苦的感受,对方是第一时间心疼你,他想了解你发生了什么,他关心的是怎么陪伴着你,从这个痛苦的感受中一点点地走出来,他心疼你这个人啊,这样的人是真正的情商高和心理健康的。 而中国的大部分男性,当他看到女性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他第一反应都是“又要让我负责任”然后讲一个道理,让女人明白你不应该有这种感受,这种人活成了一种程序。所以,远离这样的男人,同时为自己的感受负起责任来,这是我们通往幸福的保证。 尹建莉:李雪说的两性关系的衡量标准,其实也适用于亲子关系,家长和孩子发生冲突,你不要老搞政治正确,讲一堆道理,应该先体会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感受要大于正确。 李雪:尹老师说的很关键,孩子走路摔倒,酸奶洒地上的事件,戏精父母不是首先关心孩子有没有摔痛,而是要孩子跟周围的人道歉,给别人造成了不便,要把地面擦干净。 尹建莉:这样的妈妈,会受到很多赞扬。其实你把自己置换到孩子那个位置,体会一下就明白了,很多时候将心比心一下。 有一套所谓的儿童管教法,说孩子有什么“无理要求”,你就温柔地抱着他说:“我理解你,可是我就不能给你买。”……那你换一下角色,如果你看中一件衣服,男朋友温柔的抱着你说:“你衣服已经那么多了,就别买了,我理解你,可是就是不能给你买。”一直到你哭的精疲力尽说:“行了走吧!”男朋友高兴的拍着你说:“你真好。” 你的感觉会好吗?你把自己置换成当事人,你就明白该怎么做了。很多时候你得跳出剧情,很多时候我们被传统和习惯洗脑。 李雪:在公司里最不受欢迎的一类人就是一遇到问题就推脱,总之都不是自己的错。而公司最欣赏什么人呢,出问题了,赶紧地解决问题,给客户减少麻烦。 那这样的员工他为什么有这样的素质呢?就是小的时候,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他的父母干干净净地无剧情地和他站在一起,帮他解决问题,而不是说“通过这件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尹建莉:现在很多成年人,做着对孩子不礼貌的事,却教孩子有礼貌,他完全把自己置身于事外。比如,有的家长问我“我的孩子出去老打别人,因为这个事,我都不知道打过多少次了,他也不改!”——家长自己就完全变成了一个角色,所以每时每刻要走出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