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书单打卡
2019年上半年已经过了几天,从容的整理一份,上半年书单阅读小结。

上半年看了40本书,扫一眼书单大多徜徉在阅读舒适区,因此在挑选推荐时,明显犯难,寥寥无几。下半年想开辟一些冷门类别,但愿别把自己给弄死。
【一月】
01、《大雪将至》罗伯特·泽塔勒※
(一个孤寡老人的一生,从他的善良入手、身世疑点、求爱过程描写既真实又浪漫、即使在清贫的岁月也没有忘记仪式感、经历过雪崩、到参加一战到战俘营、最终年老又当起了雪山“野导”可谓略平凡又有点传奇,读起来有点压抑,看过不得不感叹,作为一个普通人,生活对我们来说真是一场有去无回的冒险。据说人的一生有七个转折点,抓住任何一个,都会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拐七道弯,而立已过,我拐了几道弯呢)
02、《进攻日本》丹·温 法官
(这是一本各种数据、书籍上的例证的集合,一章节一章节,看起来不费劲,但是更像是一份份报告,总体还算详实谨慎。日本这个民族让人佩服的除了超级自律、有上进心(包括会吃鱼眼睛获取一种什么可以超级聪明的食补以及坚持喝冷牛奶长高)发达的工业,还有编撰能力极高,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二战中对中国南京对亚洲各殖民地的掠夺剥削残害都可以充耳不闻,全当没发生过,狠狠抓牢唯一一个被原子弹炸过的国家小兔受害者形象借题发挥…已经不是气氛那么简单,着实让人佩服,国强民富人民才会被尊重,在国际上如此,到自身社会关系亦是如是…多多自勉。另本书让你看到相对百科上不一样的麦克阿瑟将军。)
03、《新中国未来记》梁启超
04、《灿烂千阳》卡勒德·胡赛尼
(没有风筝震撼但也还一气呵成。千阳最好的一处诠释,觉得是炸弹中的玻璃碎片折射出来的灿烂千阳。两个阿富汗妇女在大环境下三十年的命运辗转。好在结局给莱拉一个希望。)
05、《青面鱼》陈再见※
(学了个新词“打工文学第三代”。果然出名靠那一阵“腰封”。六篇中篇我竟都很喜欢,全部实打实的日常生活中那些细碎事,又很有别样的意味,读起来有《一点一横长》《呼兰河传》的娓娓道来徐缓而行的味道。好评。)
06、《动物农场》乔治·奥威尔
(以拿破仑为首的革命,反抗成功后独揽大权坐享其成除对手搞特权,一派讽刺,与当时的时代鲜明匹配,人类贪婪的印证。)
07、《坐上冰火箭去太阳》盖尔·谷翠特
【二月】
08、《人类群星闪耀时》斯蒂芬·茨威格※ (高晓松推荐)
(①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博亚,不朽的逃亡者,西班牙淘金热的激进分子。每一个征服者所与生俱来的强韧与暴虐,他也具备,在一次次逃亡抑或征服的瞬间,对土著人也好,对其他敌人也好,都表现出了无敌的残暴,让狼狗就在众人面前直接撕咬人类,鲜血淋漓。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西班牙人、欧洲人、基督徒。最终却在又一次逃亡中,以为自己还能获得功绩而选择相信另一位总督,致使自己被捕丧命。
②默罕默德二世,绰号“征服者”,一路高歌猛进,为最后攻占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立下残酷誓言,攻城之后,士兵可三日掠夺,造成极大恶劣行径,惨不忍睹。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破君士坦丁堡,迁都至此,改名“伊斯坦布尔”,这是强盛的奥斯曼帝国的辉煌时刻,《伊斯坦布尔》中大量回忆性描述就是作证,其作者更是不免惋惜曾经沧海桑田,这里单是这个人物的闪耀之时,原因剖析,有自身兵力不足难以抵挡,也是其他欧洲威尼斯等的漠视,终将默罕默德推上带领一个强盛的奥斯曼帝国的开国大帝。
③拿破仑的历史一刻,伟人的一瞬间往往在常人的一念之间定格。(《拿破仑传》)
④列夫托尔斯泰的戏剧篇章特别有画面感,编剧镜头语言丰富立体。(想再多看几部他的作品)
⑤威尔逊这段历史像过电影一样的画面播放,看过好几个版本,《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都有类似描写,还用真实人物出场代入感极强,在这本书中,更是极尽内心世界的描写,当他开始妥协,他的威信将大厦将倾般走下坡路。另从这本书中看到了太多优美的长句,之前不喜欢觉得复杂,是因为不够美,对,这本书的字句简直动人,那些闪耀的瞬间都让我动容。)
09、《三体1地球往事》刘慈欣
(这一本读起来真的很是苦手。想来我高中也是理科生,怎么还是那么难懂生硬,各种科学家串场,说的话还都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得有点体系在脑中建立才略懂一二。还有人类干尸脱水这个事情,倒是很有意思,仿佛遥远的未来说不定可以实现,另三体文明到底是什么?计算机人体矩阵等确实有现在计算机的雏形缩影,弄这些都在建立你的心的文明体系、生存体系?!看不懂的地方太多,仿佛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硬是要初尝禁果般苦涩,却还是执迷不悟被牵引,所以就这样据说即将迎来稍微好看一些的三体2。另大刘的文字叙述方式并不是我所最喜欢的那类,也可能是理科生的另一层面了吧。)
10、《三体2黑暗森林》刘慈欣
(比第一本好看很多,四位面壁人的想法都很奇特。有利用地球生态文明与三体同归于尽,结果被砖头杀死;还有使人类量子化用幽灵来对付三体,最终被破壁湖边开枪自杀;思想钢印主导的逃亡主义者,让人类尽量避免与三体直接接触,逃到太阳系;面壁者罗辑根据文明公约第一二条(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断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理论基础,破解出宇宙是黑暗森林,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猜疑链,猎手潜伏其中随时出击。最终还是通过雪地工程一个巧妙的咒语,要挟三体文明,用爱让自己活了下来。包括最后出现的跟他互动的,三体文明中最好的那个脱水者,未来是值得向往的。看到这里感觉两者只是相互间制约着一种平衡,人类和三体在这种平衡中获得喘息得以繁衍生息。)
11、《三体3死神永生》刘慈欣
(一般理工男塑造的女主,按理说都很美或者说很完美,大刘的这三部曲简直要把女的人设给作死…这部程心真的很圣母婊,站在最高点坑地球坑宇宙,还好没跟阴云天明在一起,要是最后,因为她多留下的那5公斤生态鱼缸,导致大宇宙由封闭到无限开放,那真是绝了。《时间之外的往事》是重点阅读篇章,讲解前因后果,三个童话贯穿前后,承上启下《国王的新画师》、《饕餮海》、《深水王子》,包括二维镜面、蒸汽气窝旋转离心力等的暗示,设计巧妙,有彩虹屁说比童话作家写的还要好,很是赞同。后面就是人类很渺小,根本无力回天,无法救赎,她能活着也是女主光环,还好云天明跟艾AA算是有交代。)
12、《异乡人》加缪
(这本开头看起来很亲切,我还以为又是百年孤独式经典写法的一种,结果后来才发现…四年前我看过这本书的另一个名字的版本《局外人》额,真的是一孕傻三年,其实看完还是一样的想法,无欲无求也挺可怕。默尔索在妈妈葬礼上没有任何情绪隐藏也好不善表达也罢,守灵睡着抽烟喝咖啡甚至隔天约炮看喜剧,以致不假思索帮朋友写恐吓羞辱信以及做伪证甚至想充英雄等等,都是不假思索比较随意任意的行为,没有任何想法不会思考,只会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现实中会走得很艰难,你必须有前瞻性,而且有所遇见的采取某些措施,否则一味的消极怠工,就像默尔索这样得过且过,迟早一些小因素会累积变成蝴蝶效应,大厦将倾无可奈何。)
13、《说说日本这点事儿》后藤武士
(由于近郊,所以相对更了解日本一些,这本书以时间线为顺序可以理解为一本日本的历史教科普及读物,很多看起来像是论文的论述感,从2000年的石器时代开始写,直到今天日本面临了一些少子、老龄化、全球环境问题以及国债等等,将日本的优缺点罗列,通俗易懂吧。但其中对于近现代日本的一些劣性,包括南京大屠杀等等,都是一笔带过,大概还是沉湎于他们自己是核武器受难者形象中无法自拔。书可以中好评。)
14、《棋王树王孩子王》阿城
(阿城绝对是书籍中的宝藏作者系列,立个Flag,必须将阿城书籍全部一一打卡。好久没看短篇,有《一点一横长》的既视感,一个写“文革”,一个写“眷村”,读起来有种源远流长之感。)
15、《爷爷和我》罗伯特·鲁瓦克
16、《乡土中国》费孝通
(人类有行为,后有思想。决定行为的是从试验与错误的公式中累积出来的经验,思想只有保留这些经验的作用。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中国最想摆脱的的土里土气恰恰是最中国的地方…作为一个乡村长大的土人,还真是觉得作者的长老统治、血缘与地缘、家族等一针见血。)
【三月】
17、《孩子 你慢慢来》龙应台
(这一套一直想品读一下,怀孕后我就开了一个自己的小号,专门用来写生活中的琐事,写了很多柯柯的小变化,但大多直抒胸臆,简单明了,作为一个时间段成长的记录,少了一些情感与环境上的渲染抑或是交流,这本算是简单的记录成长书,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般可爱,从懵懂开始尝试,一篇篇历程,让我想起可爱的柯柯,这细腻的笔触倒真是可以模仿一下。)
18、《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
(周六献给它了。文字细腻实在,有着一种内在逻辑的珍贵之处。初为人母也有很多困惑和不解,我个人与母亲的相处就有很多遗憾,不希望她的不会表达也遗传到我,也不希望我与自己的儿子也是这样疏离,希望一直有敬重有关怀心里有所惦念。一样我希望他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这就要求他首先站在高处,选择的范围以及深度广度上都有所增加。选择一份喜欢的工作。当你的工作让你觉得有意义,你就会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时间,你就会有尊严。有成就感和尊严,你就会快乐。)
19、《目送》龙应台
20、《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
(怎么说呢…幸好我生的是儿子,但愿在他们长大的时候,性知识普及与“社会”都已经不再麻木,不是站在施虐者一方。印象最深的是“他硬插进来,而她为此道歉”“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的错,连她自己都会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自己身边”,在“社会”的庇护下,恶人有持无恐…要自爱也要常常倾诉。)
D21、《长安十二时辰上》 马伯庸
(马亲王,应该是我最喜欢的会写书的好编剧,看他的书总有一种错乱中有序的画面感。按照十二个时辰来描写这一天之内的所有发生,好处是时间紧迫自然有紧张感,不好的是,每每新人出场都要给他一个快速闪回交待背景,所有的新人无非两个方向,让读者了解的更快。阎阙霍多…要不要去追剧……目前已经在追剧,除前面两集有点黑乎乎难入戏之外,后面越来越好看,比较紧凑还原度比较高,目前比较期待花灯造型亮相,全书中最大的高潮……另鱼肠改编成女性,确实有点诡异,跟龙波也毫无cp感)
【四月】
22、《上帝怀中的羔羊》凯洛琳·米勒
(实在是太曲折了!四月我先是痛失我最亲爱的外婆,接着又传来噩耗,多年敬重的师长亦庄严的离去。看这本书再适合不过。以后难过了难受了就翻着一本足以。开始看有《百年孤独》的缩影,写法语句很像,后面发现简直是一部家庭成员几经生死的历史大长河。由于对故事背景不是很了解,导致这一小撮人为什么这么孤苦孤独的生活不是很理解。但四月的开端看这本书,太适合不过了,外婆离世,这本又大多场面描写生离死别,各种沧桑,特别是女主,简直是生育机器,39岁之前一共给第一任丈夫生了14个子女,后来死的死病的病,没剩下几个,难道那时候的人不知道孩子生多了反而养不活而且质量不好,还给自己徒增伤感,好在遇到第二任丈夫时,男50女42,才只生了一个,可怕。其实想想里阿斯的结局也还可以,年轻还没吃过什么苦,大部分按照自己心意来活,但没有经历一次生死离别也算上天眷顾,让他少去了几分痛感,但一个人客死他乡也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吧。)
23、《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
(我也是第一次当妈,所以我们都要互相理解,换位思考,最主要的是,不要觉得孩子听不懂你的话,要跟他们讲道理,要在他们清醒的时候加以引导。)
24、《从一杯星巴克开始的“白骨精”理财手册》
(收拾书房14年入手的一本简单初级理财杂文,现在看来,有很多自己和身边朋友走过的路,但大部分自己还是都错过了…没有后悔药啊)
D25、《长安十二时辰下》马伯庸
(没有上好看,大概挖坑太大填补不易,另高潮到底在哪?一直营造很紧张的假高潮,导致真高潮一波还来不及一波还未平息…一直追着剧情细节走,所以看完仍没看到哪里算真正高潮…太上玄元灯楼倒塌?三番几次张小敬死里逃生?李泌有点被弱化,吃亏在文官设定,喜欢徐宾这个过目不忘的本领,姚汝能大概就是边角料里的史实,元载真心是小人得志无敌、上位神速的典范了…)
D26、《小狗钱钱》博多·舍费尔※
(21世纪后生人每个人都应该必读系列。30岁才遇到,希望还不晚。72规律太重要了。除以利率就是翻倍年限、除以通货膨胀利率就是通货膨胀年限贬值一半。银行存折等于吞钱机器。理财真是一生必不可少的必修课。好在保险已经买完,下一步研究下基金理财。)
【五月】
27、《凄凉别墅》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群岛式写作”,倒叙插叙穿插其中,本以为是设置悬念,但莫迪亚诺仅仅是为了“回忆”,从头看到尾又返回开头,还是没看出明确的点明依沃娜的生平过往以及刻意隐藏什么,曼特医生父母的家里电话到底谁打来,他三番五次前往日内瓦究竟为何?!但是在中间已经或多或少有所暗示,一猜大概就明了,也许这种写法也不失为一种欲擒故纵。藏起来的暗示。最喜欢的一句“她像藻类植物,懒”,后面的生活场景再现这一句,点题。极端利己主义的女演员,注定不会跟随一个无国籍者流浪…)
28、《做个侃爷》帕特里克·金
(仪表、真诚、回应再准备几个小段子~不太好看,一小时快消)
29、《断舍离》山下英子
原来我一直都是断舍离型人物,闲鱼卖得很欢乐,关键是要东西少,才是整理收纳的前提,而东西足够少之后,根本用不上收纳…之前早想看的,翻开发现,我自己一直在实行断舍离,有时候还不够彻底,应该实行“每一次”以及当下,不是考虑它是不是有用,任何东西都有它自己的用处,而是对我来说,它有没有用。
30、《小狗钱钱2》博多·舍费尔
(比1难看许多。大概以教人各种跟钱打交道出名,有点不符合当世价值观,所以再出一本2来教大家关于人性的善良,关于做人的真诚与责任。其中吉娅无疑是幸运的,有会说话的狗狗钱钱以及预言家阿婆保驾护航。)
31、《菊与刀》
(战后对日本民族的整体全方位研究。读出了一些日本人的精神,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这个矛盾重重的民族。菊与刀思变又保守、个性又驯服、尚美又黩武。有时间应该好好写一个读书笔记。)
32、《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山田宗树
(两条都是明线交叉进行,一条松子的视角自述经历过程细节居多,另一条侄子川尻笙的视角带我们挖掘真相。被发现谋杀——整理遗物偶遇龙洋一——从游学开始讲被校长强暴——盗窃替学生龙洋一抵罪辞职——与畅销书作家同居——当作家朋友的情妇——走上土耳其女郎之路——误信嫖客小野寺谗言——争执杀害小野寺——自杀未遂与发廊老板同居打算结婚——被捕入狱5年——理发师生涯——与龙洋一重逢同居两月——黑帮追杀尿检阳性入狱一年——等龙洋一出狱误以为被抛弃而自暴自弃——龙洋一杀害校长报仇——出狱想找松子却得知松子被杀与川尻笙相遇。真乃传奇女子也!)
33、《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春树
(疼痛无法避免,磨难却可以选择。断断续续在微信读书上看完了,村上原来是是菲茨杰拉德的粉丝。大概他想表达写小说和跑步,共同成就了他吧)
34、《西线无战事》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没经历过战争的人,永远不知道战争有多残酷。那些伤口不用看,想想就疼。一群学生,20出头的年纪,守护家园,对方也是守护家园,那家园到底有什么错…《血战钢锯岭》的镜头真实而残忍。)
【六月】
35、《显微镜下的大明》马伯庸
(喜欢婺源龙脉保卫战—笔与灰的抉择,事关地方莘莘学子仕途命运,好一场大战。另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风云,也见证一个人是愚孝到底,上对天地下对父母良心。学霸丝绢案吧,其实现在也是这样的流程结局,虽然你厉害你发现了新大陆,但是你也给原本平和的地方官找了麻烦,真要彻底拨乱反正还得自上而下,这种基层揭发实在是难。大明档案库写的冗长,开头刘邦项羽引出玄武湖很有意思,结尾也还好,后面两篇比较简单反而好看。)
36、《黑箱》伊藤诗织
(读完充斥着作者难言的痛楚以及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情绪回应性侵的复杂矛盾。关于性侵,想说几句,女孩子从小不应再被教育的“你要乖”“你要温柔”“不要叛逆”等,像个小绵羊,更应该有拥有自己的野性难驯,遇事不是一味的接纳而是先质疑再试图接纳,要有反抗疑惑的抵制,让男孩子在源头就不敢接近,不敢选择“你”下手。作为父母,教会自己女儿这些,是一种能力。)
37、《金色梦乡》伊坂幸太郎
(看了开头,事件引发,吸引人的爆点,然后是事件观众开始评价,紧接着靠,笔锋一转,竟然二十年后,涉案人员几乎全军覆没无一生还…各种离奇…好戏开始了 。伊坂幸太郎写了一个温暖的故事,无数股温暖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改变了青柳的一生。每个人不是非善即恶,不能一概而论,书之于电影这并不是个好结局,所谓的惩奸除恶、扬善抑恶并不存在,到最终也并未揭示那股力量来源以及原因,但青柳雅春的结局让我们温暖,是许久未见但仍有感情的朋友们一齐努力的结果,是素昧平生的暖心大叔们的帮忙,一个个普通人的直觉战胜了一切。暖心,萌萌哒)
38、《美国陷阱》弗雷德里克·皮耶鲁奇
(现实版的“权力与游戏”,“世界霸凌”。面对美国霸权主义自诩“世界警察”这个角色,利用这个大帽子维持“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世界霸凌。欧洲一些工业巨头也不能幸免,不能脱离美国管控,如果任由下去,将是无止境的黑洞,世界还有什么秩序可言?!只望自己的国家强大,大到足以对这种欺辱说不。作者是个有血有肉坚强的人,在他身上看到一个私企高管的优秀品质,坚韧、顽强、不屈服。)
39、《无所畏》冯唐
(地铁随性读…如何不要成为中年油腻男…青年油腻男…不要试图轻易去开一家咖啡店。说着不要说教,还是忍不住,以自我为例,说了一生不后悔的事,一生后悔的事,如果现在嗝屁给家人留下了什么,最喜欢周作人… 格林童话、伊索寓言)
40、《九个人》张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