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多少问题,就有多少闪光点|张国维博士NLP亲子工作坊摘录

整理自《NLP亲子关系工作坊》课程现场
有一个孩子的妈妈求助:
“我的孩子是读四年级的小女孩,平时住校,叫她做什么都要拖拖拉拉,周末一回到家就看电视,还有好多该做的事没有做。 她也不着急,我叫她关电视她就是拖着不关,我去关电视,她就大发脾气,把遥控器扔掉,踢电视,还趴在地上打滚,把所有的东西都摔得到处都是...…
孩子为什么如此不听话?
伙伴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
“孩子拖拉其实就是一种对抗,你要知道她跟你对抗的根源是什么,她的心里到底有什么不满?” “孩子为什么不满呢?父母那样的指责,那样的压制,久而久之,孩子对你们失去了信心,即使在理性上相信父母是爱我的,但在情感上呢?积累了大量的不满,就会越来越反叛!” “我曾很设身处地的跟孩子沟通过,为什么要跟父母如此激烈的对抗?孩子说‘我就是受不了他们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看来,很多亲子间的冲突,孩子并不是不满父母,而是对父母沟通方式不满。
很多时候,我们完全不知为何原因,双方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好像炸弹,一触即炸,为什么会这样?是命中不合吗?还是孩子脾气太差?
其实,从来没有问题的孩子,孩子们每一个不寻常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深层的信念和动机,是对自主的渴望得不到满足积压的委屈不满,是安全感不够……

张博士强调,父母需要成长,尤其是心态和信念的转变。
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一句话说得好: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如果你是枯树,孩子难以绿意蓬勃;你是乌云,孩子亦难以阳光正向;你空虚,孩子内心就会缺乏安全感和爱。
你从孩子的问题发现了什么?你看到孩子身上多少正向闪光点?
孩子爱哭,说明什么,感情丰富;懒惰呢?说明他想好好休息?
爱玩游戏的孩子呢?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说不定隐藏着工程师的潜质。
作为父母,如果你能引导孩子把这些正向的闪光点发挥在其他的地方,孩子有福了。
作为最爱孩子的父母,为什么我们眼里看到的、嘴上挂着的通常是自家孩子的缺点?
为什么在我们抱怨自家熊孩子的时候,旁观者却能够指出你没有想到的孩子的优点?
这恐怕并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人的自谦,而是因为我们在孩子身上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不光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怕自己"没面子",甚至还有家长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也强加给孩子。助教钟先生说道: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接纳和帮助。不要因为追求成绩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只有孩子真正成长了,成绩的提高才不再是难事。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而非不应该做什么!
孩子在想什么,家长们真的知道吗?
为何不试着去学习,多点方法,多点耐心,去理解、读懂孩子每一个行为背后传递出来的讯息!
2019年7月25-28日,广州,和实用心理学泰斗、培养三个博士儿子的父亲香港张国维博士学习《NLP亲子》,学习如何用心理学,更好的爱你的孩子;别让全身心的爱,变成无处不在的伤害。了解工作坊可咨询:
小强13418107173(微信/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