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记
查看话题 >骑行古巴(一)准备篇
心动
2016年五一,我去台湾骑车环岛,两周的旅程是我有生以来最美好的时光之一。茂哥,君爷,我三个大老爷们,每天骑车,看景,扯淡,暴饮暴食,睡眠不足。台61线逆风长上坡,高雄烈日曝晒,台9线暴雨夜骑,花东纵谷天青色等烟雨,苏花公路雨霁天晴,台2线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好天气鬼天气,意料中意料外,都让我们遇了个遍。本打算安全起见坐火车跳过苏花公路,君爷说好不容易来一趟,总得做点让自己以后能记忆深刻的事。我深以为然,出发之前把身上能吃的东西都给嚼了,想说万一出意外可不能饿着走。结果意外顺利地翻过三座大山走完苏花公路,晚饭时由于路上吃太饱没啥食欲。
时间一晃到了2018年9月,自我2017年年初赴美,近两年的时光倏然而逝,远离了志同道合的兄弟们,我都快忘记骑车是什么感觉了。刚刚完成了4 Pass Loop三日重装徒步,11月的感恩节还不知何去何从。某天无意间看到这篇文章《交通进化论:七种“玩物丧志”新花样——穿越古巴单车露营》,心中的骑行之魂再度被燃起。那时我还没和羊土豆在一起,一个人的旅行说走就走,感恩节的计划就此敲定——去古巴,背包骑行。



古巴?
在没有真正开始计划去古巴之前,我对于古巴的印象仅仅是一些名词和符号的拼凑——卡斯特罗,切格瓦拉,社会主义国家,朗姆酒和雪茄。我甚至不知道它的确切地理位置,只是知道它离美国很近。抱着对古巴的好奇,我开始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古巴,甚至还在Amazon上买了一本Lonely Planet Cuba (Travel Guide)翻了一遍。
古巴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Cuba),通称古巴(Cuba),是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位于北纬19°与24°,西经74°与85°之间。处在墨西哥湾入口处,西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隔尤卡坦海峡,南有牙买加和开曼群岛,东与海地共和国和多米尼加共和国隔向风海峡,东北方有巴哈马群岛,与美国隔佛罗里达海峡相对,与佛罗里达州最南端的基韦斯特的陆地最短距离约为145公里。
145公里,的确是离美国很近啊,似乎划划船也就过去了。当然,我还是要坐飞机过去的。
机票
我住在VA靠近Washington DC的一个小城市,在Google Flights上查了感恩节前后从DC去古巴的机票,JetBlue航班500刀左右,价格还算正常。正准备继续查看机票具体信息,却在网站上看到加**的一行小字:

?!!!啥?买个机票还要政府批准?难道我进啥黑名单了么?
一阵慌乱Google之后,发现原来由于古巴和美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从美国出发去古巴受到美国财政部的严格管控。
只有特定个人才能从美国或经由美国前往古巴,且受到美国财政部的严格管控。旅游活动是严令禁止的。欲搭乘美联航 (United) 航班前往古巴的所有乘客(包括持有非美国护照的国际旅客),均须满足与旅行原因、健康保险、护照和签证以及返回证明或后续旅行相关的特殊要求。
“旅游活动是严令禁止的”、“包括持有非美国护照的国际旅客”!!!已经飘在古巴喝着朗姆酒抽着雪茄的心一下子被拉回了美国,难道古巴骑行要黄?
又是一阵慌乱Google之后,发现原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劳动人民智慧多。虽然旅游活动是严令禁止的,但是只要你不以旅游的名义去古巴,美国政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许可的旅行原因
在您预订航班或办理登机手续时,需要证明您前往古巴的原因。现在有两种方式可以获得前往古巴的许可:持有一般许可证或有特别许可证。
如果您满足一般许可证的规定和条款,则不需要申请特别许可证。一般许可证包含 13 个前往古巴旅行的原因类别:
1.探亲 2.政府事务 3.新闻活动 4.专业研究或会议 5.教育活动或团体人文交流 6. 宗教活动 7.运动和公共活动 8.支持古巴人民 9.人道主义项目 10.研究 11.信息资料 12.授权出口活动13.非移民古巴国民
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支持古巴人民的使命义不容辞。在网上搜寻到的各式攻略以及游记里,都是以“支持古巴人民”的名义明修栈道,暗度古巴。
再三确认“支持古巴人民”的名义(借口)可行,综合考虑了我的假期,机票价格,最终敲定了11/17从DC飞往Havana,11/27从Santa Clara飞回DC的机票,去程和返程都经停一次FLL。由于我的抵达机场和返回机场不是同一个,所以机票价格相较于round trip要贵一些,接近600刀。


买机票时还发生一段小插曲:买回程机票的时候连续使用各种卡都无法支付成功,心中惴惴,想说难道又进啥黑名单了么?然后打客服电话才知道,用中国护照申请的美国信用卡在支付的时候会有一定几率被reject,在客服姐姐手动操作下终于购买成功。
签证以及相关材料
根据中古两国协议,中国公民持外交、公务和公务普通护照者可免签入境古巴。但可惜我是非公“支持古巴人民”,所以我还是需要办理古巴签证。不过从美国出发,可以直接在机场办理古巴入境许可(签证),交钱五十刀,就可以获得下图粉红小卡片,十分方便。

除了入境许可(签证),一般还要填写Customs Declaration表格以及健康状况表。我当时还一丝不苟地一笔一划填写,生怕填错,结果在过古巴海关的时候根本没人搭理我。

行程
原本计划和骑行台湾一样,环古巴全岛,但是查阅了古巴的三围数据之后,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古巴岛形状狭长,从西端的圣安东尼奥角到东端的迈西角,长度为1,225公里,最宽处宽约210公里,最窄处不到32公里,平均约80公里,全岛面积为105,006平方公里,主岛曲折的海岸线全长3,735公里。
我的行程一共十一天,刨去出发和返程的时间,其实总共可以骑行的时间撑死九天。骑行只是一种旅行手段,而旅行的目的是放飞自我和享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不能为了骑行而骑行,更重要的是留出足够的时间欣赏沿途的风景。所以我计划这次只骑行古巴东半岛,从Havana出发,一路途经Matanzas、Varadero、Playa Larga、Playa Giron、Cienfuegos、Trinidad,最后在Santa Clara结束行程,全程600公里左右,计划7天完成骑行(预留两天分别游览历史名城Havana和Trinidad)。

在参考了线上以及线下(我买的Lonely Planet Cuba)的各种资料,最终敲定如下行程(详细行程请参考我的穷游行程):

敲定了行程,思绪开始飘扬,似乎自己已经身处古巴:在Havana的五分钱小酒馆来一杯海明威最爱的Mojito,配上主打餐点黑豆饭Cristianos Y Morros;在号称 The Athens of Cuba的Matanzas欣赏一段原汁原味的Danzón和Rumba;在古巴著名海滩度假胜地Varadero的夕阳下赤脚徜徉在海边;在Playa Larga清澈见底的海水里浮潜;拜访大名鼎鼎的Bay of Pigs,当年猪湾行动发生地Playa Giron;参观在2005年被 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Cienfuegos古城以及博物馆一般的古城Trinidad;最后在Che Guavara当年战斗过的地方Santa Clara抽着雪茄喝着Rum酒庆祝骑行圆满成功。
骑行装备以及自行车托运
由于美国的长期经济封锁,古巴的物资十分匮乏。虽然能Google到一些在古巴提供自行车的商家,但看上去都不甚靠谱。于是打算自己从美国带车过去,骑行结束再把车送给古巴人民,十分契合我这次去古巴的目的——支持古巴人民。
鉴于自行车有去无回,所以预算不高。基本的要求就是四字——便宜,能骑。于是在Amazon上网购了150刀包邮的变速山地车,还带折叠的哦。基于我台湾的骑行经验,装备不够,大腿来凑。可是后来在古巴的骑行体验狠狠地给了我一耳刮子,这辆看似fancy的小车,其实只符合了我四字要求的前两字——便宜。这件事给我的教训是,装备如果实在太差,别说大腿了,就是拿大炮也凑不动。所以如果你要去古巴骑车,我郑重推荐:花点钱,哪怕多花点钱,买辆好车吧。

这趟的古巴骑行,秉承精简(能省则省)的原则,我并没有买太多不必要的装备,比如自行车驮包。但我还是给车子配了行李架,打算背着陪了我五年的登山小绿,和当年骑行台湾一样的搭配。
除了车子,我还准备了以下装备:
1. 头盔以及骑行裤。必需品,什么都能省,这两个都不能省。一个护脑,一个护裆,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为了人类血脉的延续。
2. 两个骑行水壶。其实水袋是最方便的,但是这两个水壶是羊土豆送给我的,所以最终还是选择带着羊土豆的心意踏上征途。
3. 骑行警示灯以及手电,夜路必备组合。
4. 打气筒,修车工具以及两个备用车胎。事实证明,在古巴稀烂的路况条件以及小白车稀烂的车况条件下,这些装备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拯救了我。另外,和那些女孩告诉我的道理一样,备胎从来不嫌少,骑行古巴,多多益善。
5. 自行车锁。古巴虽然是一个没什么暴力犯罪的国家,但是小偷小摸还是有的,买把锁,有备无患。在古巴住宿的每一天,基本都会被房东要求把自行车推进屋内,以免被偷,虽然我觉得治安条件还是很不错的(房东自己都不锁大门)。
6. 自行车托运袋。其实按照JetBlue航空公司的规定,应该需要自行车托运箱。但我网上一搜,一个自行车托运箱抵我三辆自行车,而且非常不方便携带,于是还是买了便宜的自行车托运袋(其实也花了70刀),准备碰碰运气。为了让车袋看上去更坚实有棱角一些,我还在里面垫了好几层硬纸板。结果机场工作人员在我交了100刀的特殊行李托运费之后,压根没有检查我的穷人版自行车托运箱,白费了我之前杞人忧天的各种BCDE后备计划。
Bicycles
What is accepted:
Bicycles will be accepted in a hard-sided, padded case designed for bicycles. If not in a hard-sided case, bikes will be accepted with the handle bars secured sideways and pedals removed. The bicycle must also be encased in plastic foam, a cardboard box (domestic flights only), or similar material to prevent damage.
钱钱钱
目前在古巴流通两种货币,分别是CUC(可兑换比索,俗称红比索)和CUP(古巴比索,俗称土比索)。CUC是古巴发行的针对游客的专用货币,和美元兑换比率是1比1。而CUP是当地人使用的货币,一般来说1CUC=24CUP。一般来说,在HAVANA之类的大城市,游客都需要使用CUC,但在一些偏远地方,例如我骑行途中经过的一些小乡镇,就可以和本地人一样使用CUP,忽然就切换成腰缠十万贯,骑鹤(车)下扬州(乡去)的土大款模式。
在美国基本无法兑换到CUC,但可以到古巴之后再用美元、加元或者欧元进行兑换,机场或者一般ATM机都可以兑换,很方便。但美元兑换CUC需要被收一笔手续费(仇恨税),所以我在去古巴之前特地去换了一些欧元,能省则省。但由于我临行之前才想起来去换,而银行需要预约,所以我只能去商场里面的外汇窗口兑换,结果汇率极差,还不如直接用美元在古巴换CUC呢,真是愚蠢透顶。。。
美国的信用卡以及储蓄卡在古巴都是无法使用的,但中国的银联卡是可以刷卡和取现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优越感。
这次骑行,虽然预计花钱不多,但为了有备无患,我还是揣了500欧元,500美元以及一叠银联卡去古巴。
住宿
古巴的酒店基本上都是国营,价格昂贵,不符合我这次旅行的基调。除了酒店,古巴有非常多的民宿,它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叫作CASA。这些民宿十分便宜,两人间一晚也不过20~25CUC,地理位置优越,甚至20CUC不到就能住到海景房。预定也很方便,在Airbnb就可以预定,直接付美元即可。古巴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所以住民宿的体验非常好。我这次的古巴之行,所有的住宿都是CASA,全程体验都十分良好。
语言
古巴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民众大部分都不会说英语。所以我在去古巴之前曾经尝试学习西班牙语,但因为三分钟热情而失败。不过Google Translate在手,天下我有。在去古巴之前,下载了中文和古巴语的离线翻译包,配合手舞足蹈加上一些简单英语,古巴之行可以说是畅通无阻。语言的鸿沟再宽,也挡不住两颗渴望交流的心。
网络
不用猜也知道,就凭美国和古巴的烂关系,美国的运营商在古巴一点信号都没有。但我大移动的手机信号却是杠杠的,虽然只支持3G网络,并且收费不菲,但救个急还是很稳健的。除此之外,古巴还有国营的WIFI上网点,一般在城市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上网卡1CUC1小时,网络还算不错,人不多的时候播放YouTube如丝顺滑(古巴都能直接上YouTube,但某国却不行,一声叹息)。

导航
去之前下载好Google Maps离线地图,虽然全程没手机信号,但GPS信号还算精准。不知为何在古巴无法按目的地导航,只能自己人肉辨认骑行路线,好在古巴公路系统简单(其实就是路少),全程没有走岔过。
公路路况
古巴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骑行需要和汽车共享马路。古巴的汽车似乎还停留在60年代水平,90%的车辆尾气排放严重超标,一路骑行一路吸,导致我最后都没有兴致抽雪茄了。公路路况参差不齐,基本上处在年久失修的状态,特别是马路边缘,上下起伏,坑坑洼洼,颠得我七荤八素。不过一路车辆不算太多,特别是乡间公路,基本很少能看到机动车辆,到是马车牛车多一些。
气候
即便骑行时已经是11月中旬,但古巴似乎还停留在春夏之交,气温在22~28度之间,只要不被太阳直接照射,还是很舒服的。全程骑行都是大晴天,阳光不算太毒辣,但照在身上还是很热的。
安全
最后,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古巴是一个安全的国家, 几乎没有暴力犯罪,但行走路上,还是要看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特别是在Havana这种大城市。我这次古巴之行,没有遇到什么意外,感觉大部分的古巴城市和乡镇都是极其安全的,有些小乡镇甚至可以做到夜不闭户。
-
意志的勝利 赞赏了这篇日记 20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