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都在胡同里之“义聚成”
说北京好吃的都在胡同里,应该说最地道的北京味道在胡同里。好不好吃在个人的口味,吃的开不开心在于个人的心境。
天色黛清,夏雨濛濛,本不适合出门,但是这雨要是遇到了胡同,天色与青砖黛瓦呼应,雨水和着,时空交错感就出来了。北京有了江南雨巷的韵味,都市也有了古都的沧桑厚重。

炉子
尽管是盛夏,遇着雨水,人还是希望干爽,此时古老的火炉便是烙在基因里的记忆,有了火就有了安全感,火炉更是人类能驾驭火的原始典范。肉的烤食是人类区别与动物进食方式的重要区别,是文明的标志。

菜单
简简单单的菜单,没什么花里胡哨的图片,也没有什么必点必吃的网红推荐,只直白的告诉进店的客人我这有什么。我想老板本不想做这菜单的,熟悉的客人自然知道要点什么,生客吃的开心了,下次也就成了熟客,比如我。

墙上的照片
老板应该是个地道老北京,结交甚广。摆出这些照片可能是炫耀虚荣,管他呢,老板觉得自己开心就好。之前以为店里的大爷就是老板,现在看来不是,大爷也该是地道老北京,有自己的脾气喜好,不点头哈腰,也没有教科书式的服务微笑,他就是看着店,有客人来就招呼。

餐具
这餐具着实寒碜,没有高大精致也没有复古典雅,结结实实的普普通通,普通到可能再过几年就没人会记得曾经还有过这样的餐具。

松茸酒和天麻酒
和朋友各要了二两天麻酒和松茸酒,酒具倒是有点出乎意料,跟整个氛围不是很搭。这世界潮流谁又能阻挡呢。下酒的是花生和拍黄瓜。药酒入口甜柔,适合小酌。

烤西葫芦

羊肉配大葱

牛肉配洋葱
大爷说羊肉要配大葱,牛肉要陪洋葱。由于电扇的缘故,肉香裹着葱的味道扑面而来。味道我倒是没觉得怎样的惊喜,吃的是感觉和情怀。
最后说说店名“义聚成”,咋看完全想不到是个饭馆,老招牌字号可能就是这样的吧,求的是精气神韵。习惯了“X记”和“餐厅”,这样的名字倒是让人觉得有故事。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