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笔记
基本定义
- 断:断卷想要进入自家但不需要的东西
- 舍:舍弃家里的破烂
-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游刃有余、自在
- 不是”物品很……所以不能扔“,而是”我现在不需要它,所以可以处理掉。“
断舍离和收纳术的不同
断舍离:从自我、当下是否需要、舒适来做出选择,是一种决断。
收纳:从物品出发,考虑过去的羁绊或者未来的可能,不考虑自己和物品的真正关系,是一种回避。
如果舍不得……
断舍离不仅仅是处理和物品的关系,从中也能反映出个人对自己、对人际关系、对待生活的态度。
如果自己“随便凑合”地使用物品,那么也就默许了别人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自己。
舍不得丢弃不穿的衣服,不是留恋,而是执念。
不处理不用的东西,会造成损失:压力、困扰、糟糕的环境。处理方法包括:扔、捐赠、送给需要的朋友
拥有的物品和所带来的气场
断舍离前-腐败:对物品的数量质量不自知,并不是物品的主人而是奴隶;
气场等级停滞:意识到物品数量质量,判断是否需要,直面迷惘,过多分类仓库状态;
新陈代谢:能快速判断物品是否必需,不拿可惜当借口,果断;
上升:精挑细选,物尽其用,自在空间,兼具性能美感。
扫除包括:
收拾:筛选物品,断,舍;
整理:移动物品,收纳分类;
打扫:扫擦刷。
三分类法
由大到小,三个类别持续细分
自我形象
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
每天用的东西容易作用于潜意识
观察自我形象
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开始习惯使用相符的物品。
总结
- 管理好目前已经有的物品,从一个书桌、一个房间开始,远离乱糟糟的房子,谋事在人,并接受“成事在天”的自然规律。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