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中总结 --写在能拥有一个在阳光下读书的机会之前
我总是习惯在七月,而不是年初的时候写下一年的计划,大约是因为7月总是毕业季,总是有很多惆怅和新的开始。
讲真的,这是我来深圳的第一年末,马上要开始进入第二年,我慢慢地了解这座城市,慢慢开始理解,它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就想记下来,供自己以后翻阅。可能是翻阅一座城市的初印象,也可能是翻阅一个年纪的点滴碎碎念。
因为我知道自己总会,总会在某个时间里,什么都不做,只是浪费时间于,翻阅过去。
先来说说,这个七月到下个七月之间的一些flag吧。
第一个,我希望当我想起我的二十八岁时,我能怀念我面朝大海,窗明几净的小窝。
前不久以略高于预算的价格租下了一个交通并不十分方便的公寓。然后说服自己,要过上离群索居的日子一段时间。
第一是因为,这个房子可以看海,第二是因为,这个房子的落地窗可以让我在阳光下阅读。
在自然光下阅读,想一想,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记得我曾经和一个当时很喜欢的男生聊起来儿童文学和少年文艺的区别,他说,儿童文学还有点在阳光下阅读的记忆,少年文艺都是在灯光下阅读的了。
小的时候,我们家住在顶层,房子并没有很好,没有电梯,还是砖混结构,但是布局现在想来却十分合理,不管是嵌入式的衣柜还是干湿分离的卫浴,说真的,也算是有尊严的人居环境设计来。那个房子,我住了十年,直到我后来去北京上大学,家里才换了一个新的房子,所以,直到今日,我脑海里关于家的概念里,那个房子都是第一个跳出来的。
我还记得饭厅其实是一个内阳台,那一整面墙的位置都是窗,一张两米长的大桌子就在窗下,我的房间虽然有书桌,但我仍喜欢用饭桌来阅读和写作,我在那里读唐诗和新华字典都能读一个又一个下午,真是匪夷所思。
后来在北京读书,宿舍条件也不算差,但是六个人一个屋子,在宿舍自然没有那么好的阅读机会,即使是在图书馆,落地玻璃前,也是依赖着灯光的。再后来,我到美国,住的房子楼层不高,即使客厅有采光,房间也很难,总之,我实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在自然光下阅读的体验了。
回到深圳之后,人居环境的质量每每刷新我的底线,所以,可能找到一个客厅和卧室都有大飘窗的房子,并非很容易。所以我还是咬咬牙,放弃更便宜的房子和更便利的通勤,租下了这个顶层观海公寓。
虽然我不敢讲,在阳光下阅读是不是能有效增加我的阅读量。
第二个,我希望我可以更加专注,逃离互联网,回归纸质书。
虽然我自认为和网络的连接并没有那么紧,甚至会有意识地增加off-line time。但是还是会因为不能及时接收到信息而有一些不安,或者说,需要不断地主动去暴露在一些真真假假的资讯之中,再或者,玩一盘游戏,看一个综艺也是好的。
这其实,像是一种病。
我常常很佩服一些人,他们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专注。
前段时间又被大神放出的新消息碾压的事情,大神没有说什么,不过是宣称告别纽约顶级事务所的工作,回归到学校去专心读博。真是感慨万千,想着自己和他同年出国,虽然知道他专业能力强,记忆里面,他还是一个善于插科打诨的东北小伙子。
但是事实上他既有名校title,又有著名事务所的三年工作经验,未来还会再加上一个博士的光环。已是风光无限,而他为人又算低调,伴侣也非常nice,堪称人生赢家。
这样的人到处都有,羡慕之余,就会问自己,是不是应该再专注一些,是不是可以再努力一些?
努力,总是平凡者给自己最后的阿斯匹林。
太浮躁了!我既有高朋满座的爱好,又有离群索居的梦想。
如何平平静静地,就把日子过出花儿来,真是一门学问啊!
我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不开通房间的Wi-Fi,也许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地逼迫自己,做一个更加专注的人吧。
当然,主要是为了省钱。
第三,希望我能认真学好法语,学好手里的每一个东西。
我要每一年学好一个之前没有学过的东西。到了现在,好像过了贪多嚼不烂的年纪,越发想要反思,什么是真正的,可以拿得出手的,所谓爱好,所谓习惯,或者是所谓特长。
或许写作是一个,但是毕竟难以量化。或许旅行是一个,但又过于主观,况且,我毕竟跟很多人比起来,走过的路还太少了。
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跑步,这都是一些极好的事情。
但我不能盲从,所以,什么是能真正吸引我的?我需要想清楚。
一门语言自然不是答案,答案,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语言,只不过是打开另一个世界之门的钥匙罢了。
法语学到了第三阶段,课程设置一共有六个阶段,全部完成之后,如果好,可以去考一个b2,但是不知道这个水平对申请加拿大的移民会不会有什么帮助,即使有,它也不是一个最终的目的。
人生,未必会有最终的目的,有的,可能只是路上的见闻。
在深圳这个全球房价最贵的城市之一,每当大家聊起,要奋斗多少年才能买得起房子啊的时候,我都会想,重要的是房子,还是生活?
我好像是一个风险意识很弱的人,虽然我不久前去香港买了重疾险。但在我的意识里面,人不需要时时刻刻都为最差的结果惶恐不安。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地,落到一个很差的境地的,虽然很多事情看起来很无望,但是会有的,都会有的。
为了摆脱眼前的桎梏,我就会想去新的世界。
所以,对于走向一个新世界的花销,一直都在我的预算之内。
还想学瑜伽,还想学花艺,还想学西班牙语,这些,希望都能在我离开这座城市之前完成。
贫穷的人总是要做选择,要排次序,但是我,安于这份选择和取舍,仿佛可以从中悟出什么真谛似的。
我向来相信,没有什么阶段是毫无烦恼的,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能坦然接受这些烦恼。
第四,希望我能如约完成手里的这部小说,最好是,能得到一些回报。
开始写武侠小说应该是在十五年前,我的天,竟然十五年了!
最初的动因是,我迷恋当时电视剧里面的武侠故事,总想着,如果归隐山林的男女主角有一个后人,他会是什么样的。
然后故事就开始这样蔓延,慢慢开始,脱开了别人的饿故事的设定,编织了一个只属于我自己的武侠世界。山川河流,城市村庄,江湖恩怨,门派纷争,俨然一个前后自洽的世界。
虽然我本人,反感看别人那些设定过于复杂的世界,因而放弃了指环王和冰与火之歌。
然而把自己的小说放到网文平台上,却是这两个月的事。起因之一是,同事说,如果你不做设计师,你能做什么养活自己?
我一直十分排斥自己用文字賺钱,因为我总认为市场会窜改你写作的方向和初衷。作家听起来是一个很自由的事情,可是这世上,自由和富足往往有些南辕北辙。
但是试一试,总是无妨的。
结果毫无意外,是十分锻炼心态的,大家也都明白了,这世界上是没有躺着賺钱这件事情的,如果有,那必定也不是人人都做得的。
如果想得开,倒是也不恼,毕竟,签约拿得非常容易。可是签约只是一个开始,很有可能,从签约到完成稿,一分钱都赚不到,接下来可能会面临自我怀疑,也可能会面临盗版横行。
说来好笑,竟觉得这和一个武侠的世界何其相似。
你以一个无名之辈开始闯荡江湖,江湖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糟。你必须经历被市场筛选,被读者挑剔,然后被平台压榨。
然后,名利也许明天会来,也许永远不会到来。
无论怎样,如果能不为金钱所恼,到是在灵魂上已经自由很多了。至少不用在意数据和结果,不过是写一个故事,看与不看,它都在那里。
起因之二,便是,我发现自己已经很久不写小说了。
即便是现在在连载的东西也是十年前写的手稿,虽然录入的时候有很多删改,但里面人物的性情,来历,经历,结局,早已定下,几乎不能更改。
而新的故事呢?新的机遇和思考呢?这么多年,居然都没有办法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我有些沮丧,所以,也想逼一逼自己。
第五,逼迫自己走在路上
每年去两三个没有去过的地方,一直都是一个大目标。
今年要去意大利,虽然很多人都语重心长地警告我说,意大利实在不宜一个人去旅行。但是,已经买好了机票,自然只能风雨兼程了。
毕竟,别的地方没有梵蒂冈,也没有佛罗伦萨和米兰。
虽然意大利早已不复大航海时代的辉煌,但是欧洲的一切依然充满了迷一样的魅力,为了迎合这种调性,我刚刚下单了一套那不勒斯四部曲…
十月还要回重庆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此外今年再不打算做什么长途的出游,待到明年,钱包回血,我还想去日本,法国和加拿大,谁知道,那个时候,又是怎样的光景和心境呢?
以上。